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水车》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森林水车》是一首二二拍的歌曲,清新活泼。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 第一句与第二句的自问自答,引出歌曲的主题,第二部分用拟声词来表现水车的运 作。全曲用明快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表达了一种愉快的心情,极具趣味性,深受孩子 们的喜爰。
针对本课的重难点,以森林为主线创设情境,通过音程训练,以大小二度音程 对比的方式突破难点;以二声部演奏、演唱为手段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提升合作意 识;借助体态律动的方式使学生得到愉快的音乐体验,增强课堂趣味性。
授课课型
唱歌综合课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使学生能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以体态律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通过学唱歌曲《森林水车》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欢快的、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准确演唱变化音#2和#4。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将要去哪里?一起听一听。(德国艾伦贝格创作的 管弦乐合奏《森林水车》的引子部分)
师:哪些声音让你产生这样的联想?(鸟鸣声、动物叫声、水流声......)
【设计意图:用同名作品的引子,营造岀森林意境。】
三、音程练习
1.对比演唱
1=c I
1-
1 2 3 2 I 1 - II
师:向森林进发!请听两条路哪条是阳光大道,哪条是林萌小路。
学生跟琴演唱两条旋律。
总结交流大小二度的区别。
(大二度更加的阳光、和谐、稳定、有扩张感,小二度给人以倾斜感、收缩感、不稳 定感。)
【设计意图:通过听辨体会、演唱表现大小二度,感受两者的区别,掌握唱准小 二度的方法。】
3、 对比演唱大三、小三音程
【设计意图:通过听辨体会、演唱表现大小三度,感受两者的区别,掌握唱准 #4 ,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四、发声训练
师: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仔细聆听
师生交流印象最深的乐句
B 5 S B 1 S 5555, 6
f F4-. ,土.
含着树叶上一个最大的露珠开始歌唱
音符上方黑色的倒三角是顿音记号,要演唱的短促有弹性。
顿音记号
【设计意图:难点乐句做发声练习曲,将此环节与前一环节相扣,进一步为学唱 歌做铺垫。顿音的演唱方法得到提升,在熟悉歌曲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象,激发了学 习兴趣。】
用象声词模唱
师:请同学们想象着口腔里含了一颗大水珠,用气息带动声音演唱。
五、感受歌曲
完整聆听。
师:看,好大的水车啊!请闭上眼睛聆听它转动的声音!师:歌曲给你带来怎 样的感受?(学生交流)
再听,体会不同乐段表达的不同内容。
师:歌曲分为几个乐段?不同乐段所描绘的情景、情绪有何不同?(第一乐段描
绘作者初见水车的兴奋之情,第二乐段表现水车转动时的兴奋、跳跃、欢快的心情。
【设计意图:体会并理解歌曲不同乐段的情绪,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做好准备。】
六、学唱歌曲
学唱第一乐段
分小组,进行口风琴演奏与学唱旋律的合作学习
分小组展示,一组演奏一组演唱,之后进行交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交流、探讨的方式,在既学会了口风琴的演奏, 同时又带动了音准的提高,小组的合作提高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发 现歌唱中的问题,使课堂自然的生成,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
解决难点
师:这是水车转动溅岀的水花画岀了一条优美的旋律线,我们边画旋律线边跟 琴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旋律线,将旋律的高低起快更直观、形象的表现出来,辅
助学生准确连贯的演唱。】
处理歌曲: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采用对答呼应的方式揭示了本节课的主题《森 林水车》,大森林的早晨是宁静的,演唱的轻柔连贯一些。第三、四乐句的音区高了, 表现了作者的兴奋之情,演唱力度加强,声音有弹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探讨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歌曲,把握演唱情 绪。】
学唱第二乐段
演唱有顿音记号和无顿音记号两种旋律,体会顿音记号在这首歌曲的作用。
对比演唱四个乐句,了解音乐创作手法模进、同头换尾。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同学们已经拥有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在对比演唱旋律的 同时,讲解相关的音乐创作手法,帮助了同学们更好的理解音乐,也让同学们积累 了更多的音乐知识,为下一步的创作奠定基础。】
3、 律动:“水车转动”
教师律动并清唱第二乐段。
动作要领:双手握拳在胸前转动两圈然后在高音d。处单手上扬甩岀,
432171234—手臂从高到低自然滑落。)
师生律动合作演唱第二乐段。
学生轻声跟琴唱。(学生随琴边唱边律动,关注“fa"和“吧”的咬字归韵。)
有感情的跟伴奏演唱。
师:请在音乐中和水车一起欢快地转起来吧!(学生带律动演唱歌曲;教师在第 二乐段演唱时加入口风琴伴奏。)
【设计意图:在体态律动中演唱第二乐段,使之成为一种表达方式。带学生体会 水车转动的快乐,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整节课的演唱中贯穿始末,辅助学生 又快又准地演唱,更有效地体验音乐的美感及歌曲的情感。】
七、音乐创作
以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为主题,分小组进行四小节的创编,并用口风琴进行演 奏
【设计意图:音乐创造能力是发展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鼓励引导孩 子们运用模进和同头换尾等多种方法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分组交流
小结
学生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