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五单元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五单元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学案+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0 18:2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2.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素养聚焦 1.结合历史地图,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亚历山大东征和蒙古西征。2.概述“希腊化时代”的特点和蒙古西征的影响,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战争造成了文化破坏,也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知识点一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远征
(1)内容: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灭亡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2)影响: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
①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
②腓尼基名城推罗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
③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
④在中亚,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到亚历山大建立的城市中。
(3)结果: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
图解历史
知识拓展 亚历山大帝国与波斯帝国的比较
项目 亚历山大帝国 波斯帝国
不同点 地域 以巴尔干半岛为核心 以亚洲为主,包含了部分非洲和欧洲领土,其疆域以两河流域为核心
民族与文化 以希腊文明为主 民族上以中亚、西亚民族为主,文化上以两河流域文明为主
相同点 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都在世界古代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2.“希腊化时代”
(1)时期:指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的时期。
(2)内容
①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试图以希腊文化(欧洲文化起源)为主导,融合埃及文化(非洲)和西亚文化(主要指波斯帝国)。
②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税收优惠,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
(3)影响
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②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
③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
④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4)文学、科学成就
①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
②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
③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利用探险家提供的资料,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
④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
图解历史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
问题思考 
1.材料 亚历山大帝国囊括了东方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希腊化时代的人们作为庞大王朝的子民有了四海一家的意识,希腊化时代的世界主义取代了过去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多元文化共存局面下的希腊化世界呈现出开放的全球意识。
依据材料分析“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有何特点。
提示 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
2.材料 希腊化时代在科学方面取得的进步超过了17世纪以前任何别的时期。一部分是由于亚历山大征服提供了经济良机,大大拓展的市场激发人们改进技术、增加产量的热情。后起诸王国间以及它们与外部强国间连续不断的战争产生了对较复杂的武器的需要,对希腊科学与中东科学(不仅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印度科学)间的直接交流也同样起了促进的作用。最后,希腊化国家的马其顿统治者是在希腊学问享有盛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慷慨地支持科学研究。
依据材料归纳希腊化时代在科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提示 原因:市场拓展激发人们改进技术、增加产量的热情;战争推动对武器的需要;希腊科学与中东科学的交流;统治者支持科学研究。
知识点二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蒙古西征
(1)第一次西征
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2)第二次西征
灭亡金朝后,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3)第三次西征
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进行第三次西征,攻占巴格达。
(4)元朝和四大汗国的形成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知识拓展 蒙古帝国在中央汗国之外的四大汗国成为蒙古帝国的有效组成部分,四大汗国除伊利汗国与中央政权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外,其他汗国都是独立汗国,它们内部又不断衍生出几个小的汗国,相互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也时常发生战争。它们统治范围内的民族文化差异较大,这势必会引发各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蒙古三次西征的影响
(1)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①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使报告流传至今。
②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留居17年,后经海路返回。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③住在大都的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2)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①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②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意即各色名目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
③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问题思考
1.中国的蒙古化和欧洲的希腊化有何不同?
提示 元朝之后明清两代就完全继承了蒙古人的专制、野蛮与残暴,从而使中华古典文明从宋之后走向衰落和粗鄙化,尤以北方蒙古化的程度更高。中国的蒙古化与欧洲的希腊化是人类历史上两个惊人相似的文化历程。
2.材料 元史专家韩儒林先生说:“成吉思汗在开始西征起,便……把东西交通大道上的此疆彼界扫除了,把阻碍经济文化交流的堡垒削平了,于是东西方的交往开始频繁、距离开始缩短了。中国的创造发明如火药、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出到西方,西方的药品、织造品、天文历法等也输入了中国。”
依据材料概括蒙古西征是如何促进东西方交流的。东西方交流的情况是怎样的?
