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八上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 第1课 自然资源
【课型】新授课
【教学理念】营建开放民主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讨论、思考、综合分析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及分类。说明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并辨别。(重点)
2.运用中国煤炭、石油及天然气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难点)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德育目标)
4.根据资料了解我国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知道合理开发的途径。(环保目标)
【教学模式】三段式有效课堂导学模式。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有关自然资源的图片、我国煤炭分布图、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地理助学》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出示
目标
预习
展示
导入:你能从以下图片中看出利用了哪些自然资源?
思考:1.收集材料,说说人们对其他资源的利用?
2.有人说我国“地大物博”,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出示目标)
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学生进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即“问题——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合作
学习
问题
探究
(板书)探究一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读图)观察下列图片,完成问题。
1.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_____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_____。
2.按照循环使用情况分为哪两类?
在合理利用和_____的前提下,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能循环使用,属于_____资源,而_____资源形成周期漫长,属于_____资源。
追问①可再生资源中的土壤、水、森林形成的周期各为多少:土壤_____年,水_____天,森林_____年。
追问②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追问③举例说明生物资源的类型?
追问④矿产资源中常见的金属矿产有哪些?
(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及创设问题情境下,自主学习,探究自然资源及其分类,完成教师的问题。
(思考)
闪电与飓风属气候资源吗?
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及设计的问题,完成问题,培养综合能力。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分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追问使问题更加深化,学生能系统掌握知识。
(思考分析)。
(1)我们的家乡主要以哪种矿产为主?
(2)矿产资源中哪些矿产被称为能源矿产?
追问①我们家庭中普遍使用的气候资源是什么?
追问②家乡的耕地主要是旱地还是水田?
过渡与链 接
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财富,是连接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纽带。我国自然资源概述是我国国情的组成部分。认清形势及培养学生人均观念是我们的使命。
读图
探究
观察与思考、总结
探究二以煤、石油为例,探究自然资源的分布
3、读我国主要煤矿的分布图,完成问题。
(1)我国的煤炭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即北方地区,受其影响北方地区主要以_____电为主。而广大的南方煤炭资源缺乏,但_____丰富,以_____电为主(填煤电、水电)。
(2)在图中找出神府、大同、霍林河、鸡西、开滦、兖州、淮北、平顶山、六盘水等煤矿的位置。
4、读下图我国油气资源分布图,完成问题。
(1)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区。
(2)在图中填注大庆、中原、胜利、克拉玛依、塔中、塔北等油田的位置。
追问:目前我国最大的油田是_____油田。
(读图 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分布。
(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互相检查,落实基础知识。选派代表发言。
追问:有人说我国“地大物博”,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观察思考)观察我国煤炭、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分组讨论,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
思考:我国油气资源丰富的大盆地是那两个盆地?
(总结)
我国煤炭、石油气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_____。利用_____合理,_____和_____现象严重,引发严重的_____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图”为核心,先在图上落实基础知识,然后从图上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培养学生思考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渡与
链接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且分布不均。因此怎样合理开发利用及如何保护就有了现实意义。要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献计献策,以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资源观、环境观。
探究
总结
培养
能力
(板书)探究三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5.填写下表,完成问题。
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的位次及人均占有量对比
占世界位次
我国人均与世界人均对比
草原
2
1/2
矿产
3
3/5
耕地
4
1/3
水
6
1/4
森林
6
1/5
(1)我国自然资源_____多,总量_____,但空间分布_____。利用不合理,_____和_____现象较为严重。
(2)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首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不同的_____、_____措施。其次,加强科研,提高资源_____率。此外,要不断探索和开发_____。
追问: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亚洲呢?
(读图 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合作交流)学生自主完教师设计的问题。
追问:目前我们已开发利用的新资源有哪些?
(思考)怎样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比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知识建构】
【当堂达标】
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①金刚石②皮鞋③土地④飞机⑤汽车⑥阳光⑦企鹅( )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⑥⑦ C. ②③④⑥ D. ④⑥⑦
2.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3. 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煤炭 石油 B.水能 核能 C.森林 矿产 D.太阳能 森林
4.耕地面积居世界首位、亚洲首位的国家分别是 ( )
A.中国 印度 B.美国 印度 C.美国 中国 D.印度 中国
5.我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比较,有关自然资源国情的最大差别是 ( )
A.人均差别大 B.总量相差大 C.总量有优势 D.人均量有优势
6.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均量是世界人均的两倍B.总量居世界第三位C.种类多分布均匀D.属可再生资源
7.读下图,完成问题。
(1)在图中用序号标出下列煤矿。
①大同②神府③开滦
④六盘水⑤兖州
(2) 在图中用序号标出下列石油天然气基地。
A大庆B胜利C克拉玛依
D华北E塔中
(3)以煤、石油资源的分布为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8.读图回答:
(1)漫画“抢地盘”揭示的是________资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2)下列地区土地资源使用合理的是( )
A.黄河下游大力发展畜牧业
B.长江中下游普遍种植水稻
C.大兴安岭伐木耕种
D.内蒙古高原大面积种植小麦
(3)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使用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
1.本课的重点除学习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外,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资源非常紧缺,总量并不丰富,人均拥有量少的可怜,一定要向学生灌输一种资源匮乏的紧迫感,让他们从小养成珍惜资源、节约利用的理念,而不是盲目去培育“地大物博”的虚荣心 。
2.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讲练结合,更好地贯彻新课标,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会的不讲,通过自主学习会的也不讲,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优秀率和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