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三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三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0 16:2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开学检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
注意: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此中有真意,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5)晏殊在《浣溪沙》中触景生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的事情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6)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7)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为全篇的奇情壮美奠定基调的句子: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13分)
令人惊叹的是它筑巢时所使用的材料。它的那张床diàn可谓形状怪异,由一堆乱七八遭的羽毛、绒毛、破棉絮、麦曲秆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平展的支撑物来支撑。这种困难对它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它会想出一个大胆的另案来:它打算在树shāo上,仅用三四根小枝丫作为依托,建窝搭巢。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
(1)上述文字节选自_____写的《昆虫记》,这部书被誉为“_____”。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麦秸秆( ) 支撑( ) 床diàn( ) 树shāo( )
(3)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
(4)请把下面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
(5)结合原著回答:文段中的“它”指谁? “这种困难对它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七(1)班开展以“挚爱亲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2分)
(1)王敏委托邻居李浩同学向班主任张老师写了张请假条,请按要求修改。
①假条中的错别字是“ ”,应改为“ ”。
②请假条中画线句子有句式杂糅的语病,修改意见是: 。
③请假条中有一处表述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在“挚爱亲情”主题演讲比赛中,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古人故事,其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
A.孟母三迁 B.煮豆燃其 C.孔融让梨 D.子路负米
②王敏的母亲生病住院,她最近心烦意乱,没有心思学习,成绩下降了。作为好朋友,请你写几句话安慰她。
(3)写出下面诗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随君有直到夜郎西 君: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
二、阅读(55分)
【一】(22分)山西光村村居文化放异彩
梁冬
①光村位于吕梁山脉姑射峰东南麓,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新绛县的一个村落。其美丽的村名,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五彩缤纷,耀眼夺目,获名光村。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2011年被授予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②有着3000年辉煌历史的光村,经过历代村贤志士的不断创建与修葺,至20世纪40年代
③光村深厚古老的文化积淀,还体现于巍然深厚的城垣堞门及城外的环城林。它们作为光村文化的载体,不仅具有为护村安民提供优良环境的物质作用,是造就一代代光村优秀人才的文化基石。
④光村城垣呈正方形,东西、南北之长皆为一百二十丈。村围四周城垣完整,高约四丈,车马可以环行。东、西城墙端南正北一线贯通,不留旁门,子午为轴,南北呼应。东、西二门又各分南、北城墙为三等份近似黄金分割。竖立于村四周的城垣门标新立异,城门各有寓意。
⑤西北,乾元门。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追溯本村的起源;其二是强调这西北方向的重要。东南,照是耀射。“继照”二字力沉千钧,任重百世。其含义十分明显:寄厚望于后昆,广汉门。广者宽大也,汉可解为汉朝或银汉。光村始建于北齐可排除汉朝说(天河),又可引申为地上的江河。西南,大武门。提醒本村后辈,弃燕雀之小志,学有用之大技,干利国之大业,建为民之丰功。
⑥“地上文物看山西”,在三晋大地,要找出“王家大院”那样的豪宅大院户并非难事,并不多见。
⑦因此,2008年,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来光村感慨道:“没想到这里的文化遗产这么地道,这些是时间的产物,别看这些门楼已破败,但历史的价值都写在它的上面。”
⑧光村的民居院落以四合院居多,其中最为称奇的是赵家十八座院。该院始建于乾隆初年,建筑风格有四奇:奇一,一线建起,凡墙接处皆互相咬合绝无垂向接缝,不论面阔几间,皆用通檩;奇三,整个十八座院落院院有门;奇四,全院都是砖木结构,都是四面插廊,檐下花板雕柱,或人虫鸟兽,或山水花木,呼之欲出。
⑨光村的院落各有别名,也从一个层面上体现了本村的民居文化,如横院里、南楼里、北楼里等。
⑩光村的村郊结构、城垣堞门、豪宅大院共同构成了光村特色的村居文化。而整个建筑的布局设计,更加全面地营造了“光村古民居文化”氛围,这种浓郁的文化环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光村极为珍贵的文化财富。
(选自《人民日报 海外版》2019年11月14日)
(1)文章开头从有关村名的神奇传说谈起,有何用意?
