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1 11:0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脰”的意思最可能与下面哪个词语有关?(  )
A.豆子 B.月亮 C.短小 D.脖子
2.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  )
A.屈原 B.李白 C.杨万里 D.柳宗元
3.下列汉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思shī
B.勇yǒng
C.照zhào
D.原yuán
二、填空题
4.照样子填空。
例:(剥)粽子
( )鞋带 ( )秋千 ( )水壶
( )故事 ( )镜子 ( )花
5.照样子,写部首。
例:孤 ( 子 )
原( ) 端( ) 粽( )
裙( ) 念( ) 往( )
6.照样子,写词语。
美滋滋 ________ ________
游来游去 ________ __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舌( ) 怕( ) 午( ) 目( )
古( ) 拍( ) 牛( ) 耳( )
乡( ) 故( ) 低( ) 思( )
红( ) 居( ) 计( ) 田( )
外( ) 晚( ) 爸( ) 样( )
处( ) 兔( ) 巴( ) 详(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天地。
韦编三绝的故事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一生都热爱学习。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一本叫做《周易》的书。
那时候的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连在一起才能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的内容非常复杂难懂,孔子就翻来覆(fù)去地读,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他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后人经常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来形容人学习勤奋刻苦。
8.短文共有________个段落。
9.古代的书是用________做的,编连工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被称为“圣人”?说出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2.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粽子(zònɡ zèng) 中间(jiān jiàn)
13.仿写词语。
美滋滋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5.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在文中找到答案,用“ ”画出来。
16.这段短文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外婆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
四、书面表达
17.她们在干什么?根据图画,写一段文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A
4.系 荡 提 讲 照 浇
5.厂 立 米 衤 心 彳
6.白花花 笑哈哈 飞来飞去 走来走去
7.舌头 害怕 中午 目光 古代 拍打 黄牛 耳朵 乡村 故乡 低头 思乡 红花 居住 计算 水田 格外 晚上 爸爸 样子 到处 兔子 尾巴 详细
8.4
9.竹子 丝线 麻绳 熟牛皮
10.孔子是个热爱学习、有求知精神、追求真理的伟人。因为他对知识的严谨与追求,所以被称为圣人。
11.读书要苦读深思,深入探究。还要择其精华,反复诵观。
12.zònɡ jiān
13.喜洋洋 乐呵呵 亮晶晶
14.红枣粽 红豆粽 鱼肉粽
15.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6.热心肠、友善的人。
17.有一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游泳馆游泳,小明不会游泳,心里很着急。妈妈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对他说:“别拍,下来我教你。”不一会儿,小明就学会了游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