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 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素养聚焦 1.区分狭义丝绸之路和广义丝绸之路,结合地图识记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及其作用,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2.概述丝绸之路等古代商道上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精神文化交流,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不同物品、技术和文化成果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知识点一 丝绸之路
1.地位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2.标志:张骞通西域
(1)时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2)目的: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
(3)经过:途中被匈奴人俘虏,羁留十余年,后辗转抵达大月氏。
(4)影响:此次出使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思维点拨 多角度理解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项目 理解
政治 加强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经济 促进物种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开发和经济发展
外交 促进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文化 “凿空”和“丝路”精神,成为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历史象征
3.衰落
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误区警示 传统丝路在唐代之后并非断绝,只是有些时期处于少数民族政权控制之下,在元代,包括明清时期都有重要发展。众所周知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的繁华景象就是中国元朝时期的经济现象。
问题思考 材料 距今三千多年前,新疆和田已有采玉和琢玉的部落,玉已大量流入中原内地,这条从中原地区经河西走廊到新疆天山南疆的通道被称为“玉石之路”,是张骞开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前身。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历史悠久;古商路为丝绸之路发展提供了基础。
知识点二 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1.草原丝绸之路
(1)路线: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
(2)事例: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
2.西南丝绸之路
(1)路线: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的商路。
(2)作用: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维点拨 受南部边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的多元的民族文化的影响,“西南丝绸之路”表现出与北方丝绸之路不同的特点,如虽以若干要道为主线,但旁道和岔道众多,道路的兴衰更替明显,道路的功用复杂多样等。同时,古代中国的发展过程漫长且未发生断裂,各地通道的开通、运营和功能等,又受到历代王朝治边与邦交关系的深刻影响,使不同的丝绸之路具有明显的共性。
3.海上丝绸之路
(1)含义: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
(2)地位: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3)过程
①开始: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②繁荣:宋元时期,制造巨舟,使用帆索和磁罗盘,出洋航海十分频繁;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广泛的联系;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交易枢纽。
③顶峰: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图解历史 郑和下西洋过程中海外贸易的三种主要形式
问题思考
1.材料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 复兴海洋文明》
根据材料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以及这一“海路”反映的当时的对外政策。
提示 情况: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东至东亚,最远可到非洲东海岸等地;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对外政策:对外开放,睦邻友好,平等贸易。
2.材料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郑和之业,其主动者,实绝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其希望之性质安在,则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结合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宣扬国威,怀柔远人,满足君主虚荣。
知识点三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物质和技术交流
(1)中国外传:①丝绸及养蚕缫丝技术。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③四大发明。④瓷器。
(2)传入中国
①西汉获得中亚良种“汗血马”,引进优良饲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
②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原产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
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④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⑤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2.思想文化方面
(1)中国外传:中医药知识也随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2)传入中国
佛教、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思维点拨 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启示
(1)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
(2)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4)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爱好和平、崇尚友好。
问题思考 材料 佛教中国化是中国本土文化第一次成功地以和平、平等、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融汇了一种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而来的外来文化,并使本土文化在内容、形态上更加丰富多元,在精神品格和人文气质上得到发展和提升,从而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了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和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气度和特质。
——鲍志成《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概论》
依据材料说明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提示 对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互鉴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也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做出了巨大而深远的不可估量的贡献。
主题一 丝绸之路兴衰周期及认识
周期 兴起 繁荣 衰落(断绝)
第一周期 公元前138年,张骞“凿空”之路 公元前108年,至此,“丝绸之路”开启了繁荣时期 在公元16年,西域诸国断绝了与新莽政权的联系,丝绸之路被迫中断
第二周期 始于公元97年,班超将丝绸之路重新打通 公元217年,“丁酉大疫”夺去了大批人的生命,中国丝绸之路衰退
