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1 19:47:3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精致” ——《茅屋为秋风所破》

(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首诗与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五言、七言古诗有什么区别?
生:句子有些长短不一。比如有些句子是九个字,有些只有七个字,有点参差不齐。
师:你的发现很敏锐,请坐。有同学补充吗?
生:我发现第一段都是用韵的,比如:号、茅、郊、梢、坳。
师:律诗和绝句也大多数是用韵的。
生:我们以前学的五言或七言古诗一般是四句或者八句,很短。但是这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比我们以往背的诗要长许多。
师:请坐。你关注到了诗歌的篇幅,很好。这里其实就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学体裁,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显示:
背景资料(一)
歌,能唱的诗。
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这种古诗,讲究押韵,朗朗上口,体现“歌”的特点;用长短句,顿挫相谐,有“行”的动感。
(学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在课文标题旁摘录这段文字中最关键的词。我们继续看背景介绍。
屏幕显示:
背景资料(二)
杜甫终于结束了10余年颠沛流离于战乱的生活,来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房,全家暂时安顿下来。
师:这是杜甫一生中唯一安顿的4年生活,稳定的生活给他带来了创作的激情。在这4年里,他创作了240首诗。
屏幕显示:
这是公元760年,“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6年。
师:此时诗人虽然身在成都,远离战乱,但是他依然心系天下苍生。
屏幕显示:
第二年秋天,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师:我们一起把课文齐读一遍,感受一下诗人的“感慨万千”。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比较流利,有三个字的读音要斟酌一下。
(师板书:俄顷 丧乱 见此屋)
生:qǐng。
师:第三声,刚才有同学读错了,第二个字读什么?
生:sāng。
师:第三个字呢?
生:xiàn。
师:为什么读xiàn呢?
生: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师板书:xiàn)
师:这三个字的读音要重视。刚才同学们的朗读,虽然很通畅,但是作为“歌”,作为能唱的诗,它独有的味道没有被读出来。
下面我们对朗读进行一些细节的揣摩。
屏幕显示:
吟读课文:读好七言句的停顿。
师:我们往常读七言句一般都是二二三的节奏,而在这里如果用四三的节奏来读,更有歌行的味道,师范读:
屏幕显示: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师:请同学选一个其他的七言句子来读一读。
生: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生: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师:很好,两位同学已经领悟到歌的味道了。我们看第二步:
屏幕显示:
读好长句的内部节拍。
南村群童 / 欺我 / 老无力;
大庇 / 天下寒士 / 俱欢颜。
(师范读)
师:大家把其余的长句读一下看?
(生齐读“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我觉得第一句读得不对。自己再揣摩一下。
(生揣摩)
师:“突兀见此屋”之间要停顿吗?课文下面的注解干扰了我们的判断,有很多学者指出,这个注解是错误的。“突兀”有两种意思,课文注解说的是“高耸的样子”,还有一种注解是“突然”,哪种注解更合适呢?
生:“突然”。
师:突然出现这样的屋子,渴望的心情很迫切。而且,用“突然”来解释“突兀”更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
这样看来,这个句子的读法就是:
屏幕显示:
何时 / 眼前 / 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 受冻 /死亦足。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标注一下,然后把这四个长句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长句的节拍读准了,它的意思也顺带着理解了。我们看下一步:
屏幕显示:
读好抒情句的语气语调。
师:这篇文章每一句都是抒情句,但是最突出的抒情句有这么三句:
屏幕显示:
归来倚仗自叹息。
长夜沾湿何由彻!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怎样读好它们的语气语调呢?请同学们轻声地揣摩一下,然后告诉我。
生:(沉重地)归来倚仗自叹息。
师:听出来了吗?“归来倚仗自叹息”,他读的是降调,读出了一种沉重的语气。
生:(祈盼地)长夜沾湿何由彻。
师:请坐。你用升调表达了一种企盼:这一切快快地结束吧!
