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故乡明》教案+课件(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月是故乡明》教案+课件(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0 15:04: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月是故乡明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1.会认“徘、徊、渺”等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3.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重点 会认“徘、徊、渺”等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燕”。
难点 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吟诵古诗,导入课题1.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月亮。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古人最爱用诗词吟诵月亮,你们想到了哪一首诗?2.学生吟诗。3.导入课题:吟诵月亮的古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月是故乡明》。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月是故乡明)4.简介作者,了解背景。《月是故乡明》这篇散文是季羡林爷爷写的,季羡林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吧。(课件出示季羡林的资料)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语言学家、文学家。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世界著名语言学大师。《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在北大朗润园,通过对故乡月色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的描写,抒发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5.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羡林爷爷的内心世界。 学生吟诗。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诗歌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了解题目的出处,为感悟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认读生字。①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语。徘徊 烟波浩渺 篝火 萌动 澄澈 风光旖旎瑞士 莱芒湖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耄耋 燕园 圣地 点缀②指名多个学生读,指名学生领读,齐读。(2)学习多音字“燕”①yàn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②yān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举例:春日的晴空,几只燕( yàn )子斜掠而过,为燕( yān )园增添了几分生机。(3)理解词语:澄澈:清澈透明。 旖旎——柔和美好。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无垠:没有边际。耄耋:指老年;高龄(耋:七八十岁的年纪)。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恍然大悟——突然间一切都明白了。烟波浩渺——形容水面辽阔。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碧波万顷——文中形容大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离乡背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就显得更有情趣。美妙绝伦——形容非常美好,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的。三、自主阅读,感知往事和经历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课件出示: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内心感受?2.学生自主阅读。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在文中做批注。3.全班交流,感知往事和经历。(1)引导交流: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指名交流)(2)引导概括: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板书:数星星、点篝火、摇知了、看月亮、梦月亮)四、再读课文,感悟作者内心1.引导交流: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2.品读描写外国月亮的部分。课件出示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指名朗读,交流:你有什么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2)作者离乡背井,漂泊天涯期间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作者列举了哪里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作者喜欢哪些月亮吗?(喜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3)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这是对比。文章中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4)从“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你又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5)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因为“我的小月亮”勾起“我”对童年的趣事的回忆;使“我”想起故乡。)(6)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品读描写北京燕园月亮的部分。教师引导:北京燕园的月亮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引导交流: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作者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1)“朗润园”和“燕园”是什么地方?(a.朗润园今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校内。b.燕园位于北京的海淀,名字来源于燕京大学。)(2)作者描述“朗润园”和“燕园”这些赏月胜地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对比,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3)从“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一句你感受到什么?(随着年月的增加,作者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4)从“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一句你又感受到什么?(这也是对比,又是衬托,在作者看来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5)“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6)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4.学生默读课文5—6自然段,教师小结:这部分课文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之情。正如作者所说,“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5.品读描写故乡月亮的部分。(1)默读课文: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季羡林爷爷心中故乡的小月亮又是怎样的呢?在文中找出描写故乡的月亮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2)指名学生朗读。(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3)在这部分课文中作者又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请作简要概括。(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梦中见两个月亮叠加在一起。)(4)作者说“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由现实到梦境,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什么?(表达自己儿时对家乡的热爱;表达此时对家乡的眷念。)(5)这些童年趣事都与什么有关,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呢?(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这些童年趣事都跟月亮有关,更能表达出对作者故乡的思念。)6.教师小结:外国的月亮再美,北京的月亮再好,我永远忘不掉故乡的小月亮。季羡林爷爷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骨铭心的平民情结。季羡林爷爷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乡,依然对自己的故乡念念不忘。7.情感升华课件出示: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1)作者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因为故乡的月亮总是能勾起“我”对童年趣事的回忆,使“我”总是能够想起故乡,也更让“我”眷恋祖国。)(2)课文的结尾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自然段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3)指导朗读,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自读课文2.自学课文生字词3.交流、认读理解生字和词语。1.自主阅读,感知往事和经历 1.交流描写外国月亮部分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交流描写北京燕园的月亮部分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3.交流描写故乡的月亮部分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鼓励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积累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老师相机指导。初读课文,感知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引导学生了解文章,通过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它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的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深情,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对比,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课堂小结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板书 3.月是故乡明 回忆故乡与童年 离开故乡 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热爱
数星星
点篝火,摇知了看月亮 梦月亮
比不上故乡
的小月亮
外国的月亮
北京的月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3.月是故乡明
部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月亮。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古人最爱用诗词吟诵月亮,你们想到了哪一首诗?
新知导入
3 .月是故乡明
新知导入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语言学家、文学家。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世界著名语言学大师。
新知导入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在北大朗润园,通过对故乡月色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的描写,抒发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学习目标
1.会认“徘、徊、渺”等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新知讲解
自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新知讲解
我会读
浩渺
篝火
旖旎
澄 澈
瑞士
莱芒湖
无垠
巍峨
徘 徊
萌动
燕园
点缀
miǎo
gōu
méng
chéng