第三周期 公元455年,波斯与北魏重启了丝绸之路 公元589年,隋朝进行了第三次丝绸之路的恢复 公元618年三月,江都之变,标志着第三轮丝绸之路的历史周期终结
第四周期 始于公元639年,唐征服了漠南漠北,重新兴盛了丝绸之路 唐高宗又灭掉西突厥,并设立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是丝绸之路最繁盛时期 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则终结了盛唐发展,丝绸之路走向衰败
第五周期 宋代海上丝路崛起 “元丰市舶条例”标志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公元1259年第二、三次蒙宋战争,海上丝绸之路中断
第六周期 始于公元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元朝广泛设立驿路,恢复欧亚交通网络,丝绸之路异常繁荣 公元1618年后金攻取抚顺标志明清易代开始,丝绸之路开始衰退
第七周期 始于公元1728年《恰克图条约》,丝绸之路重新复苏 中国处于康乾盛世,丝绸之路繁荣 1851年,太平天国、捻军起义
认识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交流的重要通道;与中国经济发展状态基本一致;与中原政权政策、实力强弱紧密相关;经济目的占主流,互通有无;自由、平等、和平交流;受沿路政权更迭影响;陆路与海路、草原丝绸之路相互补充,海路逐渐超过陆路;经济交流伴随文化、宗教、民族等往来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北宋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各地,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南宋政府在一些大的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节选
设问(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提示 经济重心南移;经济繁荣;科技进步(造船技术的提升、指南针的应用);政府重视与鼓励(设置专门机构)。
史料二 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著有《瀛涯胜览》,费信著有《星槎胜览》,巩珍著有《西洋番国志》,这些作品介绍了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地理、政治、风土、人文、语言、文字、气候、物产、工艺等,为中国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郑和下西洋留下的《郑和航海图》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记载东南亚到东非沿岸的530多个地名,标出了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
设问(2) 史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有何影响?
提示 推动了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国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历史解释]
从文化交流视角看丝绸之路作用
立足东方中国和中华文明,从世界历史和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概括起来说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
(1)吸收并发展了古印度的佛教文化,产生了中国化佛教的代表——禅宗和受佛教影响的新儒学——宋明理学。
(2)沟通了阿拉伯文明,传入了伊斯兰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回族。
(3)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国和世界文明,尤其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成为“四大发明”之外传播世界并被广为接受的三大标志性中国文化。
(4)在东亚形成了儒家文化圈,且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屹立千年,独具东方魅力。
(5)中国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吸纳周边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奠定了现代中国作为世界多民族东方大国的疆域版图和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化大国地位。
(6)推动了欧亚大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认知和文化交融,实现了古代社会农耕、游牧等主要经济形态之间的交互作用,开启了全球化和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漫长征程。
对接高考
(2019·海南卷,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答案 A
解析 据所学,瓷器从唐朝时期开始大量外销,远达欧洲、非洲,主要渠道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到了宋元时代,海上交通发达,因为宋朝未统一全国,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因此大量瓷器开始通过海上运出,故选A项。
主题二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1.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而不是单向传播。这种双向的交流,即中华文明的外传与异域文明的内徙,丰富和发展了双方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积极因素。
2.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表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接受外来文明和传播中华文明往往都是通过贸易或僧侣等和平方式进行的。同时,中华文明以其源远流长的优越性顽强地延续不断,亦从未被外来文明征服。
3.就中华民族主流意识而言,无论是对中华文明的传出,还是对异域文明的导入,一般未见有强烈的保守和排外倾向。中外文化交流的展开,中华文明在不断吸收和消化异域文明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4.中国历代王朝的对外政策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国力、国势和国内社会矛盾状况,对外交往的国际背景,以及最高统治集团(往往以君主为代表)的文化心理状态。对外政策的开放程度往往与中外文化交流的程度成正比。
[史料实证]
史料 宋元时代的欧亚大陆展开了前未所有的商品和技术交流。海洋四通八达,技术与市场、原料与商品、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思想与艺术彼此交流、相互影响,从东北亚的日本、高丽,到东南亚各地和印度沿海,乃至波斯湾和东非各港口,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全球化”的活跃贸易网络,商船扬帆万里……与此同时,发生在宋朝庞大经济体内部的商业革命则十分有力的支撑宋朝成为整个中国古代最富有的朝代——南宋偏安半壁江山,城市化率、科技商业却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设问 根据史料,指出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出现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提示 特点:对外交往内容丰富;对外交往范围广。原因:宋元时期结束分裂,国家统一或局部统一,利于开展对外交往;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发达,领先世界;对外政策开放,鼓励对外贸易。
[时空观念]
古代商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三次高潮
(1)汉朝时期: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高潮。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欧洲地区。
(2)唐、宋、元时期:中西文化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地区。
(3)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的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马铃薯、烟草等传入中国。
必备术语
1.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2.丝绸之路把人类古老文明联结起来,沟通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加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友好往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3.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1.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
