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明大义
功成身退辞官捐赏见高风
有这样一副对联写道:
木兰诗
教学目标
凤
1.了解“乐府”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诗的内容并背诵。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特点,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
4.感受木兰这一艺术形象,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作品简介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集》是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词的总集,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一部作品。《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乐府,原是古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后来把乐府采集的诗歌也叫作“乐府”。
听朗读
jī
zhù
tiě
kè hán
pèi
jiān
jiān
jì
jiū
shuò
tuò
zhuǎn
qiáng
zǐ
huò
zhuó
bìn
bàng
2.读准节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听朗读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重点词语
再,又
战事
记功
有余
外城
整理
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
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 “火伴”
动弹
眯着眼
靠近、临近
哪里,怎么
重点句子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忽然间)织布机的声音听不见了,只听到木兰姑娘在叹息。
(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便代替父亲去出征。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射着战士的铠甲。
将士和壮士们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牺牲了,有
的胜利归来了。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7)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对这窗户梳理我乌云般的发髻,照着镜子在额头上贴上花黄。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
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么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内容理解
本诗写了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哪几
件事?
1
代父从军
准备出征
奔赴战场
征战沙场
凯旋受封
辞官回家
内容理解
2
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用原文回答)?从中
你可以看到木兰的什么品质?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孝顺、爱国
内容理解
3
准备出征之前,木兰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用原
文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写?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乐府诗常用的一种手法。“东、西、南、北”都是虚位而非实指,形象地写出了木兰赶赴集市,匆忙而有序地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突出了前线战事的紧迫。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内容理解
4
对偶的修辞手法。
渲染了战场的肃杀气氛和军中生活的艰苦,从而烘托出木
兰的勇敢坚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到了什么修辞手
法?有何作用?
内容理解
5
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战争时间之长、战况之惨烈,更突出了木兰的英雄形象。
内容理解
6
面对天子的赏赐,木兰是怎样做的(用原句回
答)?可以看出木兰的什么品质?
木兰不用尚书郎,原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不慕名利
内容理解
7
木兰既是一位传奇英雄,又是一个普通的女性。诗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她的女性心理?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内容理解
8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一句中“惊忙”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神态描写
写出了“火伴”的惊讶、惊叹,侧面表现了木兰的机敏、谨慎。
内容理解
9
对“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一结尾,你如何理解?
安静时的雄兔和雌兔都有自己各自显著的特征,但运动中
的雄兔和雌兔时难以分辨的。木兰以此为比喻,表现了她
的聪明机敏。
内容理解
10
诗中所写木兰的几件事中,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详写:
略写:
出征之前的准备
奔赴战场的途中
辞官回到家乡的情景:
亲人迎接的场面
木兰换回女妆
战斗过程
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
木兰心态的真实写照:勇敢、坚定
团圆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渲染了木兰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
战争时间长,故略写
人物分析
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诗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勤劳孝顺
有孝心,深明大义
勇敢坚强
不慕名利
机智、谨慎
主旨
这首诗通过讲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板书设计
木兰诗
代父从军
出征准备
奔赴战场
十年征战
凯旋受赏
辞官回家
深明大义、
果敢坚强、
英勇善战、
不慕名利、
谨慎机敏的奇女子。
01
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古义:跑;今义:行走
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今异义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今义:指确数
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一词多义
02
集市
买
文告
同“贴”
愿意
希望
成语
03
扑朔迷离
原指雄兔和雌兔难以分辨,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用于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凤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