ruì
lái
yín
é
yān
zhuì
qǐng
pái
万顷
huái

chè
新知讲解

yān (燕山)
yàn (燕子)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
.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多音字
读一读:
春日的晴空,几只燕( yàn )子斜掠而过,为燕( yān )园增添了几分生机。
新知讲解
①yàn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
②yān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
理解词语
旖旎:柔和美丽。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
无垠:没有边际。
耄耋:指老年;高龄(耋:七八十岁的年纪)。
新知讲解
理解词语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浩渺:水面辽阔,无边无际的样子。
澄澈:清澈透明。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内心感受?
阅读提示
新知讲解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
数星星、点篝火、摇知了、看月亮、梦月亮
新知讲解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新知讲解
1.作者离乡背井,漂泊天涯期间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作者列举了哪里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2.作者喜欢哪些月亮吗?
喜欢
3.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新知讲解
4.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
这是对比。文章中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新知讲解
5.从“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你又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新知讲解
6.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因为“我的小月亮”勾起“我”对童年的趣事的回忆;使“我”想起故乡。
新知讲解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新知讲解
1.“朗润园”和“燕园”是什么地方?
a.朗润园今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校内。b.燕园位于北京的海淀,名字来源于燕京大学。
2.作者描述“朗润园”和“燕园”这些赏月胜地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对比,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新知讲解
3.从“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一句你感受到什么?
随着年月的增加,作者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
4.从“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一句你又感受到什么?
这也是对比,又是衬托,在作者看来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
新知讲解
5.“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新知讲解
这部分课文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之情。正如作者所说,“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新知讲解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新知讲解
1.在这部分课文中作者又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请作简要概括。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梦中见两个月亮叠加在一起。
新知讲解
2.作者说“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由现实到梦境,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什么?
表达自己儿时对家乡的热爱;表达此时对家乡的眷念。
新知讲解
3.这些童年趣事都与什么有关,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呢?
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这些童年趣事都跟月亮有关,更能表达出对作者故乡的思念。
新知讲解
外国的月亮再美,北京的月亮再好,我永远忘不掉故乡的小月亮。季羡林爷爷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骨铭心的平民情结。季羡林爷爷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乡,依然对自己的故乡念念不忘。
新知讲解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作者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因为故乡的月亮总是能勾起“我”对童年趣事的回忆,使“我”总是能够想起故乡,也更让“我”眷恋祖国。
新知讲解
课文的结尾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最后一自然段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一、比一比,再组词。
渺( ) 萌( ) 澄( ) 
沙( ) 明( ) 登( ) 
垠( ) 峨( )
很( ) 鹅( )
渺茫
萌动
澄澈
沙地
明天
登高
无垠
很大
巍峨
白鹅
课堂练习
二、阅读划线句子,联系前后句意,写出四字词语。
(1)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映月”等等,数也数不完。( )
(2)到了济南,见到山,一下子明白了,山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
(3)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天涯。( )
恍然大悟
不可胜数
背井离乡
课堂练习
拓展提高
作者以“月”为线索,追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童
年趣事。作者在写故乡的月亮的同时,还写了__________的月亮
和_________的奇景。写这些月亮和奇景的用意是(  )
A. 与故乡的小月亮进行对比,说明“我”最爱故乡的小月亮,永远也忘不了它。
B. 想表明“我”漂泊天涯时看到的月亮和朗润园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一样美,一样令人怀念。
C. 将所有自己怀念的月亮和美景都记录下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数星星  摇知了
看月亮
世界各地
A
朗润园
课堂总结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板书设计
3.月是故乡明
回忆故乡与童年
离开故乡
数星星
点篝火,摇知了
看月亮 梦月亮
外国的月亮
北京的月亮
比不上故乡
的小月亮
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热爱
作业布置
1.抄写文中体现作者童真的句段。
2.搜集和积累与月亮有关的诗词和文章进行阅读,和同学进行分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