A.产生背景 B.主要行人
C.路线走向 D.开通前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可知,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路线走向,故选C项。
2.要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值得寻访的城市是( )
A.西安 B.开封 C.泉州 D.天津
答案 C
解析 福建泉州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故选C项;北宋西安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排除A项;北宋开封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排除B项;北宋天津不是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排除D项。
3.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答案 D
解析 材料“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表明的是宋朝的海外贸易情况,即“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故D项正确。
4.南宋时,明州港呈现出“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的繁荣景象,当时有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C.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民间长途贩运发达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江淮闽浙处处有之”可得出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海上丝路贸易兴盛,C项正确。“开始南移”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海外贸易由官方垄断,不是民间长途贩运,排除D项。
5.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促进了中西直接交流
B.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
C.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
D.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传播了东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B项正确。“直接交流”由材料无法推断,排除A项;丝绸之路是商路,并未扩大汉朝的统治区域,排除C项;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表示,2 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摘自新华网2013年9月《习近平:呼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1)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它体现了丝绸之路交流的什么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答案 (1)双向交流(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作用:它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现实价值: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东西方资源优化,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围绕共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题组一 丝绸之路
1.《后汉书·西域传》载:“其(大秦)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是中西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开辟
B.大秦遣使旨在传播基督教
C.西亚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
D.罗马共和国和东汉并峙东西
答案 C
解析 西汉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是“开辟”于东汉,故A项错误;记载中未涉及“基督教”,故B项错误;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166年的“大秦”已不是共和国,故D项错误。
2.纵观古代丝绸之路,统一时代(汉唐元)主要通过河西走廊通往西方;分裂时期(南北朝和宋夏时代),被迫改道与西方联系。由此可知( )
A.河西走廊是通西域的必经之路
B.中西交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河西走廊地区的政局变动频繁
D.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交通发达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古代的陆上丝绸之路因为不同时期政治形势的影响,其路线有所变更;但是,从汉朝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原王朝与丝路西方的国家间的交流没有完全中断过,由此可知中西交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故B项正确。
3.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
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
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
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丝路畅通的秦汉、隋唐、元朝都是政治统一的王朝,所以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故选C项。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但并未完全消亡,排除A项;宋代重视海上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呈现繁荣状态,明清时期实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丝路日益衰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兴衰与统治政策有关,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元朝蒙古人统治时期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所以不能说明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排除D项。
题组二 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4.西汉丝绸之路初通时,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河西地区还是“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已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据此可得出( )
A.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以经济目的为主
B.经贸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显著
C.丝绸之路兴起之时是以河西为中心
D.河西地区的民族交融得到明显发展
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处于丝绸之路咽喉要地的河西地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以贡赐贸易为主,不是以经济目的为主,A项错误;材料只是表明河西地处咽喉要地,不能得出是丝绸之路的中心,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的信息,D项错误。
5.“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以茶为主要商品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在古代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古文明传播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材料表明( )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 ④商业贸易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题干叙述的是商业贸易而不是人口迁徙,排除①;茶马古道在推动古代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古文明传播中起过重要作用,表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②③正确;④中“更为直接”说法错误,排除④。故本题选C。
