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共41张PPT)+素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共41张PPT)+素材+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0 17:23: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2.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和怀念之情。
4.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1.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2.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看看鲁迅先生又给“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什么样的印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求答案——(点击图片播放视频—鲁迅见萧红)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原名张迺【nǎi】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篇小说《生死场》《小城三月》等;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等;散文《天空的点缀》《在东京》等。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有改动。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萧红是鲁迅的忠实读者。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为春泥,甘当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很久才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创作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本文是作者在鲁迅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性文章,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3、文体知识
回忆性散文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只是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阐述、回忆性的描写。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回忆录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4、给加点字注音:
咳嗽(késou) 筵(yán)会 窘(jiǒng) 抽屉(ti) 阖(hé) 踌躇(chóu chú)
虔(qián)诚 抹(mǒ)杀 肋(lèi)膜 紊(wěn)乱 唠叨(láodao) 隔三差(chà)五
5、词语解释: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筵(yán)会】即“宴会”,指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聚会(指比较隆重的)。
【窘(jiǒng)】①贫穷。②为难。③使为难。课文采用的是第二种解释,难堪。
【旷代】当代没有人比得上。
【听子】用镀锡或镀锌的薄铁皮做成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或罐子。
【踌(chóu)躇(chú)】①犹豫。②得意的样子。课文中用的是第一种解释。
【抹(mǒ)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
【紊(wěn)乱】杂乱;纷乱。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阅读课文,说说萧红从哪些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简要概括出来。
四、合作探究
1、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段来表现人物?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学生思考、讨论并概括、展示:
共有十八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1.鲁迅的笑;2.鲁迅走路的姿态;3.穿衣裳的评论(详写);4.不游公园;5.看电影的路上;6.纸烟;7.休息;8.工作时间(详写);9.踢鬼、谈鬼(详写);10.吃鱼丸(详写);11.病中(详写);12.海婴的夸耀;13.明朝会(详写);14.病好起来了(详写);15.木刻画;16.“若没有我呢”;17.病“好”了;18.他“休息”了。
2、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八件小事,这十八件小事,看似没有什么联系,比较杂乱,你能否对它们进行归类?你认为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
学生讨论展示:
神情姿态:“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穿着审美:“穿衣裳的评论”,自然朴素、人情练达。
饮食起居:“纸烟”“休息”,简单随和、体恤他人。
工作习惯:“工作时间”,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休闲娱乐:“不游公园”“看电影的路上”“踢鬼、谈鬼”,幽默风趣、童心未泯。
日常琐事:“吃鱼丸”“若没有我呢”“木刻画”,待人接物、爱护青年。
对待疾病:“病好起来了”“病‘好’了”,乐观精神。
本文看似杂乱,但有一个情感上的线索。全文除了许广平先生的一句极为朴实的感叹,没有一个地方有直接的赞美,却处处透露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同样的,没有一个“悲”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沉重的悲伤。
3、作者为鲁迅塑造了多个身份,具体有哪些?
明确:丈夫、父亲、长者、朋友、家人、作家
4、请勾画出文中与这些身份相关的细节描写,谈谈其形象特点。
小结:鲁迅先生在作者的笔下不仅仅是一个冷峻而不苟言笑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还是……
一位呵护、了解孩子的父亲;
一位尊重、体贴妻子的丈夫。
一位热情开朗的朋友;
一位关怀慈爱的家人。
一位关心、栽培青年的长者;
一位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作家。
