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感受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的计算,同时注意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首先进行我们的口算练习,有请我们的主持人。
生:今天的口算训练由我来主持,请大家注意听。
124+213= 213+527= 提问: 在整数加法的计算你要注意些什么?
546-246= 246-137= 提问:整数减法的计算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主持人: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今天的口算练习就到这,下面有请老师继续和我们学习。
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师:刚才的口算训练完成的非常好。上个星期天,小丽和好朋友一起去了书店,她们在那里遇到了有趣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她一起解决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师:认真观察教材的情境图和大屏幕显示的内容,你获得的数学信息是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汇报后选取有代表意义的两个问题(1)两本书一共多少钱?
(2)数学家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4.该怎样列式呢?
生汇报师适时板书:6.45+4.29 6.45-4.29=
5.那么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两个算式来学习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6.同学们,你知道的计算结果了吗?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请各组成员独立完成,然后讨论一下吧!
7.生讨论后汇报并板书,详细说明计算过程。(要求汇报时用上交流语言)
8.师: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呢?(同桌之间讨论)
生汇报,重点说明只有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
9.理解了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之后,说发现:
我的发现:小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是:(小组讨论)
(1)小数点要( ),也就是( )对齐。
(2)从( )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 )就向前一位进一。
(3)得数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数的小数点( )。
还要注意,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末尾的0( )。
10.学会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用你学会的算理,借助整数减法的方法自学小数减法吗?对照自己的计算,请同桌成员讨论一下。
11.生讨论后汇报并板书,详细说明计算过程(要求汇报时用上交流语言)
12.说发现
我的发现: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同桌讨论)
(1)小数点要( ),也就是( )对齐。
(2)从( )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 )就把前一位退一当十。
(3)得数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数的小数点( )。
还要注意,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末尾的0( )。
能试着总结小数加减法的方法吗?(小组讨论)
生试着总结: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
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末尾有0要去掉
14.师: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想一想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基本相同,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都是从最低位算起,不同的是小数加减法要求小数点对齐,整数加减法是末位对齐;小数加减法要求末尾有0要去掉,整数加减法末尾有0不可以去掉。
老师用顺口溜的形式,给同学们总结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生朗读)
小数加减点对齐,
从右向左计算起,
满十进一要牢记,
退一当十别大意!
三、巩固练习,强化理解
要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课件中显示)(10分钟完成)
小班长主持
第一关:判断
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结果末尾有零的,不去零也一样简便。( )
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只要把小数的末尾对齐就可以。( )
第二关:口算
3.6+1.4= 7.6-3.1= 0.26+0.35= 4.9+0.5=
第三关:竖式计算
24.5+17.4= 62.87+96.53= 45.3-36.7= 97.53-40.07=
第四关:解决问题
一个书包的价格是65.8元,一个文具盒的价格是12.6元,这两样东西一共多少钱?
第五关:知识运用
四、回顾知识、评价总结
借助板书,说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1.第74页练习十七第2题。
2.课后写好总结,及时反馈给老师或小组长。
六、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1.小数点对齐。 6.45+4.29=10.74 6.45-4.29=2.16
2. 从末位算起。 6 .4 5 6 .4 5
3.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 4 .2 9 - 4 .2 9
4.末尾有0要去掉。 1 0 .7 4 2 .1 6
结束语:同学们,只要我们养成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期待大家的进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