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2、 欣赏管弦乐《森吉德玛》
教学目标:
1、 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表达自豪、喜悦的心情。
2、 通过聆听,感受由于速度的变化使音乐产生的不同情绪,熟悉并听 辨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
3、 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体验其民族音乐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
难点:唱准并掌握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欣赏图片,感受大草原的美。
三、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1、 聆听范唱,思考并回答:是谁在唱歌?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 出示歌谱,齐读歌名。
3、 再次聆听范唱,边听边做动作,感受、体验歌曲的韵律感和速度。
考一考:歌曲的速度?歌曲的拍号?
4、 简介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以蒙古族民歌音调素材创作的儿 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旋律、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 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
5、 学习歌曲旋律:
(1 )听老师弹奏旋律,找出相同的乐句,唱一唱。
(2 )找出前倚音,用轻巧的声音演唱。
(3 )指导学生唱准附点节奏。
(4)跟着琴声演唱歌曲旋律。
6、 用欢快的声音,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7、 演唱歌词,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8、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表达出小牧民放牧时的自豪和喜悦。
9、了解蒙古舞的特点,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四、 聆听《森吉德玛》
1、 简单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形成、了解民歌《森吉德玛》的描述内容。
2、 欣赏民歌《森吉德玛》,感受歌曲的优美及旋律的上下起伏。
3、 出示歌曲的第一乐句,模唱旋律,体验其优美和旋律特点。
4、 简介管弦乐《森吉德玛》,聆听感受乐曲的速度、主题出现的次数。
5、 分段聆听,感受体验主题旋律因速度变化而产生的不同情绪及场面。
6、 启发、指导学生创作动作,边听音乐边表演。
7、 欣赏马头琴演奏的《森吉德玛》视频,感受马头琴的音色及表现力,
拓展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结束部分: 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提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