5、本文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刻画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一)鲁迅的笑声。
例如文章开头:“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
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也居然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二)鲁迅的坚毅。
注意两个细节。一是“明朝会”中,应答海婴,之后就不停的咳嗽。一是在病中,却还同“我”开玩笑,而且“笑声是朗朗的”。
(三)鲁迅的幽默。
鲁迅的幽默是饱含智慧和哲理的。例如在“说鬼”中,“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了人。’”
(四)鲁迅的慈爱。
主要体现在鲁迅对海婴的日常小事上。
(五)鲁迅的严谨。
在“吃鱼丸”一事上,可以看出他的严谨。用许广平先生的话说是,“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6、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明确:
大量细致地记叙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有以下几个好处:
(1).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2).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而这些都不是通过作者的抽象说教中来的。
(3).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尤其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写到海婴的“明朝会”,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悲剧色彩流溢其间,读来令人心酸。
(4).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5).更有表现力。也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的最大的妙处。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7、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明确: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写许广平主要通过她的言行,衬托鲁迅先生的辛劳、乐观、坚强。
五、品味语言
(1)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第一句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习惯,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深挚,一个“才”字透露了玄机。
第二句话,主要是写保姆对海婴的吩咐,却也从侧面突出了鲁迅的人格魅力。海婴年幼,孩子蹦蹦跳跳是特性,但保姆总是要吩咐他“轻一点走”,因为怕吵醒了彻夜工作、刚刚才睡下的鲁迅先生。一个“总是”表现了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是鲁迅长期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的侧面表现。
(2)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这是本篇中比较少见的景物的描写。虽然十分简单,但却很有象征意味。太阳是明亮的,照着隔院子的人家,照着夹竹桃,也是明亮亮的,景色朴实平常而又十分温馨和谐,成为鲁迅先生的“睡”的背景和衬托。
从本文的“回忆”和“悼念”的特点看,这样的景物描写又别有深意:在奋斗终身的鲁迅先生身后,我们一定会有光明的世界,一定会有明亮亮的未来。
(3)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了人。”
……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做人的机会。
鲁迅的笑很感人。鲁迅的话更富深意和哲理。这里,“鬼”与“人”都有了象征意义。联想到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呐喊的一生,又有多少“鬼”被踢成了“人”!这就是鲁迅的力量。
作者将错就错的一句话,是明知其荒谬,却又把这荒谬推想极端,造成了诙谐的趣味,形成了幽默感。幽默而深刻,这是更为可贵的思想深度。
(4)鲁迅先生大概看出了我的不安来了,便说:“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多吃就胖了,那么周先生为什么不多吃点?”鲁迅先生听了这话就笑了,笑声是朗朗的。
鲁迅在病中,却还那么细心,还“大概看出了我的不安”,还说“玩笑话”,这是他的对“我”的一如既往的关心和爱护。
更感人的是鲁迅的笑声,“笑声是朗朗的”,无私无畏的战士,乐观积极的精神。
(5)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言浅意深,词轻情重。两个“以为”,与鲁迅病情的实际相对立。鲁迅先生“以为”,是因为他一贯的不畏惧疾病,一贯的乐观自信;别人——热爱他的人“以为”,是因为对他的身体健康抱有太强烈的热望。然而不幸的是,这都是错觉——真是悲从中来。
“准备冬天要庆祝”,因为都“以为”鲁迅先生病好了;特别提到“冬天”,因为,鲁迅先生在10月17日逝世,人们的热望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悲伤之情更深。
小结:在萧红的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还是一个疼爱了解孩子的好父亲、一个尊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 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温和宽厚、风趣睿智的长者、一个热情好客、朋友众多的主人。
他不仅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革命家,他还是一个要求严格、教诲耐心的老师、一个废寝忘食、潜心专研的学者。
六、写作特色
1.语言朴实。
本文没有统一的线索,几件事情之间也没有彼此关联,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琐事,语言质朴浅白、清新隽永,任意挥洒,不随意拔高,刻画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作者将崇敬和爱戴之情不露痕迹地融在对琐事的叙述中,展现了一代伟人的思想和人格,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2.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
