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湘教版地理
八年级下册
香港特別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非法侵占香港
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阅读材料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底色为红色,中有白色洋紫荆花图案,红白两色象征香港实践“一国两制”。红色底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底色一样,象征香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洋紫荆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花中的五颗五角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星相对应。
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哪?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时1分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邓小平 (1904-1997)
一国两制
地理位置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 之滨,珠江口 侧,北与广东省 市相连。
珠 江
深圳
东
深圳
南海
南 海
地理位置优越,既利于开拓内地市场,利于同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
地理范围
香港由 、 、 三部分以及262个小岛组成,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香港岛
九龙
新界
地 形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香港全境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人口高达710万人,请你算一算香港的人口密度是多少?(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时1分钟)
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城市之一。
6431人/平方千米
城市
北京
香港
成都
1134
1261
6431
单位: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上海
3631
人多地狭
“蚁居”
主要采用“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两种方式。
人多地狭,怎么解决呢?
目前,香港从填海工程获得的土地面积超过了67平方千米,约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7%。填海土地容纳了27%的香港人口及70%的商业活动。
香港国际机场
(1)判断香港的气候类型。
(2)据图描述香港的气候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 高温多雨,冬季 温和少雨。
年降水量较多,降水时间分配不均
香港除了缺土地,还十分缺水。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结合香港地形图和气温降水柱状图来分析。(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3)找一找河流、湖泊,结合地形想一想缺水原因。
香港除了缺土地,还十分缺水。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结合香港地形图和气温降水柱状图来分析。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河流短小,流速快,无大的湖泊,香港集水面积小。
年降水量较多,降水时间分配不均。无大的湖泊、河流,集水面积小。再加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很大,所以严重缺水。
你能想到解决缺水的办法有哪些呢?
香港万宜水库
香港湾仔水厂把处理过的海水输送到居民的马桶水箱
节约用水,海水淡化,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你能想到解决缺水的办法有哪些呢?
节约用水,海水淡化,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香港湾仔水厂把处理过的海水输送到居民的马桶水箱
东深供水工程不间断地向香港供水(70%)
东江
深圳水库
供港通道
水闸
京九
广深
发达的交通运输
珠江口东侧,南临南海,海运交通便利。
世界航运中心
葵涌码头
香港港是自由港。海上航线20多条,通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个港口。是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率的国际集装箱港口之一,也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维多利亚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京九
广深
国际航空枢纽
航线总数超过220条,通航城市超过220个。
发达的交通运输
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全球超过100家航空公司在此运营,每天提供1100班航班。国际客运量位列世界第五,国际货运量连续18年排名全球第一。
香港国际机场
北与深圳市相邻,西与中国澳门隔海相望,有铁路、公路相连,路运交通便利。
京九铁路
广深公路
港珠澳大桥
发达的交通运输
课本44页,画一画香港主城区的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时1分钟)
发达的交通运输
请阅读课本45页第一、二两段内容,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时2分钟)
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旅游业十分发达
世界上重要的国际性信息中心
享誉全球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
教育发达
现代服务业
先进的现代化服务业
类别 产值(亿港元)
贸易及物流 5231
金融服务 4291
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 3029
旅游 1124
其他 10534
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区、商品转口港
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
1、香港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请阅读课本45页-46页,思考以下问题?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3分钟)
2、香港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与其地理位置有何联系?
地处西太平洋地区的枢纽位置,凭借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向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以及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
香港
1、香港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请阅读课本45页-46页,第一、二两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3分钟)
2、香港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与其地理位置有何联系?
地处西太平洋地区的枢纽位置,凭借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向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以及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
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与纽约、伦敦三分全球,在时区上互相衔接,使得全球金融业保持24小时运作。
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2010年香港进口商品的地区构成
2010年香港出口商品的地区构成
课本47页活动1:说一说香港进出口贸易的地区构成特点。
中国内地是香港进出口贸易最主要的对象
2019年12月18日上午,太平手袋厂陈列馆,在虎门正式启用。
这是为了纪念“中国对外加工第一家”工厂而建设的场馆。
然而由于香港的人力成本不断升高,自20世纪70年代起,信孚手袋制品公司的产品逐渐失去了价格优势,很多订单都丢失了,公司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怎么办?他把目光转到了刚刚改革开放的内地。
经过一番实地考察。 在1978年4月,张子弥与东莞县二轻局签订了第一个香港和内地的合作协议。
阅读:“太平手袋厂” 的故事(暂停3分钟)
主要内容为明确双方责任:港方负责进口设备、原材料及产品外销;东莞二轻局则提供厂房和劳动力;并首次提出以加工费20%返还给港商,作为投资设备的费用;合同为期五年。协议签订之后,港商投资300万港币来重新装修厂房。引进香港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品质为先,效率至上”的理念,将15瓦的小灯泡变成了一排排日光灯管;家庭式缝纫机变成了一台台进口的电动缝纫机;职工的工资一下子从原来的人民币十几二十元增加到了一百多元,这比当时国内工程师的工资还要高。1979年,太平手袋厂产量年计划是3万打,实际完成了77845打,超额率达159.4%;产品质量达标率达99%;劳动生产率计划为3022元/人,实际完成4500元/人,超额率达49%。可见,双方的合作为港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到了1983年,港商投资的设备款便全部还清。合作期满后,太平手袋厂探索将“来料加工,补偿贸易”转为“进料加工,正常贸易”,开始了自主销售。到了1986年,太平手袋厂出口创汇就超过了百万美元。
