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21 09: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风卷着雪花向北飞去,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百草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如图所示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根据事故现场,小明认为:A车损坏更严重,所以撞击时A车承受的力更大,且是B车撞击了A车。你认为小明的解释合理吗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3.如图所示,是在排球比赛中成功拦网的情景,主要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当运动员拦下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按压排球时,排球会变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拉力 F2的大小为   N。
5.如图是一种常见的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之所以不会松脱,是因为固定在槽内后部的弹簧给钉子一个向   (选填“左”或“右”)的压力。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钉子数目的减少,弹簧给钉子的这个力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如右图所示,是用来测量   的大小的工具,使用前应   明确该仪器的   和分度值。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
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所受弹力大小和方向,则(  )
A.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增大
B.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减小
C.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增大
D.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减小
8.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27秒,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如图如果三位宇航员要在“失重”状态时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 B.做俯卧撑
C.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D.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9.手提拉环,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指针位置如图,(g=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
B.该测力计现在可以直接测量
C.测量物体的重力前,应把测力计水平放置进行调零
D.利用该测力计测量重力,被测物质量不能超过500g
10.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拉力F分别为(  )
A.4N 0 B.0 4N C.4N 4N D.8N 8N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静止的物体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弹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D.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12.对于g=9.8 N/kg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 N
B.1 kg=9.8 N
C.在地球上,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 N
D.质量是9.8 kg的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是1 N
13.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对小球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14.关于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B.只要有一个物体,就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C.两物体间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D.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如图所示,请作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受到的重力G和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16.画出下图中光滑斜面上被一挡板挡住的静止钢球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6分,共18分)
17.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将一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②如图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b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③如图丙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改变力的方向,用力F1去推动钢尺上的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④如图丁所示,保持钢尺的下端固定不动,用更大的力F2,去推动钢尺上a点处,观察钢尺的变化。
(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   。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4)由   和   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5)此次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物理模型法 C.转换法
18.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3)由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   .
(4)从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商人在荷兰买进了大量青鱼,裝上船从荷兰运往靠近赤道附近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里,称得青鱼的重少 这么多的青鱼到哪里去了 请你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青鱼失踪的原因是   .
1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对钢弹簧A和铁弹簧B的伸长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进行了对比探究。实验中在两根弹簧下逐个增加规格相同的钩码,并同时用刻度尺测出悬挂钧码后弹簧的总长度,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
所挂钩码的重/N 1 2 3 4 5 6
A弹簧总长度/cm 9.0 12.0 15.0
  21.0 24.0
B弹簧总长度/cm 7.5 9.0 10.5 12.0 13.5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表格中漏记的数据为   ,A弹簧不挂钩码时的长度为   cm;
②在拉力相同时,A弹簧伸长的长度比B弹簧   (选填“大”或“小”);
③在一定弹性限度内,B弹簧的长度l它所受拉力F的定量关系式为l=   。
(2)为什么受力相同,A、B两根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呢?为此小明仔细对比了两根弹簧的差异,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你认为小明的猜想   (填序号)缺少依据。
(3)探究结束后,小明用A、B两弹簧分别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a、b两测力计,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两格均选填“a”或“b”)。
五、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0.一个空瓶的质量是,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现用该瓶装满某种液体后,称得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g取)
求:
(1)空瓶的重力;
(2)瓶子的容积;
(3)液体的密度。
21.吴师傅开车从外地拉货回来,将要经过一座桥,刚要上桥,他看了一下立在桥头的限重标志牌(如图所示),便立即把车开过了桥,已知汽车自身所受重力为7×104N,(g取10N/kg)求:
(1)张师傅的汽车的质量;
(2)除车重外,所载货物和人的重力不超过多少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运动状态;形状
2.【答案】不合理;撞击发生时,B车撞击A车,给A车一个撞击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车同时也给B车一个反作用力,二力同时发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小明的解释不合理
3.【答案】运动状态;相互;形状
4.【答案】2.6;2.6
5.【答案】左;减小
6.【答案】力;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量程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16.【答案】解:如图所示:
17.【答案】(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作用点
(3)方向
(4)甲;丁
(5)A
18.【答案】(1)2
(2)
(3)正比
(4)同一物体所处的纬度越高,所受重力越大
19.【答案】(1)18.0;6.0;大;6.0cm+1.5cm/N×F
(2)2
(3)b;a
20.【答案】(1)解:空瓶的质量是m=750g=0.75kg
空瓶的重力为
答:空瓶的重力是;
(2)解: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1.25kg,则装水的质量为
瓶子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为
答:瓶子的容积是;
(3)解: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1.15kg,液体的质量为
液体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答:液体的密度是。
21.【答案】(1)解:由G=mg得
答:张师傅的汽车的质量为7×103kg
(2)解:货物和人的质量m′=m总-m=2×104kg-7×103kg=1.3×104kg
货物和人的重力G′=m′g=1.3×104kg×10N/kg=1.3×105N
即所载货物和人的重力不超过1.3×105N。
答:除车重外,所载货物和人的重力不超过1.3×10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