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共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共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2-05 16:31:35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探究2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 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 一、问题导入学习目标:掌握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增长率与降低率问题。二、自学提纲:自学教材46页探究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自学后能讲解本问题。(8分钟)
1、药品成本年平均下降额与年平均下降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列方程求出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
3、思考:经过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成本下降额较大的药品,它的成本下降率一定也较大吗 ?应怎样全面地比较对象的变化状况?
4、你能总结出有关增长率和降低率的有关数量关系是吗? 小 结:类似地 这种增长率的问题在实际生活普遍存在,有一定的模式若平均增长(或降低)百分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是a,增长(或降低)n次后的量是b,则它们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其中增长取“+”,降低取“-”)
某公司2009年的各项经营中,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一月、二月、三月的营业额共95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营业额的增长率相同,求这个增长率. 分析:设这个增长率为x;则
二月份营业额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月份营业额为:_______________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等量关系列方程为:
三、合作探究(10分钟)200(1+x)一月、二月、三月的营业额共950万元答:这个增长率为50%。1、某林场现有木材a立方米,预计在今后两年内年平均增长p%,那么两年后该林场有木材__________立方米.四、达标训练(12分钟)2、某化工厂今年一月份生产化工原料15
万吨,通过优化管理,产量逐年上升,第
一季度共生产化工原料60万吨,设二、三
月份平均增长的百分率相同,均为x,可
列出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4(选做题)、某人将2000元人民币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到期后支取1000元用于购物,剩下的1000元及应得利息(扣除20%利息税后剩余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若存款的利率不变,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共1320元,求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3、青山村种的水稻2001年平均每公顷产7200千克,2003年平均每公顷产8712千克,求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解:设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的,
系数化为1得,
直接开平方得,

答: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分析:设这种存款的年利率为x; 则:(1)第一年的本息和为:2000+2000X(1-20%)x 整理为:2000+1600x; (2)取出1000元后,本金为:2000+1600x-1000 即:1000+1600x(3)根据:本金+利息=本息和(1320元)
列方程得:( 1000+1600x)+(1000+1600x)X(1-80%)x=1320整理方程得;解这个方程得:答:这种存款的年利率为12.5%。课堂小结1、平均增长(降低)率公式2、注意:
(1)1与x的位置不要调换
(2)解这类问题列出的方程一般
用 直接开平方法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堂清测试(8分钟)1.某厂今年一月份的总产量为500吨,三月份的总产量为720吨,平均每月增长率是x,列方程( )
A.500(1+2x)=720 B.500(1+x)2=720 C.500(1+x2)=720 D.720(1+x)2=500
2.某校去年对实验器材的投资为2万元,预计今明两年的投资总额为8万元,若设该校今明两年在实验器材投资上的平均增长率是x,则可列方程
为 .B*3.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某城市近几年来通过拆迁旧房,植草,栽树,修公园等措施,使城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如图所示)。(1)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001年底的绿地面积为 公顷,比2000年底增加了 公顷;在1999年,2000年,2001年这三年中,绿地面积增加最多的是 ____________年;
(2)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计划到2003年底使城区绿地面积达到72.6公顷,试求2002年,2003年两年绿地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6042000解:设2002年,2003年两年绿地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
60 (1+x)2=72.6 .
(1+x)2=1.21.
∴1+x=±1.1.
∴ x1 = 0.1=10%,
x2 =-2.1(不合题意,舍去)
答: 2002年,2003年两年绿地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再见课件19张PPT。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二)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有哪些步骤
对于这些步骤,应通过解各种类型的问题,才能深刻体会与真正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解决“平均增长(下降)率问题”,现在,我们要学习解决“面积、体积问题。面积、体积问题一、复习引入 1.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一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
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又是什么?
3.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4.菱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6.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宽21㎝,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分析:这本书的长宽之比是9:7,依题知正中央的矩形两边之比也为9:7解法一:设正中央的矩形两边分别为9xcm,7xcm
依题意得解得 故上下边衬的宽度为:
左右边衬的宽度为:探究3 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宽21㎝,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分析:这本书的长宽之比是9:7,正中央的矩形两边之比也为9:7,由此判断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的宽度之比也为9:7
解法二:设上下边衬的宽为9xcm,左右边衬宽为7xcm
依题意得解方程得(以下同学们自己完成)方程的哪个根合乎实际意义?
为什么?1、用20cm长的铁丝能否折成面积为30cm2的矩形,若能够,求它的长与宽;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练习:解:设这个矩形的长为xcm,则宽为 cm,即x2-10x+30=0这里a=1,b=-10,c=30,∴此方程无解.∴用20cm长的铁丝不能折成面积为30cm2的矩形.例:某校为了美化校园,准备在一块长32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场地上修筑若干条道路,余下部分作草坪,并请全校同学参与设计,现在有两位学生各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根据两种设计方案各列出方程,求图中道路的宽分别是多少?使图(1),(2)的草坪面积为540米2.例题与练习解:(1)如图,设道路的宽为x米,则化简得,其中的 x=25超出了原矩形的宽,应舍去.∴图(1)中道路的宽为1米.则横向的路面面积为 ,分析:此题的相等关系是矩形面积减去道路面积等于540米2。解法一、 如图,设道路的宽为x米,32x 米2纵向的路面面积为 。20x 米2注意:这两个面积的重叠部分是 x2 米2所列的方程是不是?所以正确的方程是:化简得,其中的 x=50超出了原矩形的长和宽,应舍去.
