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下第一单元第7课《评估改进塔台模型》教学设计
课题 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
学习目标 1.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2.能依据评估标准,针对每一组模型开展小组自我评估与组际间评估。3.能根据评估结果,梳理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4.根据已梳理的问题,依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再次改进设计。5.进一步增强对工程建设的兴趣与认识。6.能够学会倾听,乐于交流,不断改进设计。7.加深对工程的认识与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8.理解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重点 针对本组与其他组的塔台模型进行系统评估,根据本组的评估结果发现问题并改进完善本组的设计方案,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工程的要求。
难点 对设计方案的评估、相应的改进完善需要不断反复进行,直到达到工程的要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测试完模型之后,我们都有了新的思考和想法,发现了建造的塔台模型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怎么改进才能把它建得更好 学生小组讨论改进方法。 聚焦课题。
讲授新课 评估与改进:活动目的:各组针对本组和其他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进行交流评估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修改方案,进行改进设计。活动材料:各组上节课的塔台测试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塔台模型等。活动步骤:1.小组交流评估。(1)各组依次展示本组塔台模型,汇报模型的优点、缺点、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等。①我们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的主要优点是比较稳固。②我们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的主要不足是使用吸管数量比其他组多,胶带用量也过多,导致成本比其他组高。③其他小组的同学对我们制作的模型的建议是适当减少吸管数量,降低成本。④根据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做如下改进:减少其中两个侧面的三角形结构。(2)其他组成员对汇报组的模型进行评估,给出建议和支持。2.明确问题。各组将交流评估的结果进行梳理与汇总,准确地发现本组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商讨解决方法并记录下来。3.改进设计。同学们可以对照原始设计图,结合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有针对性地探讨修改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改进后的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工程的要求,但不一定是最终的方案,设计要反复评估,方案要不断改进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建造要求。同学们可以对照原始设计图,结合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有针对性地探讨修改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改进后的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工程的要求,但不一定是最终的方案,设计要反复评估,方案要不断改进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建造要求。我们组的设计方案做了如下调整:(1)上面的正方形边长由40厘米改为20厘米,减少上面的重量。(2)底面四角及中心位置增加了金属钩码,增加底面重量,让塔台更稳定。(3)侧面均调整为梯形,让塔台的倾斜角度相同,便于支撑塔面。(4)在塔台侧面中间进行分割,分别制作两组支撑结构,让塔台更加抗风、抗震。 我们小组的设计方案修改如下:(1)上面的正三角形边长由40厘米减为25厘米,减少上方的作用力,并增加一根吸管,增加稳定性。(2)底面正三角形的凹槽(鞋底纹)设计,改成分割为多个三角形结构,并增加钩码,增加底部的稳定性。(3)侧面将横、竖吸管去除,改为三角形支撑,既节省材料,又不影响侧面的稳定性。(4)去除护栏,节省材料。(5)底部去除滚球,改为增加钩码防震。研讨:通过建造塔台模型的活动,我们对做好一项工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设计作品的关键是达到坚固、美观、价廉的平衡。2.制作的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3.测试环节决定着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否存在问题以及明确改进方向。4.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明确任务—设计—建造(模型)一测试一评估一改进。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工程要求。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协作完成。假如学校再组织开展项工程活动,我们会怎样做 面对新的任务,我们首先要想到工程实施的步骤和重点,首先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然后是制作、测试、评估改进模型,最后是实施建设。其中设计环节是关键,并且需要根据评估和改进再次设计模型,再次制作、测试、评估并改进,循环往复,不断完善,使它更符合工程的建造要求。拓展:将塔台模型按照改进后的设计重新加工,使它更符合建造要求。(1)重新制作模型:按照改进后的设计方案重新加工、制作模型。制作模型时,仍然按照底面搭建一侧面搭建一顶部搭建的顺序。(2)再次测试:制作完模型后,要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再次对模型进行测试。(3)再次评估、改进:测试完后,大家再次对模型进行交流评估,明确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设计修改方案,改进设计。(4)再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模型,如此的循环往复,使模型更符合建造要求。 学生依次进行交流分享。学生交流讨论,完成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学生改进本组塔台模型的设计方案,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中改进的塔台模型设计图。小组展示改进后的塔台模型设计方案,全班交流。学生展示交流改进后的设计方案。学生思考并交流。学生回顾塔台模型的设计过程,总结本单元学习收获,并填写学生活动手册。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工程计划。 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对其他组的评估,准确地发现本组优势与不足,明确相应的问题并进行完善。明确所存在的问题,结合交流评估结果,再针对问题去修改,要求依然是工程标准。加深对工程全面系统的认识。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小组交流评估,相互借鉴、相互帮助、资源共享等来思考各组的设计方案。也可以上升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层面,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科学下册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一课一练)
