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4 小数的性质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4 小数的性质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0 14: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5-76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的基本性质,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经历探索小数的性质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八戒口渴了,他想买一个冰激凌,但是八戒发现同样的一个冰激凌在小兔的店里卖2.5元,在熊猫兄弟的店里却卖2.50元,八戒不知道在哪里买更便宜,急忙去问悟空,悟空想了想,告诉他:“2.5元和2.50元是一样的,买哪个都可以!”
同学们,悟空的话对吗?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导入新课能更好地发挥导入环节的激趣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调整例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师:我们已经知道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这是米尺放大图的一部分(课件显示米尺的放大图),仔细观察,这一段代表多少?(学生回答: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学生说,教师板书:
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
师:如果都用米作单位,又该怎样表示呢?(同桌之间讨论后汇报)
汇报,教师板书:
A、1分米是1个米,即0.1米
B、10厘米是10个米,即0.10米
C、100毫米是100个米,即0.100米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分析,那么0.1米、0.10米、0.100米有什么关系呢?(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教师板书0.1米=0.10米=0.100米)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激发思考,进行讨论,从而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2、教学例2
取出一张画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的纸,一个正方形的分数单位是,另一个正方形的分数单位是。
A、要求学生在图中分别画出面积相同的阴影部分,并用小数表示出来。
(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B、引导观察:由于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所以得到的两个小数相等。(板书:0.3=0.30)
(设计意图:通过画图、写数、观察等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引导概括小数的性质
(1)师:观察例1和例2的等式,思考以下问题:
A、例1中的三个小数从左往右观察,再从右往左观察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
B、例2中的两个小数从左往右观察,再从右往左观察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
C、从这两个式子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吗?
(2)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汇报结果。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课件出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总结
教师指名读,全班读,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例1和例2的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性质。通过指导,对小数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练一练
  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0.05 700 3.0 908 10.01 150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的末尾添上“0”,原数就发生了变化。
(设计意图:抓住“小数的性质”中的重点词“小数”和“末尾”进行恰当的练习,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习题设计如下:
1、小数的化简。(课件出示)
0.70 = 105.0900=
指导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2、小小魔术师。(课件出示)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2 = 4.08 = 3 =
引导学生注意: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 0。
3、火眼金睛。(课件出示)
(1)、4.6=4.60 (  ) 12.5=12.05 (  )
(2)、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3)、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分析、总结:
让学生回答“小数的性质”中哪些词比较重要,把它画出来。
学生回答“小数”、“末尾”,并说明理由。
4、挑战自我。(课件出示)
怎样才能使200=20=2这个式子成立!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小数的性质”的再次巩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
(四)课堂小结
回忆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现在你们能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八戒困惑的问题了吗?
(设计意图:首尾照应,教学完整。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而且能帮我们很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