取x=2时,道路总面积为: =100 (米2)答:所求道路的宽为2米。解法二:
我们利用“图形经过移动,它的面积大小不会改变”的道理,把纵、横两条路移动一下,使列方程容易些(目的是求出路面的宽,至于实际施工,仍可按原图的位置修路)横向路面 ,如图,设路宽为x米,32x米2纵向路面面积为 。20x米2草坪矩形的长(横向为 ,草坪矩形的宽(纵向) 。相等关系是:草坪长×草坪宽=540米2(20-x)米(32-x)米即化简得:再往下的计算、格式书写与解法1相同。练习:1.如图是宽为20米,长为32米的矩形耕地,要修筑同样宽的三条道路(两条纵向,一条横向,且互相垂直),把耕地分成六块大小相等的试验地,要使试验地的面积为570平方米,问:道路宽为多少米?解:设道路宽为x米,则化简得,其中的 x=35超出了原矩形的宽,应舍去.答:道路的宽为1米.练习:2.如图,长方形ABCD,AB=15m,BC=20m,四周外围环绕着宽度相等的小路,已知小路的面积为246m2,求小路的宽度.解:设小路宽为x米,则化简得,答:小路的宽为3米.练习:1.如图,宽为50cm的矩形图案由10个全等的小长方形拼成,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
A.400cm2 B.500cm2 C.600cm2 D.4000cm2
A2. 在一幅长80cm,宽50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
A.x2+130x-1400=0 B.x2+65x-350=0
C.x2-130x-1400=0 D.x2-65x-350=0B3.如图,是长方形鸡场平面示意图,一边靠墙,另外三面用竹篱笆围成,若竹篱笆总长为35m,所围的面积为150m2,则此长方形鸡场的长、宽分别为_______.这里要特别注意:在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由于所得的根一般有两个,所以要检验这两个根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与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类似,
即审、设、列、解、检、答.小结作业:P48
3、5、8、9、10课件10张PPT。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三)河北黄骅新世纪中学初三数学组 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的关系是什么?路程=速度×时间 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利用同学们刚才所回答的“路程=速度×时间”来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且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路面有情况.紧急刹车后汽车又滑行25m后停车.
(1)从刹车到停车用了多少时间?
(2)从刹车到停车平均每秒车速减少多少?
(3)刹车后汽车滑行到15m时约用了多少时间(精确到0.1s)?分析: (1)刚刹车时时速还是20m/s,以后逐渐减少,停车时时速为0.因为刹车以后,其速度的减少都是受摩擦力而造成的,所以可以理解是匀速的,因此,其平均速度为=(20+0)÷2=10m/s,那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便可求出所求的时间.解:(1)从刹车到停车所用的路程是25m;
从刹车到停车的平均车速是=(20+0)÷2=10(m/s)
那么从刹车到停车所用的时间是25÷10=2.5(s)分析:(2)很明显,刚要刹车时车速为20m/s,停车车速为0,车速减少值为20-0=20,因为车速减少值20,是在从刹车到停车所用的时间内完成的,所以20除以从刹车到停车的时间即可. 解:(2)从刹车到停车车速的减少值是20-0=20
从刹车到停车每秒平均车速减少值是:
20÷2.5=8(m/s)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路面有情况紧急刹车后汽车又滑行25m后停车.
(2)从刹车到停车平均每秒车速减少多少?分析:(3)设刹车后汽车滑行到15m时约用了xs.由于平均每秒减少车速已从上题求出,所以便可求出滑行到15米的车速,从而可求出刹车到滑行到15m的平均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便可求出x的值.解: (3)设刹车后汽车滑行到15m时约用了xs,这时车速为(20-8x)m/s,则这段路程内的平均车速为〔20+(20-8x)〕÷2=(20-4x)m/s, 所以x(20-4x)=15
整理得:4x2-20x+15=0 解方程:得x=
x1≈4.08(不合,舍去),x2≈0.9(s)
答:刹车后汽车行驶到15m时约用0.9s.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路面有情况,紧急 刹车后汽车又滑行25m后停车.
(3)刹车后汽车滑行到15m时约用了多少时间(精确到0.1s)?
(1)同上题,求刹车后汽车行驶10m时约用了多少时间.(精确到0.1s)
(2)刹车后汽车行驶到20m时约用了多少时间.(精确到0.1s)1.一个小球以5m/s的速度在平坦地面上开始滚动,并且均匀减速,滚动10m后小球停下来.(1)小球滚动了多少时间?(2)平均每秒小球的运动速度减少多少?(3)小球滚动到5m时约用了多少时间(精确到0.1s)?练习:解:(1)小球滚动的平均速度=(5+0)÷2=2.5(m/s)
∴ 小球滚动的时间:10÷2.5=4(s) (2)平均每秒小球的运动速度减少为(5-0)÷2.5=2(m/s) (3)设小球滚动到5m时约用了xs,这时速度为(5-2x)m/s,则这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5+(5-2x)〕÷2=(5-x)m/s, 所以
x(5-x)=5
整理得:x2-5x+5=0 解方程:得x=
x1≈3.6(不合,舍去),x2≈1.4(s)
答:刹车后汽车行驶到5m时约用1.4s.练习:如图,某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C,小岛D位于AC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上且恰好处于小岛D的正南方向,一艘军舰从A出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般补给船同时从D出发,沿南偏西方向匀速直线航行,欲将一批物品送达军舰.(1)小岛D和小岛F相距多少海里?
(2)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
军舰在由B到C的途中与补给船相遇于E
处,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海
里?(结果精确到0.1海里)分析:(1)因为依题意可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FC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可求,CD就可求,因此有中位线便可求DF的长.(2)要求补给船航行的距离就是求DE的长度,DF已求,因此,只要在Rt△DEF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小结学无止境迎难而上本节课应掌握:
运用路程=速度×时间,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