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1.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上课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1.2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上课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0 11:1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
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 则 运 算
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上课课件
学习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学习重点 难点
学习重点:
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学习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5+5+5 =
12+12+12+12+12=
15
60
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快速的算出这两个加法的结果吗?
3×5=15
5×12=60
探究点 1
乘、除法的意义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你能自己解答吗?试着列出不同的算式。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同加数
相同加数的个数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3 × 4 = 12
因数 因数 积
要点提示: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加数越大,个数
越多,用乘法就越能体现计算的简便。
(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
瓶插几枝?
12÷3=4
12÷4=3
想一想:
与第(1)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明确除法的意义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一起总结一下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
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19÷6=3……1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果的?
36
14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
1.四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一共有多少人?
40 ×4=160 (人)
2.四年级有160人,平均分成4个班,每班多少人?
160 ÷ 4=40(人)
3.四年级有160人,每40人分一班,可分成几个班?
160 ÷40=4(个)
4.水果店运来20筐苹果,共500千克。平均每筐苹果有多少千克?
500÷20=25
5.光明小学有2400本图书。图书的本数正好是学生人数的4倍。光明小学有多少名学生?
2400÷4=600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谢谢大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