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与类文阅读训练(含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与类文阅读训练(含参考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2 12:0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下第一单元 民风民俗
单元阅读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本义+文中义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分清内容主次。
知识回顾:
叙事文章表达顺序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按事情的类别和方面;
△详略得当的好处: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或介绍的事物。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体会作者对某种民风民俗或节日的喜爱/认同;
②抒发作者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
③表达作者对民俗文化感到自豪的情感;
④表达对人民/民俗艺术的赞美;
⑤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4.了解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特点。
第一单元类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怒江畔上“刀杆节”(节选)
“刀杆节”,是傈僳(li su)族最庄严神圣的民族传统节日。两根碗口粗、十五米高的长毛松木耸立在场子中央,三十六把钢刀架成梯状依次排开,代表五种神力的五色纸花挂在梯子两边,如同鲜花盛开的天梯一般,一路直伸向夜空。锣鼓声中,赤衣皂巾,束着镶嵌贝壳的腰封,掌管仪式的“掌师”捧着用蒿枝和纸符泡着的“圣水”开始敬各方神灵,踏着音乐,迈着舞步把圣水洒在勇闯“刀山”的傈僳汉子头上。身穿蓝衣、头缠皂巾的勇士在刀杆下将自制的苞谷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赤手握刀刃,赤脚踩青锋,一步一高,一高一险走向“刀山”的尽头。“刀山”下,熊熊篝火在燃烧,身穿传统服装的傈僳族男人和女人们敲打着锣鼓围着梯子跳起了传统的舞蹈。
半个时辰后,傈僳族汉子在“掌师”的指引下赤脚跃入赤炭之中,手舞之,足蹈之。“火海”中,他们时而踢踢踏踏,时而狂奔乱跳,踢得炭火如钢花乱溅,每个人脸上却笑颜如花……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庄重--( ) 嵌入--( ) 敲击--( )
2.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从“ ”这一词语可以看出来。
3.文章第1段作者详细写了 的经过;第2段简略叙述了
的情景,这样写的好处是 。
4.读了这篇文章,你体会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1.庄严;镶嵌;敲打;
2.时间;半个时辰后; 3.“上刀山”;“下火海”;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刀杆节”的特色。
4.我体会到了傈僳汉子粗犷、勇猛的特点和作者对“刀杆节”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消逝的年声
肖复兴
①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碎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⑤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声音,如今已成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⑥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晴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⑦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眼界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⑧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⑨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1)本文第2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2分)
A.开篇点题 B.承上启下 C.总领全文 D.总结全交
(2)“乍暖还寒”的“还”读音为(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2分)
(3)“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逝,最让我遗憾。”中“两种年声”在文中指: (2分),最让我遗憾的原因 (2分)
(4)老北京的大年夜“踩岁”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2分)
A.把“岁”字写在纸上踩在脚下,一年都会有好运.
