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证明(3)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证明的方法和表述;
2、通过探求,让学生归纳和掌握证明的两种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本节教学重点是如何分析证明的途径。
教学难点:难点是例2的证明,要用逆向思维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
2、在小学我们就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 ————
对于这个结论,小学你是怎样得到的?(度量、拼),重温拼图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仅凭实验、操作发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还需理论证明,本节课我们就用体理论的方法证明此结论的正确性——板课题
(再展示学习目标)(一生读)
二、探究活动:
探究一
(板)说说此命题的条件、结论
对照老师所画的图说已知、求证
你有什么办法像拼图那样,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搬”到一起?
(生活动:讨论,交流辅助线的方法,老师按照学生所述画辅助线,书写相应辅助线的作法)
请你任选一种方法,书写证明过程(3名学生黑板同时板书)
(共评,相应依据)
此题的证明借助于辅助线,辅助线是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图上添画的线,通常用虚线标出,并在证明前交代清楚。
虽然此题中辅助线的添法不同,但通过添加辅助线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搬”到一起,实际上利用转化思想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例如…这种方法,指着说)或拼成两平行线的同旁内角(例如…这种方法,指着说),辅助线在这里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由此我们得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PPT):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探究二
同位合作度量∠A、∠B和∠ ACD的度数,这三个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你能用所学知识加以证明吗?
请用文字概括你的发现(齐读、师板)
像这样,由一个定理直接推出的正确结论,叫做这个定理的推论,它和定理一样,可以作为进一步证明的依据。
由此得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板)几何表述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推论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PPT例题)
三、演练展示:
1、例 已知:如图,AC、BD相交于点O.
求证:∠A+∠B=∠C+∠D.
2、 完成P154 练一练(生活动,讨论作法,书写解题过程,可用展台展示)
还有其他方法吗?(生上台讲)
四、小结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当堂检测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4枚金蛋,四枚金蛋中,每枚都隐藏了一道题目,且每道题的分值不同,请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枚, 砸蛋、解题.
六、作业:
必做题:
1、书P156 7、8
2、补充对应
选做题:
《探究训练》延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