文章用女性特有的敏锐目光细心观察,通过捕捉鲁迅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他的个性、情趣、魅力和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收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这种把生活碎片、细节、意象性的事件加以串并的结构方法,更接近生活的本真状态,更便于凸显具体生活中的鲁迅。
七、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同的,更随和、更真实、更生活化的鲁迅,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个性气质以及高尚品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八、课堂检测
1、下列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
A. 调羹(ɡēnɡ) 舀水(yǎo) 弄堂(nònɡ) 校对(jiào)
B.竭力(jié) 绞肉(jiǎo) 揩油(xié) 铁栏杆(ɡǎn)
C. 油腻(nì) 干枯(kū) 阖眼(hé) 瞿秋白(qú)
D. 不济(jì) 干劲(jìnɡ) 捆上(kǔn) 果戈里(ɡē)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 不经过查看就抹杀别人的见解是不对的。
B. 她开始无精打彩地收拾房间,叠被子,洗碗碟,又扫又擦。
C. 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拆起来。
D. 若是你在梦中也会欢快地笑起来,那是我分咐过月亮,让她给你捎去了我的祝福。
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然不以为然。
B.他们掌握了权力便得意扬扬,一想到可能丢权便又惊慌失措。
C.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D.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一句中的“欢喜”是名词。
B.“许先生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一句中的“把”是介词。
C.“海婴不安地来回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地坐下”一句中的“不安地”是副词。
D.“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中的“只”是形容词。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将“杨绛先生”与“晚年”互换位置)
B.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带头发挥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作用。(把“带头”调到“作用”前面)
C.在中小学中开展创客教育活动,可以全面提升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提升”与“培养”互换位置)
D.这篇课文读一遍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把“这篇课文”调到“读一遍”后面)
6、作者不厌其烦地把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一一写出来的原因是( C )
A.写鲁迅先生的待客时间长,说明鲁迅先生十分辛苦。
B.写鲁迅先生家客人的多,说明鲁迅先生十分好客。
C.强调会客时间的长、客人的多,表现鲁迅先生不知疲倦、耐心细致地工作已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D.写鲁迅同客人谈话内容的丰富,表现鲁迅先生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疾苦的孺子牛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萧 红
第一单元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看看鲁迅先生又给“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什么样的印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求答案——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鲁迅见萧红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2.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和怀念之情。
4.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原名张迺【nǎi】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篇小说《生死场》《小城三月》等;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等;散文《天空的点缀》《在东京》等。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有改动。鲁迅是萧红精神上和文学上的导师,萧红是鲁迅的忠实读者。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为春泥,甘当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很久才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创作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本文是作者在鲁迅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性文章,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回忆性散文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只是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阐述、回忆性的描写。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回忆录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文体知识
预习检查
筵会( ) 调羹( ) 轻捷( )
虹口( ) 嘱咐( ) 抹杀( )
忧郁( ) 校对( ) 咳嗽( )
绞肉( ) 草率( ) 深恶痛绝( )
瞿秋白( ) 薪金( ) 疙瘩( )
揩( ) 阖眼( ) 碟( )
sou
ɡēnɡ
zhǔ fù
jié
jiào