B.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
C.踩碎干秫秸或芝麻杆,越碎越好。
D.只是为了玩,让院子响起过年的前奏。
(5)第6段画线句写出了吆喝声的什么特点?你感受到了什么?(4分)
(6)作者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对这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年,既要有年味,又要有年声。
B.既要有高楼大厦,又要有城周边的农田。
C.既要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也要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
D.要做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7)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消逝的年声”什么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1)B; (2)huan;指气候忽冷忽热;
“踩岁”声和卖鱼儿的吆喝声。因为这两种声音都带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寄托着人们图吉利等精神方面的向往(或美好愿望),寓意丰富。
B; (5)声音清冽清爽,音律优美动人。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过年习俗的地方特色;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B; (7)借“消失的年声”,表达出作者对传统习俗的怀念,对消失的传统习俗的遗憾和惋惜;对民族文化当前处境的担忧,对人们能拥有新的过年文化的期盼。
三、课外阅读。
腊八粥 冰心
①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我们煮腊八粥。
②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和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上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会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③母亲说:这腈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们吃,也是种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
这一天去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我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④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那天正巧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在每年的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齐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里,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⑤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几个第三代的孩子,围在桌子旁边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 )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⑥他们彼此对看了—下,低下头去,—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粟子和我们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⑦我没有说什么,只泫(xuàn)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1)适合填入第⑤自然段括号里的一句话是( )
A.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
B.姥姥,以后我们毎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
C.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D.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
(2)本文记叙了三次煮腊八粥的事,请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3)文章结尾处作者“没有说什么,只泫然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煮腊八粥是我国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文中写到煮腊八粥的原因有哪些?《北京的春节》中写北京人喜欢熬腊八粥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D; (2)①母亲熬腊八粥纪念外婆;②“我”熬腊八粥纪念母亲;③“我”和孩子们熬腊八粥纪念周总理。
结尾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和周总理的怀念之情。
文中煮腊八粥的原因分别是供佛、母亲纪念外婆,“我”纪念母亲,孩子们纪念周总理;《北京的春节》中熬腊八粥的原因是祭祖祭神,是丰收的象征。
四、阅读与理解。
年味
这几年,每逢年底岁末,人们一见面就叹息,年味越来越淡了!年味是什么 离家进城几十年了,但家乡那浓郁的年味还一直让我难以忘怀。每隔上三两年,我就会不辞辛苦,携家带口,回家乡过年,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那久违的年味。
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二踢脚、麻雷子,低一声,你张开鼻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这年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说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没有鞭炮味,这还叫过年吗?
酒香味。过年不喝酒也不像个年,家里再穷,也得喝上二两,哪怕就是红薯干酿的“一毛醉”――因这种酒质量较差,容易上头,喝一毛钱的酒就会醉,所以得名“一毛醉”。每年的腊月,闲了多半年的乡里小酒厂就会重新开张,村里的老烧锅也开始昼夜不停地加班,家家户户都打开了酒坛子、酒瓶子,闻着酒味就使人有几分醉意。爱串亲戚的人说,哪个村的酒味浓,哪个村的日子就最红火。
蒸馒头味。过去农民穷,一年能吃上馒头的日子是有数的,现在脱贫了,蒸馒头不算稀罕事了。可是,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开始大量地蒸馒头时,几百家同时开火上锅,那新蒸馒头味也是相当有气势的。按旧俗“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能干的主妇一大早就起来,一笼接一笼地把馒头、花卷、枣包、豆包蒸出来,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才开始再蒸新馒头。
饺子味。北方人说,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一定要吃的,就连在外边逃债的杨白劳,也要和喜儿吃一顿饺子过年。这饺子味,一是肉馅的香味,已够肥的肉馅,还嫌不香,又倒上芝麻香油,二是葱、姜、蒜的辛辣味,再加上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剁馅的声音,真是有声有色有味。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有底了。
还有一种少不了的年味,就是写春联的墨香味。在家乡,直到今天,还是要贴手写的春联,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人们三五成群,在各家门口转悠,品评春联的内容、书法,看谁家写得巧妙、别致、有趣。
尽管城里的年味各种各样,别具特色,但我总还是想念家乡的年味。
(1)选文中的“年味”指的是 ,代表 。(4分)
(2)本文运用( )结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家乡年味的喜爱。(2分)
A.分-总 B.总-分-总 C.总-分
(3)下列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说到了想念家乡的年味,这样显得重复。
B.文中第一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年味的喜爱之情。
C.本文详略安排得到详细写了过年的硝烟味,饺子味,略写了酒香味,蒸馒头味、墨香味。
(4)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2分)
(5)作者认为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你认为是吗?请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1)硝烟味、酒香味、蒸馒头味、饺子味、墨香味;热闹喜庆的春节氛围。(2)B; (3)B;
(4)首尾呼应,照应标题。
我认为年味没有变淡。虽然现在大多地方过年没有放鞭炮,但许多优良习俗还保留着,过年时亲戚朋友互相拜年、吃饭,同样充满年味。(表达合理即可)
五、阅读与理解。
端午的鸭蛋(节选)
汪曾祺
①高邮成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作“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黄色的,这叫什么鸭蛋呢!