基础练习
1.选择题。
(1)下面四类物体,最容易倒的是( )。
B. C. D.
(2)下面的塔中,抗风能力最强的是( )。
A.实体塔 B.框架结构塔 C.长方体塔 D.正方体塔
(3)小明和小组同学在交流评估塔台模型时,发现制作的塔台模型抗震能力很差,他们应该( )。
A.增加胶布的数量,使连接处更牢固
B.减少不必要的吸管结构,让外形更加美观
C.底部增加重量,使塔台模型稳定
D.增加顶端的牢固程度
(4)小科制作了一个塔台模型(如图),检测时发现材料的成本太高,为了不影响承重能力,可以减少( )的吸管数量。
A.底部和侧面
B.顶部和侧面
C.顶部
D.随便哪个面
(5)脚手架(如图)很稳固,主要是因为它应用了( )。
A.三角形框架结构
B.长方形结构
C.梯形结构
D.菱形结构
(6)在讨论怎样使塔台不容易倒时,以下几种想法正确的是( )。
A.质量越大越不容易倒
B.将塔台的下面做重些不容易倒
C.将塔台的上面做重些不容易倒
D.和质量大小没有关系
2.填空题。
(1)一般来说,塔的底部比顶部要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每组针对本组和其他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进行交流_____________。
(3)将建造的塔台模型按照改进后的设计_____________,使它更符合建造要求。
实验探究
3.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塔台模型(如下图所示),通过各种工具的检测之后,他们开始对这个模型进行评估并改进,请你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在用矿泉水瓶测试顶端_____________能力的时候,发现侧面不够牢固,一下子就垮了,改进措施是在侧面增加_____________结构,增强稳定性。
(2)他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塔台的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发现塔台很容易倒塌。改进措施是重新调整结构,让塔台的底部更_____________、更_____________,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中更稳固。
(3)如果塔台使用的成本过高,那么需要减少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数量。
培优训练
4.为了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亮亮做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观察、比较两个空塑料瓶(一个瓶口向上放置,一个瓶口向下放置)。
②观察、比较两个装半瓶水的塑料瓶(一个瓶口向上放置,一个瓶口向下放置)。
③给两个塑料瓶装满沙子,继续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比较。
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中,( )最不容易倒。
A.瓶口向上的空塑料瓶
B.瓶口向下、装满沙子的塑料瓶
C.瓶口向上、装半瓶沙子的塑料瓶
D.瓶口向下、装半瓶沙子的塑料瓶
(2)根据物体不容易倒的原理,在建造“塔台”时,我们应将大塑料瓶放在_____________面,小塑料瓶放在_____________面。将沙子放在_____________面的塑料瓶中。
(3)通过实验发现,稳定性好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1)B (2)B (3)C (4)C (5)A (6)B
2.(1)大 (2)评估 (3)重新加工
3.(1)承重 三角形 (2)电扇 地震模拟仪 大 重 (3)吸管胶带
4.(1)C (2)下 上 下 (3)示例: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7 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教科版 六年级下
新知讲解
测试高度 测试顶端承重
测试抗风能力 测试抗震能力
新知讲解
测试完模型之后,我们都有了新的思考和想法,发现了建造的塔台模型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怎么改进才能把它建得更好
新知讲解
1
活动目的:各组针对本组和其他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进行交流评估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修改方案,进行改进设计。
活动材料:各组上节课的塔台测试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塔台模型等。
活动步骤:
1.小组交流评估。
新知讲解
1
(1)各组依次展示本组塔台模型,汇报模型的优点、缺点、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等。
①我们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的主要优点是比较稳固。
新知讲解
1
②我们小组制作的塔台模型的主要不足是使用吸管数量比其他组多,胶带用量也过多,导致成本比其他组高。
③其他小组的同学对我们制作的模型的建议是适当减少吸管数量,降低成本。
新知讲解
1
④根据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做如下改进:减少其中两个侧面的三角形结构。
(2)其他组成员对汇报组的模型进行评估,给出建议和支持。
新知讲解
2
2.明确问题。
各组将交流评估的结果进行梳理与汇总,准确地发现本组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商讨解决方法并记录下来。
新知讲解
3
3.改进设计。
