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案+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学案+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0 17:5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程标准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素养聚焦 1.了解佛教文化、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2.搜集整理中华文化对东亚、东南亚地区和西方产生重要影响的史实,从“史料实证”的角度理解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的传播——古代
(1)过程
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③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知识拓展 佛教本土化的原因
(1)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2)佛教在一定时期有利于巩固统治,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3)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思想长时间的交流与融合。
④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2)影响
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③中国建筑艺术也受到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思维点拨 佛教广泛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佛教以其思辨的繁富和巧密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启迪作用。
(2)佛教以其广博的内容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知识界,特别是语言学。
(3)佛教文化的传入,给当时的文学艺术以及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
2.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传入——明末清初
(1)明末,利玛窦等来华,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2)《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3)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知识拓展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科技、文化、思想、宗教等)向中国逐渐传播渗入的历史过程。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它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来华为标志;第二个阶段是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后,伴随着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大量的西方知识传入到中国,中国也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3.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近代前期
(1)过程
①林则徐、魏源:鸦片战争后,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西学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
②京师同文馆:1862年设立,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詹天佑等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近代知识分子。
④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1868年创办,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
思维点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急剧变化,直接影响到近代文化的发展,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动摇,文化领域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这从本质上说明了文化发展受社会现实的影响。
(2)影响
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
②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③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④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问题思考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宗教的讨论已经完全停息,所有的人同时成为孔子、老子和佛陀的徒众。结合魏晋以来传统儒学发展的轨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提示 一方面,魏晋以来儒学不断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隋朝儒学家又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佛道经过反复碰撞与融合,到宋明时期形成了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的新的儒学体系。
2.材料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
根据材料指出《海国图志》编著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目的: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魏源认为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要放眼世界,探究、学习西方。变化:说明中国思想界在鸦片战争的巨大思想冲击下,一批满怀爱国热忱和经世之志的先进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知识点二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文字: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思想: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3)宗教: 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4)制度: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
图解历史 日本大化改新后政治制度与唐朝政治制度的共同点
解读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日本的二官八省制都体现了分工合作、互相牵制的特点。
(5)其他: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6)琉球: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7)郑和下西洋: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2.对西方的影响
(1)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影响
①造纸术:8世纪以后,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②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③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④印刷术:欧洲人创造出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中华文化对16-18世纪欧洲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问题思考
1.根据以下图片,你认为日本文化和中华文化有何关系?
唐代妇女画像      日本和服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日本高僧空海手迹
提示 日本的服饰、建筑和书法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日本传统文化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2.古代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1)中国佛教的发展与外传促进了周边国家佛教的发展。
(2)周边国家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3)对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社会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题一 “西学东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1.学术方面
西学东渐将西方近代各种学术上的新成果带入了中国,深深影响了各种学术的发展,中国传统学术的基本框架“经、史、子、集”完全被打破,许多传统的学术受到西学的冲击。
2.思想文化
中国人经过西学的洗礼,对于世界、历史发展、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界等的看法,都有了巨大的改变。知识分子中崇尚实用、注重科技、追求民主的风气则日益加重。
3.政治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的传入,对于晚清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包括维新运动的发起、晚清新政的开展、立宪运动的尝试、辛亥革命的爆发、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都受到这些西方思想的重大影响。
4.社会变革
西方商战思想的传入,提高了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此外,西方个人主义及社会主义等思想的传入,使得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家庭、家族、地域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基层开始逐渐瓦解。
5.经济生活
新的经济思想的传入,使得一批知识分子愿意投入实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日常生活方面,电、自来水、电影、广播等西方科技逐渐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新的思想改变了许多传统日常生活中的习俗。
[史料实证]
史料 李侃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
设问 近代前期“西学东渐”演变历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最终成为中华文化发展主流思想的是什么?
提示 特征: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西方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马克思主义。
[时空观念]
认识近代西学东渐的阶段性
阶段 时间 内容
第一阶段 从鸦片战争前后至甲午战争结束后大约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这一时期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发生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洋务运动和甲午战争,这一阶段称之为器物层面的西学东渐。
第二阶段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前大约20多年的时间 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大量的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中国经历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事件,这一阶段称之为制度层面的西学东渐。
第三阶段 五四运动以后的西学东渐 这一时期西学东渐已发生了由表面到核心,由器物、制度层面转到了思想、文化等核心的内容。中国经历了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这一阶段称之为思想精神层面的西学东渐。
主题二 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1.哲学:《易经》包含现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基础,现代数理逻辑也要依托于《易经》,《老子》思辨哲学应用于现代哲学、《孙子兵法》应用于商战、“四书”“五经”对中国周边国家如韩国、日本、朝鲜等影响更大,这些国家都是中华文化圈的成员。
2.科技: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火药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
3.文化:隋唐时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日本,派来大量留学生、遣唐使,一大批日本学者回国后在日本发动了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中华文化圈也在这时形成。启蒙运动中,法国伏尔泰也利用了中国儒家思想。
4.交通: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连接了亚欧,促进了各地的交流。四大发明除火药是元朝军队带去的,其他都是经丝绸之路传过去的。
5.经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种植的传播极大促进了其他地区农业的发展,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6.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时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史料实证]
史料 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华文明的学习,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就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
设问 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是什么?与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相比,两者有何相同之处?
