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3 三角形的中位线 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1.3 三角形的中位线 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23:1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8.1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八下数学
18.1.2三角形的中位线
精品同步教学课件
课件栏目及使用说明:本课件适用于常规同步教学课堂,面向基础水平的学生使用。课件包括以下环节:
新知引入
典例分析
自主学习
随堂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备选行四边形的判定


对角线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复习引入
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1
请同学们按要求画图:
画任意△ABC中,画AB、AC边中点D、E,连接DE.
定义:像DE这样,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D
E
自主学习
观察猜想
在△ABC中,中位线DE和边BC什么关系
DE和边BC关系
数量关系:
位置关系:
A
B
C
D
E
DE//BC
DE= BC
自主学习
证明:
D
E
延长DE到F,使EF=DE.
连接AF、CF、DC .
∵AE=EC,DE=EF ,
∴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
F
∴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CF AD ,
∴CF BD ,
又∵ ,
∴DF BC .
∴ DE∥BC, .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
求证:
自主学习
D
E
证明:
延长DE到F,使EF=DE.
F
∴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ADE≌△CFE.
∴∠ADE=∠F
连接FC.
∵∠AED=∠CEF,AE=CE,
证法2:
,AD=CF,
∴BD CF.
又∵ ,
∴DF BC .
∴ DE∥BC, .
∴CF AD ,
自主学习
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
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数学表达式:如图,∵AD=BD,AE=EC,
∴DE∥BC,且DE= BC.
自主学习
例1 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AC、BC的中点,AF平分∠CAB,交DE于点F.若DF=3,求AC的长
解:∵D、E分别为AC、BC的中点,
∴DE∥AB,
∴∠2=∠3.
又∵AF平分∠CAB,
∴∠1=∠3,
∴∠1=∠2,
∴AD=DF=3,
∴AC=2AD=2DF=6.
1
2
3
典例分析
如图所示,D是△ABC内一点,BD⊥CD,AD=6,
BD=4,CD=3,E、F、G、H分别是AB、AC、CD、
BD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 .
例 2
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C的长,
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
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求出
EH=FG = AD,
EF=GH = BC,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11
分析:
典例分析
解:
∵BD⊥CD,BD=4,CD=3,
∴BC
∵E、F、G、H分别是AB、AC、CD、BD的中点,
∴EH=FG = AD,EF=GH= BC,
∴四边形EFGH的周长=EH+GH+FG+EF=AD+BC,
又∵AD=6,
∴四边形EFGH的周长=6+5=11.
典例分析
例3
如图,已知E为平行四边形ABCD中DC边延长线
上一点,且CE=DC,连接AE,分别交BC,BD
于点F,G,连接AC交BD于点
O,连接OF. 求证:AB=2OF.
点O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
交点,所以点O是线段AC的中点,
要证明AB=2OF,我们只需证明点F是线段BC
的中点,即证明OF是△ABC的中位线.
导引:
典例分析
证明: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E为平行四边形ABCD中DC边延长线上一点,
且CE=DC, ∴AB∥CE,AB=CE,
∴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 ∴点F是BC的中点.
又∵点O是AC的中点,
∴OF是△ABC的中位线, ∴AB=2OF.
典例分析
证明线段倍分关系的方法:由于三角形的中位线
等于三角形第三边的一半,因此当需要证明某一线段
是另一线段的一半或两倍,且题中出现中点时,常考
虑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自主学习
1. 如图,△ABC中,D、E分别是AB、AC中点.
(1) 若DE=5,则BC= .
(2) 若∠B=65°,则∠ADE= °.
(3) 若DE+BC=12,则BC= .
10
65
8
课堂练习
2.
如图,直线l1∥l2,在l1,l2上分别截取AD,BC,使AD = BC,连接AB, CD. AB和C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AB=CD且AB∥CD.
因为l1∥l2 ,所以AD∥BC,
又因为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CD,且AB∥CD.
解:
课堂练习
3.
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 怎样测出 A,B两点间的距离?根据是什么?
如图所示,分别取AC,BC的中点E,F,连接EF,则EF就是△ABC的中位线.量出EF的长,根据AB=2EF,即可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
解:
课堂练习
4.
如图,要测定被池塘隔开的A,B两点的距离,可以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BC,并分别找出它们的中点D,E,连接ED. 现测得AC=30 m,BC=40 m,DE=24 m,则AB=(  )
A.50 m B.48 m
C.45 m D.35 m
B
课堂练习
5.
如图,在△ABC中,AB=3,BC=4,AC=2,D,E,F分别为AB,BC,AC的中点,连接DF,FE,则四边形DBEF的周长是(  )
A.5
B.7
C.9
D.11
B
课堂练习
三角形中位线在四边形中的应用
2
例 1
如图,在 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连接AF,DF分别交BE,CE于点M,N,连接MN.
求证:MN BC.


典例分析
证明:
如图,连接EF.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 BC.
∵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AE= AD,BF= BC,∴AE BF.
∴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MB=ME.
同理,四边形EFCD是平行四边形,∴NC=NE.
∴MN是△EBC的中位线.∴MN BC.






典例分析
例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问题
连接对角线
三角形问题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
典例分析
证明:连接AC.
∵E,F,G,H分别为各边的中点,
∴ EF∥HG, EF=HG.
∴EF∥AC,
HG∥AC,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归纳
典例分析
证明:∵D、E分别为AB、AC的中点,
∴DE为△ABC的中位线,
∴DE∥ BC,DE= BC.
∵CF= BC,
∴DE=FC.
例3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2,D、E 分别为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F,使CF= BC,连接CD和EF.
(1)求证:DE=CF;
例3 如图,等边△ABC的边长是2,D、E 分别为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F,使CF= BC,连接CD和EF.
(2)求EF的长.
解:∵DE∥FC,DE=FC,
∴四边形DEFC是平行四边形,
∴DC=EF,
∵D为AB的中点,等边△ABC的边长是2,
∴AD=BD=1,CD⊥AB,BC=2,
∴EF=DC= .
归 纳
(1)证明两直线平行的常用方法:
①利用同平行(垂直)于第三条直线;②利用同位角、
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③利用平行四边形
的性质;④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2)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2倍的常用方法:
①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②利用平行四边
形的对角线;③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自主学习
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中,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P在BC上从B向C移动而R不动时,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
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
C.线段EF的长不改变
D.线段EF的长先增大后减小
C
1.
课堂练习
2.如图, ABCD的周长为36,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D=12,求△DOE的周长.
解:∵ ABCD的周长为36,
∴BC+CD=18.
∵点E是CD的中点,
∴OE是△BCD的中位线,DE= CD,
∴OE= BC,
∴△DOE的周长为OD+OE+DE=
(BD+BC+CD)=15,
即△DOE的周长为15.
课堂练习
3.
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AB的中点,OE=5 cm,则AD的长为______cm.
10
课堂练习
三角形的
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几何语言(如图):
∵DE是△ABC的中位线,
∴DE∥BC.DE= BC.
A
B
C
D
E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