②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 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成味,白嘴吃也可以。
③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晩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④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 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1)文章写了高邮威蛋的特点和吃鸭蛋的过程,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从“吱”字表现了
②“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些写的好处是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不惜笔墨介绍高邮咸蛋的特点,为下文做铺垫。
B.文章详写小孩吃鸭蛋。
C.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展开联想,由蛋做灯笼想到囊萤映雪故事。
D.本文写出作者对家乡鸭蛋的喜欢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4)文段第③自然段中“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此时文中孩子们可能在想什么呢


(5)读下面句子,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参考答案】(1)详写了高邮鸭蛋的特点,略写了吃鸭蛋的过程。这样的好处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高邮鸭蛋的特别之处。
高邮鸭蛋油多味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高邮鸭蛋的喜爱之情。
B; (4)他们可能会想:我要小心点,可不能把壳打破了,这样就不能装萤火虫了。
(5)萤火虫透出的光使鸭蛋瞬间变成一个美丽的小灯笼,又像是精灵的飞行屋,照亮了孩子们的笑脸。
六、阅读理解。
年味,娘味 (陈文秀)
①没有了娘的新年,该来还是来了。喧闹声掺杂着鞭炮声飘进屋子,越来越清晰,年越来越近了。油锅里的翻滚圆子,在漏勺的摆弄下“嗞嗞”地泛着白花,承受着煎熬,把自己熬了,供别人享用。这让我更想我娘了。
②记忆中的“年”由穷到富,过了一茬又一茬,把蹒跚学步的我推到了历经沧桑的中年,把聪慧能干的娘送进了永久沉睡的墓地。几十个“年”,还有几十年中的日日夜夜,细细回味,娘都是在岁月的油锅中煎熬自己。
③记忆中,娘的身影永远都是灰蓝色的,娘的手总像裂了皮的枯树枝,从没好看过。然而,有娘的“年”却是色彩斑斓、热热闹闹的。过完腊月二十,听到猪的号叫,就算跨进“年”的框框里了。我家每年都养猪,娘养猪像照料孩子那样细心,没事就给猪挠痒痒,冬天垫干草,夏天换凉水……猪的食物,是吃剩的芋头皮和泔水,再拌上芋叶和糠。娘说猪不吃昧心食,你给它多少它就还你多少,长够一年,正好够磅。等杀猪的人准备好绳子、杠子和大秤,娘就唤猪出圈,边唤边轻轻地抚摸着它的脊梁。家里传来猪的号叫声时,娘便躲在远处的柴垛旁悄悄地用粗糙的手抹眼泪。然而,当天我们就能美美地吃一顿猪肉。
④腊月二十三,天没亮娘就忙着切芋头丁、剁萝卜馅儿,张罗着蒸馍馍。风箱“呼呼”地拉,馍馍一笼一笼地蒸,家里的笆斗、篮子都派上用场,从早到晚,没完没了。到最后还要蒸两锅杂面馍,留到大年初一犒赏家里的牛。“打一千,骂一万,初一五更吃顿饭”,这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蒸馍那天不烧饭,饿了就随便拿着馍吃,但不许乱说话。娘怕小孩子的嘴巴没遮拦,冲了财气。