提示 原因: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和互补性;欧洲诸国加强实力的需要;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相同之处:都经过由科技逐渐转向文化、思想的学习历程;都存在变革势力与保守势力的矛盾与斗争;都与本地区的社会变革相结合;都存在对外国文明的改造与利用。
[历史解释] 
全面理解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1)表现
①在物质方面追求中国时髦,形成了模仿中国工艺风格的产品。
②在精神方面追求有关中国的知识,大量出版传教士有关中国的著述和中国经典的译本。
③中国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国,产生了许多研究和推崇中国的学者和著作,出现了许多描写中国、美化中国、假中国人之名讽喻时政的各种样式的文艺作品。
(2)意义
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等。
(3)认识
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说明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对接高考
(2019·江苏卷,21)[节选]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完成下列要求: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答案 (3)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
原因:汉字符号丰富多样,汉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必备术语
1.中华文化既有自身的特点,同时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2.近代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落后于世界,西学东渐潮流涌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巨大打击,有识之士开始纷纷学习西方,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维新思潮、革命思潮、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3.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强调天下情怀,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在律令、立法、建筑、绘画、音乐等各方面效仿中国。
4.中华文化对古代和近代欧洲也产生重大影响。
1.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  )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答案 C
解析 材料“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石窟”反映的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修建了大量的佛教石窟,这说明了当时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C正确;仅从佛教石窟的修建无法反映出儒学正统地位是否遭到削弱,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排除B;从魏晋开始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北方经济影响力有所下降,D不符合史实,排除。
2.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答案 D
解析 魏晋时期,斥责佛教的人在指出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危害的同时,强调“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这正是儒家伦理的体现,也表现了佛教理论与儒家伦理的冲突抵触,故选D。
3.下图为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坤舆万国全图》,据专家研究,这是四百多年以前利玛窦所绘。《坤舆万国全图》在中国的传播(  )
A.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
B.冲击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观
C.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完善
D.成为明末启蒙思想的渊源
答案 B
解析 《坤舆万国全图》在中国传播说明中国在这一时期已经开始了解包括南美洲在内的世界许多地方,能得出这冲击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观,故B正确。
4.(2019·海南卷,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答案 B
解析 材料“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说明其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故选B项;材料是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不是开放通商口岸,排除A项;材料是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不是政体,排除C项;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与洋务派一脉相承,排除D项。
5.“太”:现代汉语解释为“过于、很、高、大”等,在日语中有“粗、胖”之义,韩语中有“大的、最初”等意思。“祭”:现代汉语解释为“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在日语和韩语中,除了这层意思,还增加了“节日”的用法,如“樱花祭”。可见中、日、韩三国(  )
A.存在文化共通之处 B.曾经同族同宗同文
C.古代崇尚儒家思想 D.自古和睦形同一家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出中、日、韩三国文化中有许多共通之处,A正确;中、日、韩属于不同民族,不是同宗同族,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日、韩古代崇尚儒家思想,C错误;“自古和睦形同一家”说法不符合史实,D错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佛教哲学的思辨之繁富与巧密超过中国传统儒学以及魏晋时期流行的玄学。因此,到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宗教。当然,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并非不加改造地照搬,而是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相继崛起于隋唐时期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便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宋、明时期,新儒学派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使之与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传统儒学与外来佛学相摩相荡,终于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构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中国传统文化。
——摘编自张岱年等编《中国文化概论》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佛教在华传播的历程,并简析其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答案 历程:汉代佛教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迅速;隋唐时期逐渐本土化;宋明时期,佛儒道相互渗透,形成三教合流局面。
影响:丰富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或文学艺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
题组一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  )
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可知汉字“塔”应运而生以及中国式佛塔的出现是佛教传入丰富中国文化内涵的结果,故选A项。
2.宋明理学的出现,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道的分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由此可见,宋明理学(  )
A.使中国思想发展到成熟时期
B.极大地推动传统儒学发展
C.涵盖了儒、释、道三派思想
D.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体
答案 B
解析 宋明理学使传统儒学义理化、系统化,材料“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儒学思想的深化,故选B项;中国思想发展到“成熟时期”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宋明理学借鉴、吸收了“儒、释、道”思想,“涵盖三派思想”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宋明理学无法代表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体,D项以偏概全,排除。
3.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答案 B
