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 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 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0 13:3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课时 两位数乘整十、
整百数的口算
1.学会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2.会运用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
体验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
百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难点】
理解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算理。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口算下面各题。
24×3= 160×5= 12×4=
43×2= 33×3= 11×7=
2.说一说上面各题的口算方法。
【参考答案】 1.72 800 48 86 99 77 2.略
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复习让学生会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探究新知,为数学新得打下基础。
谈话引入。
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交流。
师:从情境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1:橙子每盒6个。
生2:有10盒。
师: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吗
预设 生:10盒有多少个
师:这道题怎么列式
预设 生:6×10。
师:这道乘法算式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直接谈话导入,引出例2。
(1)课件出示口算题。
5×3=      10×5=
8×4=      20×3=
3×4=      40×2=
指名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让学生说说算法。
如:左边这组都是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出得数的。
右边这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
师:上面这些题目同学们口算得非常棒。老师再考考你们,谁来口算出下面这道乘法:
6×10
预设 生:6×10=60。
师:他回答得正确吗 这样的题目应该怎样口算呢 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口算乘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以上的练习都是已学过的知识,这样利用旧知识作基础,来学习新知识。
一、探究一位数乘10的口算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2(1))
学生独立思考,口算6×1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预设 生1:6×9=54,54+6=60,所以6×10=60。
生2:10表示1个十,6×1=6,6个十是60。
生3:10×6=60。
教师板书:
①6×9=54  54+6=60
②6×1=6  6×10=60
③10×6=60
独立完成下面各题。
5×10=  9×10=  7×20=  40×8=
师:观察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我发现一个数乘10,积就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1个0。
二、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2(2))
(1)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
(2)指名汇报口算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预设 生1:12×20,因为20是2个十,12×2等于24,就是24个十,就是240。
生2:12×20,10个20是200,2个20是40,合起来就是240。
生3:12×20,先算12×2=24,接着在24的末尾添上20后面的1个0。所以12×20=240。
(3)想一想:第三种情况为什么要在末尾添0
师:谁和第三个同学的口算方法一样,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 生1:我是把20看成2个十,12×20就是12和2个十相乘。
生2:12×2=24,表示的是24个十,所以要添上1个0。
(4)师:同学们的方法都非常好,算得的结果都是240,你更喜欢哪一种算法
小结:用两位数乘整十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积的后面加上一个0。
三、拓展延伸
1.想一想:120×20=
师: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 学生交流看法后,指名回答。
预设 生1:因为12×20=240,
所以120×20=2400。
生2:120×2=240,
240×10=2400。
2.想一想:43×200=
师: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
预设 生1:43×2=86
86×100=8600
生2:因为43×20=860,
所以860×10=8600。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为学生提供的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适时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得以充分的理解。
练习1
1.做一做。
12×30= 31×30=
120×30= 310×30=
14×20= 30×20=
14×200= 30×200=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体订正,每道题各选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师提问:这几道题和我们前面学过的题有什么区别 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它们的结果吗
2.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25×3 36×20
42×20 24×50
240×3 15×5
30×40 28×30
(1)让连错的同学说说错误原因。
(2)订正。
3.解决问题。
(1)学校会议室有18排桌椅,每排可以坐20人。有400名家长来会议室参加家长会,这些凳子够家长坐吗
(2)一个果园里有25行橘子树,每行有30棵,一共有多少棵橘子树
【参考答案】 1.360 930 3600 9300 280 600 2800 6000 2.略 3.(1)18×20=360(人) 360<400 不够 (2)25×30=750(棵)
通过练习让学生找出每组各小题之间的关系,加强知识间的对比,体会转化和迁移的思想方法,从而加深对口算算理、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练习2
完成相关习题。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让我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学生谈谈收获略。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探究出很多种口算方法,但我们发现在口算时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这种方法最简便。
作业1
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5,6,7题。
作业2
完成相关习题。
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例2(1)6×10=
想:① 6×9=54  54+6=60
② 6×1=6  6×10=60
③ 10×6=60 (2)12×20=
想:12×2=24
24×10=240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这节课我首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给予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用数学手段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习题设置有些重复,层次不分明。这次教案我在习题设计上找了很多练习题,挑挑拣拣,想把所有有趣的、好玩的、有意义的习题都塞进PPT里,我的想法其实就是习题做得越多越好,结果在层次上就没有注意,其实很多环节可以省略,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
精心设计练习题目,做到针对性强,训练层次分明,通过训练,有效地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
 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20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名师点拨] 求20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就是求20个800的和是多少。
[解答] 800×20=16000(千米)
答:飞机20小时能飞行16000千米。
【知识拓展】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巧对乘法口诀联姻
相传,有一书香门第的秀才,爱上了邻居的女子,因女子是庄户人家,所以秀才之父从门第观念出发,认为应当门当户对,不想成全此门亲事,但又不愿失掉邻里和气,便以对对子为理由,借机退婚,秀才遵父命出上联: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那女子随即对出: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合鸣。秀才之父见两人感情甚笃,便点头应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