生:(慷慨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学生鼓掌)
师:你不仅把声调读出来了,而且突出了慷慨激昂、悲壮的味道,可见咱们班在古诗诵读方面是很有功底的。
我们把这首诗连起来吟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很好,我们读出了歌行的味道。下面我们进行本课的第二项活动:
屏幕显示:译读课文
对照注解,口头翻译课文。
什么叫译读呢?就是对照注解,口头直接翻译课文。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打上问号。比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我们这样来读——“八月的秋风,怒吼着,卷走了我屋上的多重茅草。”
(学生译读课文)
师:我刚听到这位同学把“死亦足”译读成“死而无憾”,这很好,使我们的译读有了文学的色彩。有没有同学有疑问的?
生:布衾多年冷似铁。
师:有什么问题?
生:多年?
生:(用了)很多年。
师:这里省略了一个动词,文言语句中经常会省略一些成分。翻译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补全省略的意思,这是翻译的一个方法。还有疑问吗?
生:“床头屋漏无干处”,这句话在翻译的时候,我无法将“床头”“屋漏”“无干处”很好地连起来。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帮他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因为房屋漏水,所以床头很湿,房子里也没有一块干的地方。
师:理解了吗?其实漏的不仅仅是床头,应该是到处都漏。
生:“安如山”。
师:你知道“安”可以组一个什么词?
生:“安稳”。
师:“安定”、“安然”都可以,那么“安如山”,就是“像山一样的安稳”。无论多大的风、多大的雨,我自岿然不动。组词法是我们翻译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们就这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了课文的大意。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并且学到了翻译的两个方法,一个是补充法,一个是组词法。下面我们进行本课的第三项活动:
屏幕显示:
赏读课文
我们的活动:与诗人同行。
屏幕显示:
读课文,将你的所见所闻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来。
比如:第一段:秋风卷茅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三、四段,用四字短语概括主要内容。
(学生默读)
生:我觉得第二段可以概括为:诗人叹息。如果可以扩充为八个字的话可以是:“群童戏谑,诗人叹息”。
师:群童的主要行为是什么呢?
生:抱茅。
师:那你们认为哪四个字更合适?
生:群童抱茅。
师:这样就把最主要的内容概括出来了。第三段谁来?
生:可以是“风雨破茅”。
师:你真不简单!这个“破”字用得真好,既照应了文题,又写出了风雨的力量。第四段呢?前面三段有具体的事,第四段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只要把作者的情感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就可以了,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摘取原文。
生:安得广厦。
师:那我们就用“安得广厦”,这其实就是诗人的一种热烈的渴望。同学们,与诗人同行,我们概括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继续欣赏课文:
屏幕显示:
我们的活动:代诗人抒情。
师:怎样代诗人抒情呢?请同学读一遍示例。
(生齐读)
屏幕显示:
读课文,请用杜甫的口吻抒情。
例如,第一段:秋风呼啸,它无情地卷走了我屋顶的茅草,想起建盖茅屋时的艰辛,怎能不让我心急如焚?
师:这就是代诗人抒情——设身处地,描绘“我”的见闻和感受。请同学们读二、三、四段,代诗人抒情。
(学生自由读)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在打腹稿,有的同学在打草稿,这些方法都很好。
生:我选的是第四段。我并不为我的茅屋在风雨中破败而伤心,因为我真正难过的是这世间还有千千万万贫苦寒士在忍受着苦难。我什么也不在乎,只要能帮助他们,我就心满意足了。
(学生鼓掌)
师:很好,把这种帮助别人的情感再突出一下:如果他们能住上温暖的屋子,就是我死了也心满意足啊!
生:我选的是第二段。南村孩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然这样公然抢走我的茅草到竹林中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却喝不住他们,只能无奈地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师:你翻译的味道稍微浓了一点,再加一点文学的味道就更好了。
生:秋风破茅,散落江郊,又被群童所盗,如今又怎么寻回,这可如何是好?
(学生鼓掌)
师:你的抒情不但注意了押韵,而且注意了骈散的结合。
生:我选的也是第四段。黑夜漫漫难眠,思索安得广厦万间,救民于水火,平乱于急迫,忧国忧民之心顿生,憧憬,若此愿已成,吾死而无憾!