解析 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后,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B项正确;A项“全面接受”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排除;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说法错误,排除。
4.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  )
A.强调托古改制
B.宣扬种族革命
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
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可知,维新派和革命派均利用传统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故选D项。
5.京师同文馆设立之初,纯粹是一所外国语学堂,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标,“所有课程方面,只限于外国语言文字”。1867年增设算学馆,新增课程包括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和格致。这一变化体现了(  )
A.传统儒学教育受到冲击
B.“中体西用”思想开始实践
C.中国的教育迈向近代化
D.西方教育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 C
解析 京师同文馆课程设置从语言到西方自然科学的变化,反映出教育向培养实用人才的转变,体现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故选C项;材料只反映出引进西学,没有体现出冲击传统儒学,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出引进西学,没有涉及维护中体,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出引进西学,没有体现出西方教育思想的地位,排除D项。
题组二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6.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答案 B
解析 由“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可以看出此时期西方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故本题答案选B。A中“普遍接受”说法太绝对,排除;C是对材料的曲解,传教士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排除;D中“政治革命”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7.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四大发明西传后,火药为新兴资产阶级打败封建势力提供了技术条件,排除①;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技术条件,②表述正确;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③表述正确;8世纪以后,造纸术开始西传,比兴起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智者运动晚,排除④。本题应选B。
8.17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这说明他(  )
A.认为中华帝国政治制度无与伦比
B.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自身诉求
C.肯定宗教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主张加强东西方无神论比较研究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一个健全的社会”不等于无与伦比,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说明启蒙思想家培尔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自身诉求,故B项正确;材料中“宗教改革”不等于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以此为例,证明”不符,没有涉及比较研究,故错误。
9.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4-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中可以看出,朝鲜、日本和英国对中国茶有不同的态度,其主要原因是朝鲜、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文明;而英国属于欧洲文明,中国茶传入英国属于异域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故选A。
10.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材料反映出(  )
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
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成为正统思想
C.中国佛教取代儒家思想获得正统地位
D.佛教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日益本土化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故D项正确。佛教与儒家思想并不是逐渐趋同,排除A项;中国古代正统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故排除B、C两项。
11.中国在唐代就有关于犹太人的记录。在清代犹太人的教堂里,可以看到下面这样的对联:“自女娲嬗化以来西竺钟灵求生天生地生人之本,由阿罗开宗而后中华衍教得学儒学释学道之全”。这体现出(  )
A.中华文化对外来的宗教具有宽容性
B.外来弱小文化依附于中华文化存在
C.中华文化与犹太文化既同源又同质
D.犹太人是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民族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自女娲嬗化以来西竺钟灵求生天生地生人之本,由阿罗开宗而后中华衍教得学儒学释学道之全”可知,犹太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性,故A正确;材料中将东西方文化放在平等的地位,所以说“外来弱小文化”表述是不对的,故B错误;“中华文化与犹太文化既同源又同质”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故C错误;“犹太人是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民族”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错误。
12.著名学者沈固朝在《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一书中写道:“1485年美因茨大主教内伯格……发布禁令,严禁‘滥用’这一‘神赠技术’(指印刷术)。1489年,教廷向所有信徒发布了同样内容的敕令。”上述主教、教廷行为的主要动因是(  )
A.印刷术成为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工具
B.印刷术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冲击了教会的权威
C.欧洲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利用印刷术反对教会
D.印刷术成为传播反教会思想的工具,引起教会的恐慌
答案 D
解析 材料时间是1485年、1489年,当时宗教改革还没有开始,新教也还没有形成,故排除A、B、C三项;主教的禁令、教廷的敕令,都严禁“滥用”印刷术,实际上反映了教会担心印刷术成为传播反教会思想的工具,故D项正确。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玛窦于1601年,应明万历皇帝之诏住进了北京,直至1610年在北京逝世,他在中国传教历经艰辛,前后长达28年。利玛窦在华期间,用了很大的精力潜心研读儒家经典,李贽说利玛窦“凡我国书籍无不读……请明于四书性理者解其大义,又请明于六经疏义者通其解说,今尽能言我此间之言,作此间之文字,行此间之礼仪”,是一个“中极玲珑,外极朴实”的“极标致”之人。——摘自《儒家学说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二 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摘自《启蒙运动与中国儒家学说的关系》
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摘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利玛窦在中国认真研究中国儒家经典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欧洲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的原因。
答案 (1)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民众影响极其深远。学习中国的传统礼仪,便于融中外文化于一身,深入中国民众,利于传播基督教。
(2)①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政治权利,实行民主政治。②儒家学说主张“仁”“礼”学说,力主“中庸”之道,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学说的内容涉及哲学、伦理道德、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对西方启蒙思想家具有借鉴作用。④程朱理学强调人性尊严,注重气节和品德,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有利。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开辟;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