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2-05 20:22:39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第2课时)怎么形成的?讨论科罗拉多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形不断的变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响,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外力作用 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流水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沟壑纵横溶洞平原三角洲溶蚀作用沉积作用风力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蚀城堡沙丘冰川高寒的地区角峰冰斗谷波浪生物珊瑚礁内 力外 力火山地震地壳运动使地球表面起伏加大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将高山削低、低谷填平,使表面趋于平坦。使地球表面处于平坦。主导塑造师地形改变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区别1、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 )
A、流水的溶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
C、风的吹蚀作用
D、冰川移动的作用A练习2、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
A:风 B:流水 C:冰川 D:海浪A3、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
A: 火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风力的作用 D:地震 B4、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5、黄山顶部的飞来石,主要受( )
A:风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火山的作用 D:冰川的作用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