同学们可以对照原始设计图,结合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有针对性地探讨修改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改进后的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工程的要求,但不一定是最终的方案,设计要反复评估,方案要不断改进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建造要求。
新知讲解
3
同学们可以对照原始设计图,结合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有针对性地探讨修改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改进后的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工程的要求,但不一定是最终的方案,设计要反复评估,方案要不断改进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建造要求。
新知讲解
3
我们组的设计方案做了如下调整:
(1)上面的正方形边长由40厘米改为20厘米,减少上面的重量。
(2)底面四角及中心位置增加了金属钩码,增加底面重量,让塔台更稳定。
(3)侧面均调整为梯形,让塔台的倾斜角度相同,便于支撑塔面。
(4)在塔台侧面中间进行分割,分别制作两组支撑结构,让塔台更加抗风、抗震。
新知讲解
3
新知讲解
3
我们小组的设计方案修改如下:
(1)上面的正三角形边长由40厘米减为25厘米,减少上方的作用力,并增加一根吸管,增加稳定性。
(2)底面正三角形的凹槽(鞋底纹)设计,改成分割为多个三角形结构,并增加钩码,增加底部的稳定性。
(3)侧面将横、竖吸管去除,改为三角形支撑,既节省材料,又不影响侧面的稳定性。
(4)去除护栏,节省材料。
(5)底部去除滚球,改为增加钩码防震。
新知讲解
1
通过建造塔台模型的活动,我们对做好一项工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设计作品的关键是达到坚固、美观、价廉的平衡。
2.制作的模型要与设计方案相一致。
3.测试环节决定着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否存在问题以及明确改进方向。
4.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明确任务—设计—建造(模型)一测试一评估一改进。
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到最终的工程要求。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协作完成。
新知讲解
2
假如学校再组织开展项工程活动,我们会怎样做
面对新的任务,我们首先要想到工程实施的步骤和重点,首先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然后是制作、测试、评估改进模型,最后是实施建设。其中设计环节是关键,并且需要根据评估和改进再次设计模型,再次制作、测试、评估并改进,循环往复,不断完善,使它更符合工程的建造要求。
新知讲解
将塔台模型按照改进后的设计重新加工,使它更符合建造要求。
(1)重新制作模型:按照改进后的设计方案重新加工、制作模型。制作模型时,仍然按照底面搭建一侧面搭建一顶部搭建的顺序。
(2)再次测试:制作完模型后,要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再次对模型进行测试。
(3)再次评估、改进:测试完后,大家再次对模型进行交流评估,明确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设计修改方案,改进设计。
(4)再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模型,如此的循环往复,使模型更符合建造要求。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小组间通过交流评估能够发现本组设计方案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与完善。( )
2.改进后的设计方案会更加符合塔台的工程要求,这代表着塔台建造工程的结束,更代表着设计环节的完结。( )
3.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协作完成。( )
4.一次设计往往难以满足所有的限制条件并达到设计要求。( )
5.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需要经历不断改进的往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 )
6.如果塔台模型的高度过高会导致其不美观。( )
√
√
×
√
√
×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在对塔台模型进行交流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 )。
A.正视其他小组对本小组的建议,并做出必要的修改
B.无视其他小组对本小组的建议,不对自己的塔台做任何修改
C.全部听取其他小组的建议,并对塔台进行全面修改
2.为了提高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我们应该( )。
A.增加底面的重量和面积 B.减少整体的高度和底面的重量
C.增加整体的高度、减少底面的重量
3.为了提高塔台模型中吸管的稳定性,我们应该( )。
A.整体多使用四边形框架 B.整体多使用三角形框架
C.选用更细的吸管
A
A
B
课堂总结
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本课通过小组交流评估,相互借鉴、相互帮助、资源共享等来思考各组的设计方案。也可以上升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层面,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