yán
hónɡ

jiǎo
shuài


xīn
ɡē da
kāi

dié
1、读准字音
预习检查
( )厌恶
( )凶恶
( )差不多
( )差别
( ) 堵塞


( )出差
( ) 边塞
chà
chā
chāi

sài

è

( )恶心
ě
( )参差

( ) 活塞
sāi
( )学校

xiào
( )校对
jiào
2、注意掌握下列多音字
预习检查
【竭力】
【存心】
【不济】
【揩】
【悠然】
【阖】
【抹杀】
【了然】
【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尽力地。
心里怀有的念头。
不好;不顶用。
擦,抹。
悠闲的样子。
闭合。
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
明白;清楚。
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3、理解并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13)
写鲁迅先生的笑。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写鲁迅先生走路轻快敏捷,表现他干练、果敢的性格特征。
写鲁迅先生在生活中接待友人的事,表现其关爱他人、真诚、随和的性格特征。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第四部分(14—17)
第五部分(18—23)
第六部分(24—26)
写鲁迅先生开玩笑,表现他幽默的一面。
写鲁迅先生会心的笑。
写鲁迅先生关心帮助青年人,表现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性格特征。
第七部分(27—30)
写鲁迅先生对自己校样的态度,表现他的率性和谦逊。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第八部分(31—34)
第九部分(35—40)
第十部分(41—42)
写许先生的忙碌,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忙碌。
写鲁迅先生的休闲娱乐,表现他为人着想的品质。
写鲁迅先生独特的休息方式,表现他惜时的品质。
第十一部分(43—54)
写鲁迅先生工作的情景,表现他忘我的奉献精神。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第十二部分(55—60)
第十三部分(61—63)
第十四部分(64—67)
写鲁迅先生亲自验证鱼丸是否新鲜的事情,表现了他严谨、认真的性格特征。
写鲁迅先生对待小事的认真、细致。
写鲁迅先生不顾身体忘我工作,表现他的奉献精神。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2、阅读课文,说说萧红从哪些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简要概括出来。
神情姿态
休闲娱乐
对待青年
1
4
3
2
6
5
对待朋友
日常琐事
工作习惯
合作探究
1、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段来表现人物?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1.鲁迅的笑
2.鲁迅走路的姿态
3.穿衣裳的评论
4.不游公园
5.看电影的路上
6.纸烟
7.休息
8.工作时间
9.踢鬼、谈鬼
10.吃鱼丸
11.病中
12.海婴的夸耀
13.明朝会
14.病好起来了
15.木刻画
16.“若没有我呢”
17.病“好”了
18.他“休息”了
合作探究
2、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八件小事,这十八件小事,看似没有什么联系,比较杂乱,你能否对它们进行归类?你认为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
神情姿态:
穿着审美:
饮食起居:
工作习惯:
休闲娱乐:
日常琐事:
对待疾病:
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自然朴素、人情练达。
简单随和、体恤他人。
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幽默风趣、童心未泯。
待人接物、爱护青年。
乐观精神。
“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
“穿衣裳的评论”。
“纸烟”“休息”。
“工作时间”。
“不游公园”“看电影的路上”“踢鬼、谈鬼”
“吃鱼丸”“若没有我呢”“木刻画”。
“病好起来了”“病‘好’了”。
合作探究
3、作者为鲁迅塑造了多个身份,具体有哪些?
长者
父亲
丈夫
朋友
家人
作家
合作探究
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丈夫
尊重妻子
周海婴玩饺子皮,可以“闹得起劲”
父亲
呵护孩子成长,保护孩子天性
4、请勾画出文中与这些身份相关的细节描写,谈谈其形象特点。
周海婴对鱼丸的否定得到了鲁迅的支持
父亲
尊重孩子的判断和体验
合作探究
4、勾画出文中与这些身份相关的细节描写,谈谈其形象特点。
与青年谈到深夜,细读青年人的书信
长者
对待年轻人——辛勤栽培
与朋友谈天,“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
朋友
热情开朗
去看电影,来回都让家人坐车先走)
家人
关怀慈爱
合作探究
4、勾画出文中与这些身份相关的细节描写,谈谈其形象特点。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
作家
日常写作——勤勉
对于原稿,不介意炸油条的“用着包油条”,“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作家
对字稿的态度——淡泊名利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作家
患病后的工作态度——忘我工作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在作者的笔下不仅仅是一个冷峻而不苟言笑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还是……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父的鲁迅 一个疼爱孩子的好慈父
②人之夫的鲁迅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③人之友的鲁迅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
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④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潇洒、幽默、风趣
合作探究
5、本文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刻画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的热闹。
对几乎天天见面的萧红,居然说出“好久不见”这样开玩笑的话。
梅雨季,天晴了,“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
神情姿态:
鲁迅先生的笑
性格特点:
乐观爽朗
平易近人
合作探究
5、本文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刻画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走路姿态:
细节:嘱咐……
性格特点:
敏捷果敢
一往直前
合作探究
5、本文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刻画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待人接物:
细节:抓 扣 伸
性格特点:
待人热诚
细心周到
合作探究
