课题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授课类型 新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预计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学习建议 学习要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明长城和北京城;《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和《西游记》。 学习提示:知道明代重要科技著作的巨大成就及影响。 学习延伸:了解古代人民在建筑工程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 本课主要学习明朝时期在科技、建筑与文学三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三个方面内容并列呈现, 对科技、建筑内容有所偏重。学习这三部分内容要放在明朝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把握他们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喜爱历史,学生学习热情高、课上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善于小组讨论学习,学习氛围浓厚。但是由于接触历史课的时间不长,学生基础又相对薄弱,所以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需要老师做好铺垫,没置有梯度的问题层层解制 ,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学目标
1. 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2. 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3. 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言殿、陵墓、庙宇、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言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 都一被它形象地记录了下来。 思考:材料描述的是哪一建筑?
讲授新课 预习检测 科技名著 1.《 》:李时珍,药物学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天工开物》:宋应星,科技巨著;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 3. 《 》:徐光启,农业著作,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二、明朝的著名建筑 1.明长城(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 贵族南扰。 (2)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 。 (3)特点: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 (4)影响:处于 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5)意义: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北京城(明清两朝的都城) (1)时间:1420年建成, 1421年迁都北京。 (2)构成: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又称 ,现在称为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和艺术 项目书名作者成书时间内容地位小说《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三国矛盾冲突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官逼民反,农民起义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任务性格《西游记》 明代中期师徒取经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戏剧《牡丹亭》汤显祖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补充:明朝书法家有 ,绘画名家徐渭等。
合作学习 (一)科技名著 1.学生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巨著作者内容地位《本草 纲目》李时珍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 000多个;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天工 开物》宋应星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徐光启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1.朗读课文(79页“明朝建立以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这段文字) 2.抢答问题: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 答案提示:(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2)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3.学生读教材回答问题修筑长城的影响 提示: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北京城 1.图片展示朗读课文(80页“明朝北京城……”到“皇家建筑群”两段文字),提问:营建紫禁城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明朝的北京城是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三)小说和戏剧 1.学生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书名作者 特点《三国演义》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西游记》吴承恩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歌颂了孙悟空的正义精神和反抗精神
2.读教材简短的介绍:明代戏剧的代表作的基本概况。 答案提示: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本课小结(思维导图)
巩固练习 1.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反映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著作是( B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书》 D.《农政全书》 2.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明长城的起止点应是( A ) A.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C.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 D.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 3.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D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本草纲目》 4.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 C ) 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 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5.“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呀,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一群传奇英雄的故事(A ) A.宋朝 B.唐朝 C.三国 D.清朝
教学总结 通过学习明清的建筑和科学技术,我们感知到明清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大体出于领先地位,然而没落的封建制度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思想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了中国的落后,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的爆发。这段科技发展史值得反思。
教材习题 1.P78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的重农的思想。 2.P80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3.P83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答案略) 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 4.P83 1987年,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搜集有关长城和故宫的资料,撰写成文,具体介绍这两项古代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万里长城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蜿蜒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北京故宫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精髓,其建筑设计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立体轮廓、空间组织、建筑色彩,还是平面布局,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