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学案+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0 17: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素养聚焦 1.了解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崇德尚贤、和而不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宝贵思想,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2.分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起源:多元性
(1)考古证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影响
①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②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奠基:先秦时期
(1) 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思维点拨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
3.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
(1)秦汉是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
①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②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2)魏晋隋唐是中华文化的繁盛时期
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4.繁荣:宋元时期
(1)宋代,理学的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5.转折:明清时期
(1)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误区警示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并不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深入批判,并未提出新社会的构想,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仍属于封建传统民本思想;批判的矛头指向宋明理学,并不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而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6.衰落:近代
(1)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存。
(2)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与民主。
(3)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问题思考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政治上:国家的统一、民族的交融。
(2)经济上: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与繁荣。
(3)文化上: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4)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在这些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在这种兼收并蓄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得到了充实。
(5)国家政策的推动:如开明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等。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什么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提示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所以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不是由于几个知识分子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中国人民在与各种主义的比较、实践之后,才最终选择的。其间贯穿始终的是先进分子对社会现实深沉的理性思考,而不是非理性的冲动,更不是简单的盲从,它是思考后的选择,是对现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回应。
知识点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以人为本
(1)西周: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2)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2.民本思想: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体现
(1)表现: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提出了“仁政”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2)影响: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
3.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表现
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荀子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影响: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4.提倡爱国,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知识拓展 家国情怀的内涵和价值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和热爱,并自觉承担共同体的责任。它的核心是家与国相贯通,强调爱家向爱国的纵向提升。在家国同构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将家庭利益与国家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家旺与国兴,和衷共济。
5.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1)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2)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墨子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4)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5)《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6.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
(2)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7.和而不同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问题思考
1.从“天地君亲师”到“天地国亲师”的变化缘由是什么?
提示 “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尊奉的对象,充分表现出民众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和对长辈的怀念之情。民国后,君主专制制度被废除,民间遂将“君”字改为“国”字,成为“天地国亲师”。
2.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厚德载物”与“和而不同”的关系?请以中国思想史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华文化“厚德载物”的特点。
提示 关系:“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道德心怀包含万物,对待事物有兼容并蓄的意思。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同”是不讲原则的随声附和,所谓“和”是在容纳不同意见时,和合正确的部分。所以,提倡“君子厚德载物”也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
史实:在中华文化中,儒佛道三教合一,还有对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容纳和吸收。尽管其间经历种种艰难曲折,中华文化在各种不同价值系统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冲击碰撞下,逐步走向融合统一。
知识点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本土性:起源和发展。
(2)多样性: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包容性: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5)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思维点拨 理解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各族间长期的杂居共处,伴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使得彼此建立起相互依存、互相促进、交叉吸收、互为渗透的关系。
2.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问题思考
1.材料 在美国休斯敦市中心赫尔曼公园,安放了一尊供世人瞻仰的孔子铜像。铜像的基座上雕刻着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三句经典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请你谈谈来自几千年前的孔子思想至今仍能为世人所借鉴说明了什么。
提示 (1)孔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世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2)孔子铜像落户美国,也说明中华文化正走向世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如何从中华文化特点的视角认识中华文化多元和一体?
提示 起源是多元的,是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所谓“一体”,就是讲中华文化的连续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没有中断过,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主题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
1.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的历史中,将自身的丰富经验凝聚成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理论思维的理念,它们是民族文化精华的写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其核心理念主要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尊师重道、和而不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应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的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具体包括以下十大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3.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在处世方式上,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2)在教化思想上,主张“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3)在美学追求上,要求“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4)在生活理念上,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设问(1)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是什么?
