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整体性
5.1自然环境的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岩石
(地形)
生物
水文
土壤
气候
自然地理要素
2019湘教版
请找出,图中有哪些自然地理要素?
地形地貌
动物植物
土壤
水文
气候条件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自然地理环境由
以气体物质为主的大气圈
液态水为主的水圈
固体岩石为主的岩石圈
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组成。
深居内陆
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风力作用强
沙漠砾漠
表现一:
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和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景观上具有一致性。
物种多样性低
*动植物稀少
*地表风阻小
地表水贫乏
*蒸发降水
*涵养水源能力低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物种多样性丰富
流水作用强
流水地貌显著
分解作用快
风化壳厚
生物风化强
Q:请你来描述下雨林环境下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现
土壤贫瘠
淋溶作用强
*降水与下渗
这一表现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植物繁茂
气候湿润
土壤贫瘠
侵蚀剧烈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表现二:
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很难从南亚进入我国的西北地区,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整体地理环境往干旱方向进行演化。
另一方面,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不得不改变路径,它们吹起西北沙漠戈壁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
Q: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西北地区有什么影响?说明了什么?
表现三:
某一地区要素的改变会引起其他地区要素的改变。
整体性是指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
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表现一:
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和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景观上具有一致性。
表现二:
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表现三:
某一地区要素的改变会引起其他地区要素的改变。
整体性的表现
2019湘教版
整体性的表现体现在不同尺度的地理环境中
气象要素
大到全球尺度的海陆关系,
小到地方性尺度的森林系统。
自然地理系统: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首先,什么是自然地理系统?
*土壤系统就是在环境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自然地理系统具有整体性效应。
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2019湘教版
华南阔叶林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
组分结构多样
系统整体性强
抗干扰能力强
稳定性好
组分结构简单
功能不协调
稳定性较差
自然地理系统具整体性的强弱,取决于各组分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
阿根廷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世界上蜂蜜生产和出口大国,阿根廷蜜源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车轴草、柑橘、桉树、紫苜蓿、向日葵等,采蜜期一般为10月至次年3月。蜂蜜的产量、质量是当地地理环境整体效应的反映。
阿根廷可划分三个蜜源区,由于每个蜜源区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差异,形成不同特征的自然地理系统结构,拥有了不同的产蜜功能。
南回归线
东部平原区 地势平坦,气候条件适宜蜂业,是阿根廷主要的产蜜区。蜜源植物以三叶草和柑橘为主,生产的蜂蜜呈浅琥珀色,深受国际市场欢迎。不利因素是水灾较多、冬季潮湿、夏季多雨,蜂群有时发生病害。
北部亚热带区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雨量充沛,蜜源植物种类多,蜂群发育较快,生产的蜂蜜种类较多。
南部草原区 气候条件复杂,蜜源植物混杂,蜂蜜产量较少。
南回归线
整体性的演替
2019湘教版
周期性的日变化、年变化是在现有结构中产生的,一般不会导致系统的演替。
当演变强度超过稳定阈限时,系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新的功能,形成新的平衡。这便形成了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
大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大规模喷发,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喷发物裸地。浮石和火山灰等喷发物在火山锥各坡向覆盖厚度不同,东坡最厚,北坡最薄。火山喷发改变了成土母质、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火山喷发后,植被重新发育,依次呈现出亚高山针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高山冻原的变化(下图),但这种完整的垂直变化仅局限于北坡,东坡海拔较高处的自然带呈斑块状分布,自然带演替较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喷发后,植被重新发育方向最有可能是( )A.由山麓和山顶向山腰 B.由低海拔向高海拔
C.由山腰向山麓和山顶 D.由高海拔向低海拔2.下述造成长白山东坡自然带演替较慢的主要原因不正确( )A.降水多,火山灰等松散沉积物易流失
B.火山喷发对东坡原有环境破坏较严重C.气温较低,不利植被发育
D.浮石等岩浆岩难以发育成土壤,不利于植被发育
B
C
白河属于黄河的一级支流,河湾迁移较频繁,基本无人为干扰。某科研团队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弯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多种植被,呈条带状环绕凸岸(下图)。凸岸不同树龄灌木的分布隐含了河湾迁移的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河湾迁移过程中凸岸砾石边滩植被的演替顺序( )A.灌木植被 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B.草本植被 湿生植被 灌木植被C.湿生植被 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D.草本植被 灌木植被 湿生植被2.该河段凸岸灌木树龄的分布特征是( )A.西侧新、南侧新
B.东侧新、北侧新C.西侧老、北侧老
D.东侧老、南侧老
C
A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改变了某种要素,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甚至自然环境
延伸思考:
保护雨林是谁的责任?
黄土高原
地上河
河口湿地
沙尘暴
洪涝
在黄土高原过度垦殖,不仅破坏了当地生态,使农业生产处于低产落后、恶性循环的状况,也是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洪涝、风沙、盐碱等灾害的重要原因。
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是相互影响的
盐碱化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美洲鹤属于世界稀禽之一,体态优雅,鸣声嘹亮,其高声鸣叫能传播到3千米开外的地方,又称高鸣鹤;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湿地里,被戏称为“水中老人”。
美洲鹤曾广泛分布与北美洲大陆湿地。随着移民的到来,大量湿地被排干后变成湿地。人们修筑房屋、道路、沟渠等,使得美洲鹤栖息地严重破碎化,再加上猎杀和拾卵,其生存受到极大威胁。如今,美洲鹤逐渐从北美洲大陆湿地上消失,已成为世界濒危鹤类之一。
活动环节
(1)从整体性角度说明移民在开发土地资源时导致湿地减少的原因。
(2)为什么尽管恢复了部分区域被破坏的湿地环境,但要恢复美洲鹤原来的
生活环境却仍有很多困难?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为什么人工训练美洲鹤并野外放飞,实验
成功的难度非常大?
排干湿地中水分,土壤变干;在土地上进行耕地、修筑房屋、道路等,湿地大量减少。
人工训练环境和野外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部分被破坏的湿度环境恢复没有改变整体环境的恢复。
回答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