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第二节城市化探索1982年的深圳1985年的深圳现在的深圳深圳今昔的深南大道老东门(1981) 新东门(2000)——深圳主要商业中心1.从1980年至今,深圳市的人口数量有何变化,农业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又是如何变化的?
2.深圳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3.这些资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思考一、城市化的概念1.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人口的集中过程地域的转换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反映在城市化的本质—第二、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2.城市化的标志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推拉理论” 城市化进程加快(时间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空间差异)特大城市迅速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0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时间变化几千年前工业革命 二战结束现在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脱节原因推力反推力素质不高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一般将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分为:城市外缘的棚户区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
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新型郊区城镇逆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原因? 由于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居民为了追求较好的生活环境,由市区向郊区迁移如何解决再城市化 针对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西方国家与城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总而言之,再城市化就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功能和内涵。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二者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同过程区别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
郊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
逆城市化—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以上)的变化世界特大城市和城市带日本东海岸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北美五大湖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城市带的共同特征地理位置—都位于中纬度地带
自然条件—都位于平原地带
政治经济—都是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空间分布—大多数呈带状延伸扩展,其中有一条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城市化的意义 促使城市发展
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
改变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开放程度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和垃圾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贫民窟和棚户区)
城市社会问题(就业、贫困、种族歧视等)
交通堵塞停车问题深圳的 “城中村”北京的胶囊公寓香港的“笼屋”大型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