提示 内涵:善待百姓,巩固根本;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重民爱民,以民为本;君民相互依存。
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史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
设问(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有何特点?“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特点:注重人的价值和自我修养;政治实践性强;追求和谐。
影响: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系统、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发展的关系。
[唯物史观]
“民本”就是“以民为本”,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维护好这个根本,国家才能昌盛富强稳固。民本思想对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历史解释]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基本含义和现实价值
(1)基本含义
①重民爱民。民众、庶黎在国家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国之根本,本固方能邦宁,治理国家要以人民为主导。
②利民富民。统治者只有采取有利于民生的措施,使人民生活富裕而安居乐业,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安宁。
③忧民恤民。执政者要考虑人民的忧与乐。与民同乐,与民同忧,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与响应。
(2)现实价值
①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文化渊源。
②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历史依据。
③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建设清廉俭朴、务实担当的干部队伍提供了历史“龟镜”。
对接高考
(2020·山东卷)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答案 D
解析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二人都涉及“义”的问题,是讲上下之间、君臣之间要讲求礼、义等,实质是要维护等级秩序,为统治阶级服务,D正确;中央集权政治是在秦朝才建立的,材料涉及的是战国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A;材料主要意思是君臣上下、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等之间的关系,不是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排除B;材料中“礼义”涉及的范围并不仅限于统治阶层,排除C。
主题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
1.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稳定
传统文化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农业文明,它建构起以孝为本的伦理纲常、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以及物我不分的认知方式。虽然不同朝代政权更迭,但由于农业生产的经济基础和传统文化始终保持一致性,使得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传统与政治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传统文化基因和封建政治制度表现出了历史持续性和稳定性,进而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2.传统文化有助于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观念的形成
传统社会建立于血亲关系的基础上,相对于公共社会而言,它是一个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固定血缘和亲属关系的集合体。因此,传统社会注重人际脉络和家族归属,建构起“以孝为本”的家庭关系模式。在生活实践中,个体依赖于家庭,“父母在,不远游”“慎终追远,仁德归厚”的行为意识,固化为自古至今的“安土重迁”的思想观念。“国”和“家”在传统社会架构中是“一而二”和“二而一”的关系,国家是家庭的放大,家庭伦理之“孝”体现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便是“忠”。
3.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取向
在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认知中,传统文化注重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培养。对维护家庭和国家的伦理政治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就物产方面说,家畜有汗马,植物有苜蓿、葡萄、胡桃、蚕豆、石榴等十多种,这些物产的输入,给中国增加了新财富。就文化方面说,有乐器乐曲的传入。——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史料二 回纥人的服饰在唐朝广大人民中产生了深刻影响,有一段时期,回纥衣装成为社会的流行服。中唐诗人元稹在诗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唐朝宫廷妇女喜好在脸上化装日月形膏痣,耳上带着耳坠,这也是吐蕃妇女原有风俗。
——据《中国全史·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等整理
设问 史料一和史料二反映了古代少数民族在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 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中原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惯丰富了中华文化内容。
[历史解释]
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1)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我们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我们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3)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4)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家国情怀]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庭、家族以及国家共同体的认同、维护和热爱,并自觉承担共同体的责任。它的核心是家与国相贯通,强调爱家向爱国的纵向提升。在家国同构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将家庭利益与国家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家旺与国兴,和衷共济。家国情怀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必备术语
1.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领先于世界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完善,决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熠熠生辉。
2.儒学从春秋产生,一直到明清时期的转折和更新的发展历程,对中华文化影响巨大。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的特点。
4.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质,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也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1.(2019·海南卷,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君子喻于义”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强调道德,鄙视无道德的富贵,故选B项;材料主要论述道德不是等级,排除A项;孔子否定的是无道德的富贵不是认同贫富分化,排除C项;材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否定无道德的富贵而不是反对百姓追求富裕,排除D项。
2.朱熹曾说:“熹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入时无数文字,事事有两册。”他的这种读书经历(  )
A.导致了主流意识的混乱 B.反映儒学开始走向衰落
C.践行了知行合一的主张 D.为理学的发展做了铺垫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的读书经历为朱熹发展理学思想做了铺垫,故D项正确。朱熹“旧时亦要无所不学”丰富了知识,并且朱熹个人的读书经历不可能导致主流意识的混乱,排除A项;宋朝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B项;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排除C项。
