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8.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8.1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1 12:4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能引导学生探索、理解、掌握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并会用符号表示,知道幂的意义是推导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的依据。2.会正确地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运算;3. 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从中感受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班级为初一(4)班,该班学生总体数学基础较扎实,在初一年级各班中学业成绩较好。学生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前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乘方运算,整式的加减知识,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对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推导验证具有基础性作用。初一年级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数学学科的知识编排,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适应。同时,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理解领悟能力也有差异,这些都是进行本节教学设计所要考虑的。
教学重点 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1.an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a、n、an别叫做什么 2.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4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师指导交流:引导学生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结果.指导学生观察上面算式中乘法底数,指数特点,引出课题:“同底数幂的乘法”.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列出算式:1014×103=?小组合作讨论,听取获取结果的不同方案,共同思考、交流. 通过观看航天人使用计算机工作画面引出下面的计算机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能力.
二、新知探究,例题点击探究: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看看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1)25×22= = ;(2)a3·a = = ;(3)5m·5n= = (m、n为正整数).①启发、点拨学生发现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方法,观察运算过程中的底数、指数如何变化.②猜想:对于任意底数a与任意正整数m、n, am · an=?并说明理由(板书过程).③归纳并板书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注意:对这个法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特别提醒:a的指数是1,计算时不要遗漏).例1 计算,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1) a·a6 ;   (2) (-2)3×(-2)2 ;(3) –am·a2m ; (4) 25×23×24 .在学生充分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板书例1中(1)小题,其余学生独立完成,规范方法,步骤书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am·an·ap=am+n+p(m、n、p都是正整数).巩固练习一:1.口答:(1)()2×()4= (2)(-2)10×(-2)13=(3)-bn·b2n—1= (4)x5·x4·x=2.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 如有错误,请改正.(1)x3·x3=2x6 ( ); (2)x4·x2=x8 ( );(3)a2+a2=a4 ( ); (4)x·x3=x3 ( ).3.填空:(1)a7a( )=a12; (2)ana( )=a3n;(3)3×27×35 =3x,则x= .例2 计算,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1)(2y+1)2·(2y+1)5;(2)(p-q)5·(q-p)2;(3)a4·a6+a5·a5.巩固练习二:4.计算.(1)(x-y)·(y-x)2·(x-y)5;(2)an·an+1+a2n·a (n是正整数). 独立完成填空,再经过观察,展开讨论,归纳总结,回答问题.独立探索,总结规律,并回答问题.学生板演,小组评价,纠错.小组交流,回答.学生独立思考,口答.认真思考,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先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交流、讨论,发现规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通过例题的教学,巩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让学生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公式.培养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新知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运行同底数幂乘法公式.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在改正的过程中,强调法则条件是①乘法②同底数幂;结果是①底数不变②指数相加.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同底数幂相乘时,底数可以是一个数或字母或多项式,关键是底数必须相同,指数才能相加.
三、探研时空,思维升华“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升空,飞行速度:15千米/秒,预计5日内到达指定轨道,若到达轨道时飞行了4.32×105秒,计算此时“嫦娥二号”飞行的路程(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思考:大家想了解一下“嫦娥二号”在太空中飞行的过程,但需要输入密码才能打开.现在知道 xm=32,xn=8,密码就是x m +n的值.你能帮助老师破解密码吗?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完成.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发展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有意识地运用新知的能力.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四、小结反思小结: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感受?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②对这节课的内容,你还有疑问吗?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
五、作业布置作业:课本P48习题8.1第3、4、5题. 仔细做题,学会归纳.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训练解题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板书设计: 8.1同底数幂的乘法 法则:同底数幂相乘, 例1: 例2: 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公式:am·an·ap=am+n+p (m、n、p都是正整数)
教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思维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但回答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较好的那部分学生,造成问题普及面受限,可能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对此在备课时设计问题时都应有所考虑。学生对问题题目的思考深度不够广,可能造成学生在解答题目时思考不全面,漏解、错解。在教学设计时也应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