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2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件(21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9 23: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学习目标: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隋炀帝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同样是一个出自关陇集团融合了胡汉血统的人——李渊。
李 渊
李世民
武则天
李隆基
唐太宗
唐高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元
618
626
649
683
690
705
756
713
唐高祖
741
天宝
贞观
907



武则天
李隆基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武则天的统治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李 渊
李世民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背景:
时间:
人物:
都城:
隋末爆发农民大起义,隋朝土崩瓦解
618年
李渊(唐高祖)
长安
(一)唐朝的建立
李渊:出生于北周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617年,正式任太原留守,同年七月举兵反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高祖李渊
(566-635年)
唐高祖李渊
(618-626)
长子李建成(隐太子)
次子李世民(太宗)
(626-649)
玄武门之变
高宗李治(太宗九子)
(649-683)
高宗皇后
武则天
中宗李显(高宗七子)
(683-684、705-710)
武则天时期
(690-705)
睿宗李旦(高宗八子)
(684-690、710-712)
玄宗李隆基
(712-756)
唐太宗李世民
(627-649年在位)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李世民的建议下在晋阳起兵,后李世民拜右领军大都督,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
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随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627年,改年号贞观。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627-649年在位):贞观二年完成全国统一,在位23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阅读材料,材料中体现出唐太宗的哪些治国理念?
材料1:“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材料2: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 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贞观政要》
材料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论任贤》
吸取隋亡的教训,以民为本,勤于政事。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重视人才,勇于纠正弊政。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魏征
(580-643)
魏征,唐朝政治家、思想家,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虚心纳谏
房玄龄
(579-648)
杜如晦
(585-630)
房谋杜断
运筹帷幄,处事果断,善于作决断,是为良相。
善于出计谋,和杜如晦合称“房杜”,为良相典范。
任用贤才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改制革新
方面 内容
政治
经济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隋:确立三省六部制
审核政令
执行政令
起草政令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中央官制)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读材料,总结唐太宗的统治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rěn,丰收) ,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
——《资治通鉴·唐纪》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二、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
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曾与高宗共掌朝政。高宗去世后,她废掉两个儿子取代之,690年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唐高宗
官家女
才人
尼姑
皇后
皇太后
皇帝
唐太宗
唐高宗
唐中宗+唐睿宗
一代女皇的传奇人生
(628-683年)
(624-705年)
14岁初入宫廷,为太宗才人
28岁入宫为高宗昭仪
32岁封皇后
51岁与高宗并称二圣,共同临朝
67岁改唐为周,自立为帝
(690年-705在位)
二、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政治
经济
军事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巩固边疆(设北庭都护府)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影响: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自古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但武则天却给自己留下一个“无字碑”——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说!
请问你对武则天作何评价呢?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二、武则天的统治
乾陵无字碑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
是否符合人民利益;
是否推动生产力(经济)的向前发展。
三、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712——756在位,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其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前期年号“开元”,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其意是想有所作为,励精图治,使唐朝更加兴盛。
在位期间重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唐玄宗
(685—762)
三、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重用贤能 厉行改革 政治
经济
文教
任用姚崇、宋璟等贤臣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影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三、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忆昔》
唐·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思考: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怎样的情景?
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社会欣欣向荣。
三、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用人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人才 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
思考: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治国理政有何共同点?
唐高祖
开国奠基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贞观遗风
唐玄宗
开元盛世
课堂小结
政治上:重用贤能,乐于纳谏,选拔人才
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改善民生
启示: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任贤纳谏的政治胸怀,活力有效的政治制度,重视农业的经济政策。
课堂练习
1.唐太宗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上体现了( )
A. 道家的“自然无为” B. 儒家的“仁政”
C. 墨家的“兼爱”“非攻” D. 法家的“以法治国”
2.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具体内容包括( )
①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 ②创立了殿试制度
③设立进士科 ④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C
春天时节,来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山谷,问山谷的主人,你喜欢哪一种花?主人说,我喜欢每一种花。再问,难道你不能精选出一种来吗?主人说,精选出一种也就没有了春天。这就是唐太宗的精神价值,当然也是唐代的精神价值。
——《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