(2)第④段加点字“近似”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⑦段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阅读全文,你认为山西光村村居文化,对今天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至少写出三点)?
【二】(17分)冬曦如村酿
宫凤华
①“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冬日闲暇,沐一缕冬阳,沏一杯绿茶,读白居易的《负冬日》,内心一片波光旖旎。
②藤椅老旧,负暄而坐,掬一缕冬阳,指间缠绕浓酽的乡愁。天地简净,有如老庄哲学;冬树素描般简洁,鱼脊般爽利,贴于灰暗天幕,如乡野老翁手背上虬曲的青筋。
③黄昏,我徜徉村道,俯身采撷莹白芦花、枯黄野草。芦花和草尖沾着阳光,光怪陆离,仿佛镶了一层云锦。土上有初雪痕迹,如甜蜜的吻。背后的村庄,涂满铜质的冬阳,如同古代的清俊寒士,丰神俊朗,高远而辽阔。
④乡下古旧的小院里,阳光渲染下,院角的碎陶片光彩熠熠。屋檐下挂着玉米和雪里蕻,还有母亲新腌的腊肉。竹匾里晾晒着面粉,雪般晶莹温润。寒雀在瘦枝间卿卿我我,犹如几滴淡墨在白宣上洇开来。我不禁轻吟起秦观的《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静静品咂清寒孤高的意韵。
⑤张晓风说:“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而当中午,满操场散坐着晒太阳的人,那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总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
⑥老村身后是圮废的小学,有宽阔的操场。院里的雪松,守望一方风月。围墙斑驳,挂满岁月的风尘。村童倚着南墙挤暖和,吆喝声惊飞檐下的麻雀,扑棱棱乱飞,搅碎一地阳光。村妇就着冬阳做女红,木桌上摆着花布、针头线脑。村妇刘海整齐,长发束起,如古代仕女一样安静。冬阳包裹中的村庄,民歌轻飏,民风清淳,温婉祥和。
⑦大雪初霁,阳光洗濯着负暄的老人和老茧般的时光。村庄像慵懒的少妇,长发披散,轻启朱唇,打着哈欠,推开柴门。冬阳暄软,如新摘的棉花,从天空一直铺到地上。
⑧皤然老翁,倚墙负暄,诉说陈年往事。微尘四起,墙根花猫眯缝着眼,享受阳光缓慢流淌。 阳光轻抚,有一种丝丝入扣的关怀,鹤发童颜,再现李欣的《野老曝背》:“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鴻篱下眠。”
⑨冬阳甘醇,如出嫁的新娘,娇羞难掩,一抹酡红,吉祥喜庆。冬阳流露出成熟和祥和,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不理喧闹的微笑,更像一匹轻滑的江南丝绸。“冬曦如村酿,奇温止须臾。”冬阳是牵肠挂肚的佳酿,漫溢着微醺的诗意。冬阳也是《诗经》中的悠悠清韵,是宋词中的温婉小曲,是元曲里的叮咚山泉。
⑩冬日内敛节制,如人过中年,隐去喧嚣和浮躁。冬阳照在土墙上,有一种即将褪去的娇羞,清冷中的温暖,泅出一丝淡淡的惆怅和寂寞。常常瞥见街巷一隅叫卖爆米花的老者,虽生意惨淡,却神情笃定,如一幅宋画。一缕浓稠的冬阳敷在他身上,古陶般厚重。他伫立凝眸,偶尔生出一缕苍凉和乡愁,偶尔又生出一份现世安稳、冬阳晴好的喟叹。
我知道,春天就躲在冬阳的背后。
(有改动)
5.下列对原文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写“藤椅老旧”但缠绕浓酽的乡愁,“冬树”似乡野老翁手背上的青筋,作者用“藤野”“冬树”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B.第③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阳”比作“寒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日村庄空旷澄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冬日村庄的喜爱。
C.第④段引用《满庭芳》中的“斜阳”“寒鸦”“流水”等意象,简洁凝练,写出了乡下冬阳里寒雀的悠闲自在,展现了乡下环境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乡下小院的喜爱。
D.第⑨段引用“冬曦如村酿,奇温止须臾”一句点题明旨,并指出了“冬曦”之作用。把“冬阳”比作“佳酿” “小曲”“山泉”,足见作者对冬阳的喜爱和赞美。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7.文章以“冬曦如村酿”为题,有何好处?