6、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更真实。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②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等许多感人之处。
③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
④更有表现力,即以小见大。文中许先生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写人的文章,往往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个性特点,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且更具真实性。
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
7、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明确: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写许广平主要通过她的言行,衬托鲁迅先生的辛劳、乐观、坚强。
1.语言朴实。
本文没有统一的线索,几件事情之间也没有彼此关联,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琐事,语言质朴浅白、清新隽永,任意挥洒,不随意拔高,刻画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作者将崇敬和爱戴之情不露痕迹地融在对琐事的叙述中,展现了一代伟人的思想和人格,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写作特色
2.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
文章用女性特有的敏锐目光细心观察,通过捕捉鲁迅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他的个性、情趣、魅力和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收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这种把生活碎片、细节、意象性的事件加以串并的结构方法,更接近生活的本真状态,更便于凸显具体生活中的鲁迅。
写作特色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同的,更随和、更真实、更生活化的鲁迅,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个性气质以及高尚品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拓展延伸
鲁迅的名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调羹(ɡēnɡ) 舀水(yǎo) 弄堂(nònɡ) 校对(jiào)
B.竭力(jié) 绞肉(jiǎo) 揩油(xié) 铁栏杆(ɡǎn)
C. 油腻(nì) 干枯(kū) 阖眼(hé) 瞿秋白(qú)
D. 不济(jì) 干劲(jìnɡ) 捆上(kǔn) 果戈里(ɡē)
C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经过查看就抹杀别人的见解是不对的。
B. 她开始无精打彩地收拾房间,叠被子,洗碗碟,又扫又擦。
C. 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拆起来。
D. 若是你在梦中也会欢快地笑起来,那是我分咐过月亮,让她给你捎去了我的祝福。
A
课堂检测
A.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然不以为然。
B.他们掌握了权力便得意扬扬,一想到可能丢权便又惊慌失措。
C.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D.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解析】“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此处应用“不以为意”。
A
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一句中的“欢喜”是名词。
B.“许先生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一句中的“把”是介词。
C.“海婴不安地来回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地坐下”一句中的“不安地”是副词。
D.“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中的“只”是形容词。
D
课堂检测
A.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将“杨绛先生”与“晚年”互换位置)
B.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带头发挥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作用。(把“带头”调到“作用”前面)
C.在中小学中开展创客教育活动,可以全面提升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提升”与“培养”互换位置)
D.这篇课文读一遍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把“这篇课文”调到“读一遍”后面)
D
【解析】D项应删去“大约”或“左右”。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课堂检测
6、作者不厌其烦地把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一一写出来的原因是( )
A.写鲁迅先生的待客时间长,说明鲁迅先生十分辛苦。
B.写鲁迅先生家客人的多,说明鲁迅先生十分好客。
C.强调会客时间的长、客人的多,表现鲁迅先生不知疲倦、耐心细致地工作已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D.写鲁迅同客人谈话内容的丰富,表现鲁迅先生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疾苦的孺子牛精神。
课堂检测
C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梳理主要事件、品读细节描写等方法,自读了《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在萧红的带领之下,我们重温了鲁迅先生作为战士“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相关联”的生活,真切认识了别样的鲁迅先生,深切感受到了作者对先生的感激、爱戴、景仰与怀念之情。这篇文章,不愧为敬献在鲁迅墓前永不凋零的花环。
亲爱的同学们,伟人已逝,但精神永存。佳人远去,但文情长存。萧红此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性散文,形散神不散,情感真挚,文字朴实,在日常习作中,同学们可以尝试这种风格,提升自己的习作技巧。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神情姿态:笑声明朗、走路轻捷——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对待朋友:坚持付车费、与朋友笑谈——真诚、随和、关爱他人
对待青年:细读每封青年的来信——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休闲娱乐:看电影让汽车、把看书当作休息——为他人着想、惜时
工作习惯:夜以继日、认真忘我——忘我精神、奉献精神
日常琐事:校样做他用、吃鱼丸、包书—— 淡泊名利、严谨、认真
敬仰赞美
感激
怀念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