(学生鼓掌)
师:太好了,用现代诗歌去诠释古诗,别具一格。
生:我选的也是第四段。现今正值安史之乱,战乱持续已六年之久,而我满腔壮志难酬,一身热血空流,在苦难中我迸发出了雄心壮志,即便悲壮,但我死而无憾。只因为苦不是一个人的苦,而是天下黎民百姓的苦。
师:只是因为,这种志是难酬之志,所以更加伤痛。
生:我选的是第三段。屋漏偏逢连阴雨,如丝的雨不断从我的头顶漏下,屋内冰冷无衣,我和家人蜷缩于水中,本来几年的颠沛生活已让我身心疲倦,好容易觅得一方栖身处,却还落得如此惨淡。可叹!可叹!
师:有一点要注意,雨从屋顶漏下,只是打湿了床头,打湿了屋里的东西,但是并不是一片汪洋。
(学生笑)
师:语言略有些不妥,但是味道出来了。
生:我选的是第四段。如果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那我一个人受冻又有什么关系呢?只是天下的有志之士与我一样,有壮志而不能酬,可悲可叹!
师:这里要强调的不是天下的士和“我”一样壮志难酬,而是诗人以“我”的视角来看天下寒士,诗人以牺牲自己的愿望来表达他对天下寒士的关注。同学们代诗人抒情是如此深切动人,老师有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关注到前三段抒情和第四段抒情的区别?
生:我觉得是有区别的,前三段是叙事,第四段转到对时事的思考。
师:前三段叙事抒情,而第四段是直抒胸臆,所以本课的抒情的手法是不一样的(师板书:抒情 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下一二三段的抒情。第一段通过写怒号的秋风、卷飞的茅草来抒情,这种抒情的方法叫什么?
生:借景抒情。
师:对,也叫写景抒情,把自己的情感融在景物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师板书:写景)。请看第二段。这段写了自己遭遇的一件事:群童当着我的面把茅草抱走了。这是什么抒情?
生:借事抒情。
师:借自己的遭遇抒情(师板书:写事)。第三段有写景抒情的句子,比如“秋天漠漠向昏黑”,除了写景还有什么呢?看“娇儿恶卧踏里裂”这一句,作为一个父亲,多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以温暖,以安定啊。但是,杜甫看着自己的儿子很冷,把被里子也蹬破了,作为父亲,没能给孩子必要的生活保障,他的心里是多么的忧伤、凄凉啊……在这里是用细节抒情(师板书:写细节)。前三段,同样是抒情,又各有侧重,这样就避免了手法的单一。我们的最后一项活动是:
屏幕显示:
我们的活动:对诗人说话。
用这样的开头对诗人说几句话:“诗人啊,你……”
师:谁先来?
生:诗人啊,你忧国忧民,心系黎民众生,但你的遭遇却让我们十分痛惜,你的屋子漏雨了,几乎没有地方落脚。天下如此之大,你又该何去何从呢?
师:你对诗人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生:诗人啊,你忧国忧民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凭你一人之力能有改变吗?
师:你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社会的变革要靠大家。
生:诗人啊,你的悲惨遭遇我们非常能够理解,我知道在安史之乱期间,百姓的日子都是不好过的,但是这又能怎样呢?这就是历史!
(学生笑)
生:诗人啊,这凄寒的秋夜让你难眠,天下还有那么多人在这凄寒的秋夜挣扎,你心系他们,我也心系着你啊!
师:请坐。你是一个非常有怜悯情怀的人啊。我给你补充一下,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心系天下寒士的呀?是自己的茅屋被风吹破了,漫漫长夜里,秋雨打湿了他的被子……此刻心系天下苍生尤其可贵,这种身在茅屋而心忧天下的情怀更值得敬佩(师板书:身在茅屋 心忧天下)。
如果一个人只抒写自己生活的贫苦,这是“小我”,但如果自己生活贫苦却不以为意,还关怀着天下寒士,这就是“大我”。这也是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师板书:诗圣),所以我们说:
屏幕显示:
一个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别林斯基
师:杜甫关注民生,拥有一种悲悯天下的情怀(板书:悲悯的情怀),他是一个大写的人。前不久,我看到全国人大代表、地产商任志强先生的一段高论。他说,房价高,很多人买不起房子,他们责怪政府,是不对的。我又想起了杜甫,想起了他的悲壮的渴盼……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多一份对民生的关注,多一点慈悲的胸怀,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温暖与和谐。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