⑤接下来就是熬糖。娘把洗净的一大筐芋头剁开,放到大锅里使劲拉着风箱烀。早上九点左右,烀烂的芋头糊掺进捣碎的大麦芽,搅匀后装进细布口袋,把糖汁挤压出来继续在锅里熬。傍晚时分,糖汁才熬成糊状。看看吹凉 能结块了,风箱便停了,拉风箱的小孩如释重负地跳着跑了。案板上的面粉被娘扒拉出一个个圆坑,糖糊刮出来倒在面坑里往四周自由扩散,形成一个个黑乎乎的糖刮子。糖刮子凉了,一敲就碎。糖熬成了,但不许放开量吃,初一早晨娘要粘糖,把炒熟的面粉、芝麻、花生做成糖卷儿、糖条、糖块。
⑥娘有很多拿手活,过年都能用上。用细秫秫杆做锅盖,用秫秸做凳子,用麦秸扎馍篓,用脱完粒的秫秫穗扎笤帚。自家用不完的锅盖、馍篓和笤帚,就由爷爷背着赶年集,背着走亲戚送邻居,把年味背到了街头巷尾,背向了村口路边。
⑦大年初一,娘把做好的食物全部端出来,给自家人吃,给串门的大人孩子们吃。吃完早饭,孩子们开始嬉闹,娘就去睡觉。这一天不许扫地,不许泼水,总之不许干任何活,只许玩。娘说年初一要是忙着干活,到了忙的时节就会生病。娘牢牢地信守这个规矩,这也是娘一年中唯一的一天假期。
⑧娘最爱说一句话:“穷忙。”说得没错,很穷,也很忙。穷的日子被娘忙得有滋有味。后来富了,过年还是忙,好像只有“忙”,才有年味。
⑨娘忙到了五十岁,忽然不忙了:那年,二十八岁的弟弟,在外地打工时不幸葬身火海,一米八的大个子,却换成了一个小小的骨灰盒,被父亲千里迢迢捧回了家。直到我们摇晃着娘让她哭两声弟弟时,才发现她已 神志不清。从那以后,就再也唤不醒娘了,娘每天唠唠叨叨、自言自语,没人能听懂她在说什么,她也不知道人世间的喜怒哀 乐。在别人的同情、怜悯和嫌弃中吃了十来年的闲饭,娘走了,就在去年。娘走时,没有人知道,她一觉睡去,就再也没有醒来,连一声呻吟都没有留下。
⑩娘去了我们找不到的地方。握住娘逐渐变凉的手,望着小时候娘那经常为我们量体温、在这一刻却失去血色的额头,我在娘的床前重重地跪了下来……我给娘换了一身红绸缎的衣裤和鞋子,娘终于做了一回女人——记忆中的娘从来没有穿过光鲜衣服,她的身影永远被定格在灰蓝色,柴灶前、池塘边、园子里、田埂上、火热的打麦场上、昏暗的煤油灯下……都有娘灰蓝色的身影。
没有娘的年,还是要过。学娘的样子,烀肉、炸圆子、包饺子……但也删去了娘的许多讲究。当一个人忙前忙后、孩子们视而不见还挑三拣四的时候,我很想娘,想得泪水扑簌簌地往下落。
在街上遇到芋头熬成的糖刮子,尽管价钱超出那时的十几倍,还是有点想买,但又担心回去粘不好芝麻花生。犹豫间,女儿赶了上来,她说:“妈妈,你真老土,到街上什么糖买不到啊?!”女儿说完就拉着我走了。
孩子啊,带有娘味的东西,能买得到吗?
唯有捧一把纸钱、端一杯水酒,跪在娘的坟前,心里一遍遍默念,哀悼这个我一生中最对不起的人。年还在一茬一 茬地过,可是娘去了就不回来了。
(选自《读者 乡土人文版》2013年第1期)
选文第④段和第⑤段主要通过哪四件事来表现娘为年而忙碌着?
2.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看看吹凉能结块了,风箱便停了,拉风箱的小孩如释重负地跳着跑了。
选文中第 段和第 段写“我”操办着过年而“孩子们视而不见还挑三拣四”和“我”买糖刮子,女儿说“真老土”,有何作用?
阅读文末一段,说说此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蒸馍馍;蒸杂面;熬糖;初一早晨粘糖。
2.加点词形象地描写了小孩干完活后的轻松愉悦,反衬了娘的辛劳。
3.与“娘”聪慧能干,辛苦忙碌操办过年,“我们”开心愉悦的热闹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我”对娘所做的过年的食物的喜爱以及对有娘一起过年的快乐时光的怀念。4.既有对娘忙碌过年的岁月的留恋,又饱含着作者的自责悔恨与对娘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