3.中华文化悠远浩博,从孕育产生到恢宏壮大,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文化体现了不同的特征,下列对明清文化概括最为妥帖的是(  )
A.集成与转型 B.奠基与经典
C.鼎新与革新 D.经世与玄思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成期,也是向近代文明的转型期,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奠基与经典是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故B项错误;鼎新与革新是隋唐时期的文化特点,故C项错误;经世与玄思是魏晋时期的文化特点,故D项错误。
4.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北宋理学家程伊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据此可知,“中庸”的含义是(  )
A.坚守正道 B.不偏不倚
C.以和为贵 D.偏听偏信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说明儒家强调的中庸,应指正道和天理,故A项正确。“不偏不倚”是中庸的表象,不能体现其实质,故B项错误;“以和为贵”是中庸的实现手段,故C项错误;“偏听偏信”不符合中庸要求,故D项错误。
5.晚清学者中,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并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在经世致用思想中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这表明中国文化具有(  )
A.传承性 B.实用性 C.内生性 D.民主性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思想、方法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本土性,说明中国文化具有内生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文化的传承性与实用性,排除A、B两项;王夫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徐光启的实证研究与文化的民主性无关,排除D项。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从秦汉时期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至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它又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兼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答案 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开放性并存。
题组一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社是土地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社稷祭祀反映的观念是(  )
A.以民为本 B.以农立国
C.封建迷信 D.重农抑商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材料中君主对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祭祀体现的是农业立国,B项正确。民本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封建君主对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祭祀体现的是对农业的重视,与封建迷信无关,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抑商政策,排除D项。
2.“文字狱”自古就有,但在清朝登峰造极,成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  )
A.为了整顿文化市场
B.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C.制造冤狱,破坏社会稳定
D.禁锢思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答案 B
解析 清朝大兴“文字狱”,目的是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以巩固封建统治,故选B项。整顿文化市场不是其目的,故排除A项;清朝大兴“文字狱”,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并非破坏社会稳定,排除C项;清朝大兴“文字狱”,禁锢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排除D项。
3.1920年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指出:“西洋文化我们固然不能满意,但是东方文化我们更是领教了……我们但有一毫一忽羞恶心,也不至以此自夸。”该认识有助于(  )
A.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B.认清西洋文化的弊病
C.复归传统的东方文化
D.理性认识东西方文化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陈独秀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并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西洋文化我们固然不能满意,但是东方文化我们更是领教了”可知,陈独秀对于东西方文化都是不满意的,B、C两项都没有准确反映出陈独秀的观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陈独秀对东西方文化都持批判态度,这样的认识有助于理性认识东西方文化,故选D项。
题组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4.周人认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主张“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这表明(  )
A.周人的天命观中理性成分增加
B.天神崇拜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
C.周人对鬼神世界保持排斥态度
D.周人的世界观具有迷信的色彩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周人更加关注人的世界,对鬼神更加理性,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的是敬天法祖,而不是“天神崇拜”,故排除B项;材料中对鬼神是“敬而远之”,并非是排斥,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迷信色彩,故排除D项。
5.《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反映了(  )
A.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C.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D.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答案 B
解析 孟子认为“天子的巡狩制度”原本的目的之一是了解民生,解决民困,而当时的国君出游却劳民伤财,由此可见,孟子意在提醒统治者了解民情,重视民生,解决民困,故选B项。材料主旨与礼崩乐坏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排除C项;中央集权体制是秦朝才确立的,孟子是战国时的思想家,排除D项。
6.下表中的思想主张均出自先秦典籍,其中所表达的共同思想是(  )
思想主张 出处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 《孔子家语》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易经》
A.尊祖敬宗 B.人定胜天
C.以德治国 D.天人合一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道法自然”“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与四时合其序”可知,都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故D正确。
题组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7.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以此看来,龙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  )
A.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文化精神
B.现实和浪漫相结合的文化特征
C.刚劲、豪爽、质朴的多民族色彩
D.变幻无穷、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可以看出其体现了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文化精神,A项正确。
8.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孔子、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