6.“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遣唐使节来华
C.海上丝路繁荣 D.朝贡贸易推行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市舶司是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机构,张骞出使西域是在汉代,开辟的是沟通中西的陆上丝绸之路,故A项错误;遣唐使节来华是在唐朝,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印证了南宋海上丝路的繁荣,故C项正确;朝贡贸易属于官方贸易,不在市舶司管辖的范围之内,故D项错误。
题组三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7.下列是创作于7世纪的“武则天泛龙舟”与“唐高宗猎豹”的线描图,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大使厅北墙壁上。据此推知( )
A.古代中国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发展
B.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利于文化交流
C.艺术创作受宗教政治因素的影响
D.唐朝君主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
答案 B
解析 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城位于丝绸之路上,7世纪该地区的墙壁上出现描绘中国现象的画作,体现当时丝路沿线的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海外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宗教因素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丝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不是唐朝君主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故D项错误。
8.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有汗血马、毛皮、葡萄、核桃等传入中原,中原有丝绸、瓷器、茶叶、冶铁、凿井技术等传入西域。这说明( )
A.外来物品传入改善人民生活
B.中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丝路的繁荣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原传入西域的基本上都是手工业产品或先进技术,而西域传入中原的主要是原始的农牧业产品,这表明当时中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西域来说是较高的,故选B项。材料不能反映“人民生活”因“外来物品传入”而“改善”,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质交换与技术传播,未提及商贸方式,也不能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故排除C、D两项。
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下图)中的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的青花瓷。这反映出当时( )
A.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增进中西交流
B.瓷器成为欧洲贵族的日常生活用品
C.欧洲上流社会对中国瓷器格外青睐
D.中国宋代的制瓷技艺精湛领先世界
答案 C
解析 《群神宴》中将青花瓷置于画作突出位置,体现了画家对青花瓷的重视,说明欧洲上流社会对中国瓷器格外青睐,故选C项。从唐宋以后中国外销瓷器主要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故A项错误;在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瓷器在欧洲是奢侈品,不是日常生活用品,故B项错误;青花瓷是元代开始烧制生产,故D项错误。
10.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答案 B
解析 我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航海技术进步,故B项正确;内河航运与海外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材料未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11.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丝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制成纱线,织成适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
B.丝路连接中外经济文化圈
C.罗马的丝织技术超过中国
D.传统基督教文化崇尚廉俭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织成适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可知,丝路连接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故选B。材料仅涉及中西方,尤其是与罗马间的经贸文化联系,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罗马人的因地制宜,不涉及两地丝织技术的高低,排除C;材料未体现,排除D。
12.正如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说:“横亘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稍有历史知识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它实际上是在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对沿途各国、对我们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影响既广且深。倘若没有这样一条路,这些国家今天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们简直无法想象。”材料意在说明( )
A.丝绸之路是中西方重要商路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丝绸之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D.没有这条路沿路国家就不能发展
答案 B
解析 材料意在说明丝绸之路对沿路国家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A项没有涉及文化交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没有提到丝绸之路的作用,排除;D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
13.沿着以丝绸之路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国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材料二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材料三 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祖诸遗城,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
材料四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
“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嘉庆皇帝的上谕
(1)材料一中B是欧洲的大秦,写出A点代表的地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为什么会出现梁启超所说的这种现象?
答案 (1)A:长安。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2)工商业发达;谋求广开财源;中西陆路交通断绝。
(3)事件:郑和下西洋。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 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之路。
阐述: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远销中亚、北非、欧洲,中亚和欧洲的商品和物种也传到中国,丰富了各自的社会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各种生产技术等外传,佛教、伊斯兰教等也传播到中国,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并日益本土化。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交融发展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