他叫张子弥,是当时香港信孚手袋制品有限公司的老板。这是一家集设计、生产、海外销售于一体的时尚手袋制造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很受国外人士欢迎,这让公司赚了不少钱。
“前店后厂”模式既推动了香港金融 、贸易 、航运中心的确立,也促成了珠三角向“世界制造业基地 ”的转变 。
“前店”
“后厂”
广东人均GDP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消费市场广阔
超过200家广东企业在香港上市,总市值约4万亿港元。IPO融资额约3000亿港元,持续融资额约4000亿港元,累计7000亿港元。(下图为部分在港上市的广东企业)
香港是基础雄厚的世界金融中心,是大陆企业募集资金的枢纽
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课本47页活动2:结合下列材料,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2分钟)
阅读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来自香港的资金占到祖国内地引进外资总额的8%以上,是祖国内地引进外资的最大来源地。
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充当了祖国内地与外界经济联系的“二传手”角色。在此过程中,香港获取了丰厚的收益,也有力地促进了祖国内地贸易的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制造业向祖国内地大举转移,现代服务业随之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型,为香港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祖国内地赴香港旅游的人数持续增长。香港的影视业依托祖国内地获得了长足发展。在香港上市的祖国内地企业达400多家,市值占香港股市总值的一半以上。
内地
厂房、能源、劳动力资源、日常生活消费品等
管理、技术、信息、资金
香港
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与内地制造业优势互补
国际市场
厂房、能源、劳动力资源、日常生活消费品等
管理、技术、信息、资金
内地
香港
承接订单、产品设计、产品销售
生产产品
“前店”
“后厂”
+
国际市场
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旅游、影视、内地企业上市
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香港定位
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成为对外开放渠道,担任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等角色。继续发挥重要的国际枢纽功能。
地理位置: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靠深圳市
自然特征:海岸曲折多港湾,低山丘陵为主, 气候宜人
人文特征:城区高楼林立,人口稠密;一国两制
地理概况
发达的交通运输
世界性海港,国际空港,陆上交通便捷国
香港
发达的旅游业、传媒业和教育
国际信息、会议和展览中心
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世界著名的自由港
先进的现代服务业
国际枢纽功能
课堂小结
感谢观看《香港特別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教学设计
课题 香港特別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年11 月
设计者
学校
联系方式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2011版课标关于此部分的描述为“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所以在教学中充分注重图表资料的运用,通过学生描述、比较、分析、概括获取相关的知识能力。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对于初中生而言,抽象逻辑思维相较于形象思维而言有一定优势,但思维过程中需要直观形象和经验的支持,属于经验型逻辑思维。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组织活动上要从问题出发,挖掘多样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去分析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主动地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一种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建构自身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活动的四大要素。本节内容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一是学习和教学活动应该围绕主题“锚”来设计;二是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对课标的理解: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的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向北有利于开拓内地市场,其他方向又可通过航运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贸易往来,可见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成为世界航运中心、世界航空枢纽、金融中心等等。同时香港的这些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内地的支持。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作用,可以用“双赢互补”来概括。祖国内地与香港之间遵循国际经贸活动的规则和惯例进行经贸往来,祖国内地的经济发展为香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则为祖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两地经贸关系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祖国内地有全球最大的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香港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先进的现代服务业,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祖国内地与香港在经济上互补性强,实现优势互补可达成双赢的结果。此外,香港对于祖国内地和使用英语国家的联系起到纽带的作用。教学内容分析: “香港特別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一节是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中的内容。香港作为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无论在自然地理条件,还是在历史、经济发展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教材内容包括了“地理概况”、“发达的交通运输”、“先进的现代服务业”、“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四部分。教材图表丰富,采用了位置地图、城市内部交通图、统计图、景观图、阅读材料等多种形式的素材,传递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这些素材十分方便学生构建本节的知识要点。尤其是如何理解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教材用了两个活动,通过较长的图文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此要点。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地理读图能力及地理语言的表达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和分析方法。因此,教学过程中使用读图、分析与概括是可行的。尽管对于深圳的学生来说,香港并不陌生。但是来龙去脉的去理解香港相关的地理问题还是头一次,加上丰富的素材,这些对于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尽管初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但通过教师的引导,还是能得出大致结论。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谈话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和陆地组成,了解其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的特点。2.知道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理解交通运输对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3.知道香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认识香港的国际经济地位。4.