8.简要说明文章思路及其效果。
【三】(16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上(汉文帝)下诏赐民十二租税之半。明,遂除民田之租税。即位二十三,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①!”慎夫人②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其后七十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③廪庾④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上》
【注释】①何以台为:还要露台干什么呢!②慎夫人:汉文帝的宠妃,在宫中与皇后平起平坐。③都鄙:京城和边邑,借指全国。④廪庾:粮仓。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池非不深也 (2)寡助之至
(3)服御无所增益 (4)国家亡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而府库余财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以示敦朴
C.天下顺之 中人十家之产也
D.故君子有不战 故渔者歌曰
11.翻译下列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尝 欲 作 露 台 召 匠 计 之 直 百 金
13.用自己的话说说汉文帝治国的做法是什么?这做法体现了【甲】文中孟子所提倡的什么主张?
(1)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 ,滋润了我的心田”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一事、一物、一景,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一份情感……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行文。(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行文中出现城区(县)名用“新兴城区(县)”,校名用“快乐中学”,人名用“小李,小王……”
(
……
……
○……
……
内……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
……
内……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
……
○……
……
外……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试卷第11页,共33页
参考答案
(1)提携玉龙为君死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烽火连三月
(4)欲辨已忘言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6)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7)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2.(1)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
(2) jiē chēng 垫 梢
(3) 乱七八遭 乱七八糟
(4)要想让它不掉下来,不能不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
(5)麻雀渗透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3.(1)①带代②去掉“的原因”(意思对即可)③落款处署名应该为“李浩”(意思对即可)
(2)①(B)(比喻兄弟之间互相残杀)
②王敏同学:你应该振作起来,不能因为阿姨生病了而整天愁眉苦脸影响到学习了,这样让阿姨知道了,她会更伤心的。请你相信医生,阿姨的病情会得到好转的。(婉言相劝,意思对即可)
(3)①指对方,即王昌龄②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意思对即可)
4.(1)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不能删去。近似:相像而不相同,说明东、西二门又各分南、北城墙分割的比例与黄金分割相像而不相同,三等分分割的面积差不多。如果删去就变成了和黄金分割比例相同,这就与事实不相符。“近似”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画线句子使用了作引用的说明方法,充实有力地说明光村古村居文化历史悠久、文化价值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4)①保护当地文化遗产;②做好村庄规划改造;③建章立制,对主干道路、村庄道路、村内卫生进行集中治理;④充分发挥文化大院等设施作用,引导农民学知识、学文化,过文明健康的生活。
5.B
6.通过对冬日暖阳下老树、村庄、小院和小学等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冬日暖阳的可贵和美好,抒发了作者宁静淡远、闲适恬静的愉悦心情和浓浓的乡愁。
7.①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曦”比作“村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曦明晰温暖的特点,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③概括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冬曦的喜爱和赞美。
8.思路:文章首先写了冬日暖阳给人的总体感受,然后通过描写冬阳下老树、村庄、小院和小学等景物,表现了冬阳的美好,最后详细地总结了冬阳的作用,并提出了希望。效果:使文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9.(1)护城河 (2)极点 (3)增加 (4)同“无”没有
10.D
11.(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
12.尝 欲 作 露 台/ 召 匠 计 之/ 直 百 金。
13.做法:汉文帝减轻百姓赋税,节省宫廷开支。 主张:施行仁政
14.略
答案第11页,共2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