A.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B.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C.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D.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在不同时期对“和”字的解释也有所不同,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对个性的否定,排除A项;求同存异不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排除C项;传统的道德准则在西周处于萌芽时期,排除D项。
9.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解读了中国古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后说:“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会传承这样的文化基因。……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查普曼教授意在强调(  )
A.神爱世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源头
B.道家思想有其历史渊源
C.中华文明不畏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
D.中国文化特有的延续性
答案 C
解析 “神爱世人”是西方基督教的思想,排除A;题干与道家思想无关,排除B;“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主要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这些神话故事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故选C;D中的“延续性”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0.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说,由于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早已不适应已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需求,后世宗法专制制度迫切需要产生一种新的哲学政治理论,作为社会纲常秩序以及王朝官僚体系的维系力量。材料意在说明(  )
A.社会发展使儒学失去统治地位
B.理学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
C.传统儒学已经丧失了生命力
D.理学是对汉代儒学的批判与发展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后世宗法专制制度迫切需要产生一种新的哲学政治理论,作为社会纲常秩序以及王朝官僚体系的维系力量”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维护统治的理论也要相应变化,故选B项。理学是对儒学的发展,排除A项;C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荀子认为,如果人们加强农业生产,又节约开支,天就不能使人贫穷;如果人们荒废了农业生产而又奢侈浪费,天也不能使人们富裕。荀子这一主张(  )
A.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B.反映了地主阶级的要求
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荀子把天与人相分离,强调对自然的认识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劳动致富,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荀子肯定“天”的客观性,并非反映地主阶级的要求,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这一主张产生的效果,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荀子肯定“天”的客观性,批判天命论,与天人感应思想不同,排除D项。
12.下表为关于古代民本思想的名句。这说明我国古代(  )
言论者 名句 出处
老子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老子》
管仲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孟子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
A.民本思想植根于历史传统
B.对神崇拜观念的淡化
C.思想家关注民众政治权利
D.通过隆君以实现重民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先秦时期思想里面已经包含有民本思想的相关信息,说明我国的民本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排除。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人群)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国家有两种实力,一种是以经济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硬实力”,另一种是通过其文化和意识形态为吸引力的“软实力”。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软实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对儒家思想的宣传,党的领导人宣称它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李光耀把儒家思想看作是新加坡成功的原因,并积极地向世界的其他地方宣扬儒家思想的价值观。——整理自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概括材料一中荀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有关“软实力论述”的认识。
答案 (1)观点:人性本恶,通过学习而从善;礼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群生存的制度;隆礼贵义,礼法并用,君主集权;天自有规律,人可以认识它,并用它造福社会。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期;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
(2)原因:适应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其内容本身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经济的特殊性(即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薄弱);内涵中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容易被认同。
(3)“软实力”是指除经济和军事力量之外、以文化和意识形态为吸引力的一种力量。这一力量在当今世界更具有优越性。
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是能提升民族自信心,有利于软实力提升;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用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把儒家思想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其转化为时代精神。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不仅仅是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它本身就包含有人的文化的、精神的、价值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国家的每一项决策,除了需要考虑经济利益、进行技术论证外,还要考虑人文的因素,如文化、审美、环境、资源等等诸多因素,特别是现代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这些问题的考虑和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就能够大显身手。西方后现代主义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比如“天人合一”思想所体现的“人的终极关怀”等等。
——摘编自王周华《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着某些现代化的因素。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民本”“无为”“法治”“天人合一”等思想主张凸显了人文关怀,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孔子倡导“仁”,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孟子强调“民贵君轻”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老子和庄子推崇无为而治,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家提倡法治,这迎合了现代化建设中依法治国的需要;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的要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具有朴素的民本色彩,这与现代化建设重视改善民生是不谋而合的。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某些积极因素,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