能运用相关资料,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教学重点: 香港“人多地狭”的特点及城市的发展特色;理解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教学难点: 理解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教学流程示意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百年沧桑)有这样一个地方,古时候这里出产沉香,一种十分珍贵而又稀有的香料,常常被用作工艺品和装饰品,只因为一艘艘的船只将这里的沉香运往四面八方,所以这里才取名为香港。1842年香港岛被英国强行占领,此后英国列强在一步步的鲸吞和蚕食,九龙和新界也有了同样的命运,整整155年,香港成了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97年的7月1日,这段屈辱的历史才结束,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了行使主权,那么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哪呢?(出示材料)小结:一国两制,这是我国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伟大构想。具体的内涵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这些伟大的构想,既能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加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又能促进港澳的稳定繁荣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读一读,思考并回答通过香港历史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为思考香港的“特” 做铺垫。进行思维热身,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整体构建(地理概况)提问:同学们。香港在100多年前就是一个小渔村,远在亚欧大陆的西面、大西洋沿岸的英国,为什么把目光要瞄准香港,要清政府割让呢?这还得从香港的地理位置来看。提问:请同学们阅读香港地理位置地图,描述位置。再来了解香港的范围。从图中你能找到香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我们再来一起学习香港的地形。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发现了什么?在这样的一块土地上,人口高达713万人之多,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呢?我们可以由面积和人口来算一下香港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对比其他城市你得出拉哪些结论?小结:所以香港“人多地狭”。展示香港人住宅情况。提问:怎么解决“人多地狭”?小结:建高楼和填海造陆。出示图片并解释香港的做法。提问:香港除了缺土地还十分缺水,这又是为什么?出示香港气温降水柱状图和地形图。小结:可见香港的集水面积非常的小,再加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量也很大,所以就严重缺水。提问:怎么解决“缺水”的问题?小结:节约用水,海水淡化,新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等。阅读地图并回答问题。计算并比较思考,回答问题阅读地图并回答问题。训练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巩固 地理位置的表达;通过 评价地理位置的优越 性,为后续学习打基础。通过计算、比较和概括活动,循序渐进地了解香港面积“小”和“人 口密度很高”的特点。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理解“缺水”的问题整体构建(发展特点)尽管香港在发展上受到了诸多的条件限制,但他仍然从100多年前的一个小小的香料集散地,发展成如今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四,人均GDP水平达4.87万美元的一个发达地区,它是怎么做到的呢?还记得我们前面讲过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吗?依托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它发展了交通运输业。请同学们看到图中的图例代表了什么?小结:港口和航海线,机场。香港处于我国的南大门,离东南亚十分的近,再加上海岸线曲折,有深水两港,所以海上的交通十分的便利,是世界的航运中心。香港的航空线的总数超过了220条,连接着世界各地的城市,是世界航空枢纽。出示葵涌码头和香港国际机场景观图。除了海运与空运,香港与我国内地的陆运又怎样?同样我们也在这个地图上找一找,有京九铁路、广深公路、港珠澳大桥等等,可见香港对外的交通十分发达。那么香港内部的交通又如何呢?翻开书本的44页,这是香港主城区的地图,在维多利亚港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码头,水上的通行十分的便利。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画一画这里的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有哪些?小结:可见香港有着十分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是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5页的第一和第二段内容,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小结:通过这些信息,我们不难发现,香港的这些特征都是国际知名的,这里面所涉及的行业都属于现代服务业,因此香港的现代服务业十分的先进,说到服务业,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出示香港三大产业结构图和四大支柱产业结构图。提问:这4大行业分别是这4样,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结:香港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5~46页,思考以下问题:1、香港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有哪些?2、香港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与其地理位置有何联系?阅读地图并回答问题画一画阅读结构图并回答问题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通过阅读地图、挖掘地图上的信息,让学生学会评价地理位置对其发展的影响。从自然地理特点进入经济地理内容,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的认识、分析方法通过思考,帮助学生建立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的观念探究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所以香港不愧为国际经济贸易中心,香港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离不开祖国内地的支持与帮助的。请同学们看到课本47页的活动,一通过材料你能发现香港进出口贸易的伙伴有哪些呢?其中最大的伙伴又是谁?小结:中国内地是香港进出口贸易最主要的对象。提问:他们之间又是怎么合作实现共赢的 请同学们继续阅读“太平手袋厂的故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是如何相互促进的。出示两地资料互补图,分阶段分析两地如何合作。小结:简单的说这种合作方式是一种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合作,在2019年国务院所颁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为促使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对香港进行了新的定位,香港作为全球的金融中心之一,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渠道,担任的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等角色,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国际枢纽功能。 阅读结构图并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并思考通过图文材料层层深入,了解香港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及其重要意义,加深对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要优势 互补、互惠互利的理解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香港的地理概况,了解了香港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新兴的服务业,它是国际经济的贸易中心,而且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内地,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始终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最后我们再通过视频去领略一下国际大都市的魅力。播放视频。小结本节课内容,并巩固认识:香港与内地是紧密相连的。板书设计
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
评价习题 《知识与能力训练》第七章第一节
历史情境引入
思考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在哪里
香港的地理概况
思考“缺地”“缺水”的缘由及解决办法
发达的交通、先进的现代服务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心
课堂小结
探究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