提示 措施:打通东西交通大道的障碍;削平阻碍经济文化交流的堡垒。
情况:中国的创造发明如火药、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出到西方,西方的药品、织造品、天文历法等输入中国。
主题一 亚历山大政策对“希腊化时代”的影响
1.亚历山大的政策为“希腊化时代”奠定了政治基础。
(1)在政治体制方面,他在波斯实行一种特殊的君主专制政体,融合了希腊与东方的特征。
(2)他保留了波斯的专制政体,保留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笼络东方各地的贵族,任命原地区的将领等为官员,共同统治东方人民。
2.亚历山大的政策为“希腊化时代”奠定了经济基础。
(1)亚历山大远征,打通了欧亚大陆的交通,打破了东西方长期独立或隔离的状态,为东西方经济的交流创造了条件,也为希腊化的实现创造了经济基础。
(2)亚历山大将战争中掠夺来的财富用于兴建公共设施。他在巴比伦建立码头,开辟由波斯湾到埃及的航线;他疏通河道,兴修水利,使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及小亚细亚的农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东西方商业往来、经济交流日益加强。
(3)亚历山大在远征路途中,建立了许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文明城市,并且随远征而来的大量希腊人纷纷涌入这些东方城市。这些城市成为沟通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桥梁,成为孕育希腊化文明的沃土。
3.亚历山大的政策为“希腊化时代”奠定了文化基础。
(1)亚历山大鼓励文化发展,拨了大量资金资助各种科学研究,积极兴建文化设施,这种文化策略成为联结东西方民族的纽带,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奠定了“希腊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2)亚历山大令马其顿军队中的大量雇佣兵居住在各个被征服地,他们都是希腊文化重要的传播者。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在希腊化时代的城市中,最著名的要数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城在希腊化时代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斯特拉波称其为“已知人类世界最大的百货商店”。然而,商业中心似乎还不足以概括亚历山大里亚的特性,它还是著名的政治中心。在亚历山大城里,希腊人和外国人住东城,埃及人住西城,犹太人住戴尔塔区,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熔炉。
——杨巨平《碰撞与交融——希腊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
设问(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亚历山大城成为希腊化时代政治、经济中心的原因,概括亚历山大城居住区的特色,结合所学说明这一特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提示 原因:亚历山大城位于尼罗河河口,地理位置优越;由亚历山大规划修建;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
特色:分区聚族而居。
影响:既保有埃及文化,又融入了希腊、犹太等多种文化,形成多种文化并存、互渗的多元格局。
史料二 希腊化时代的斯多亚学派主张“人人皆兄弟”,认为“人不只对政治共同体忠诚,更负有对世界共同体的忠诚”。这种世界主义是“以世界为人类生活的中心,从而倡导一种‘大一统’的社会”。艺术家把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宇宙转向了多变的人生;在文学创作上,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所创新,由神话传说回归到了现实生活,出现了田园诗、科普诗以及反映中上层私人生活趣事的新喜剧。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23年-公元前30年)的统治者是埃及的征服者,而实际上却是埃及的君主制征服了希腊—马其顿人,“法老体系贯穿于整个托勒密时期”。西亚塞琉西王朝(又译塞琉古王国,公元前312年-公元前64年)的统治者,也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杨凤霞《史海探微》
设问(2) 根据史料二,概括希腊化世界的特点。
提示 特点:主张世界主义;关注现实;实行君主制。
[历史解释]
认识古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1)多元性:马其顿扩张后的帝国空前的广袤,首次统一了地中海以东的领域,足迹跨越亚、欧、非三洲。这次对外扩张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形成了包括希腊文化、埃及文化、西亚文化以及波斯文化的希腊化文化。
(2)开放性:伴随着东西方文明交互渗透的过程,超越种族和国界的观念开始呈现。在希腊化的过程中,各地区和各部落之间的差别在缩小,从前的宗教、城邦和公社的闭关自守性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在扩大,人们的活动超越了过去的城邦界限,出现了统一的希腊化世界的经济体系,希腊化时期的世界主义取代了过去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多元文化共存局面下的希腊化世界呈现开放的全球意识。
主题二 辩证看待蒙古西征
1.积极影响: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1)辽阔的帝国版图,有利于文化汇融。
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交流的进程。
(2)通畅的交通,为东西交流提供便利的条件。
①蒙古帝国内外都修有发达的“驿站”。
②蒙古在西征过程中注重修通道路。
③蒙古人的西征活动,使当时世界上各国的各种政治实体和种族的隔阂得到一次大变动,各种民族、文化相互见面、认识,甚至渗透融合。动乱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交流。
(3)蒙古帝国统治者重视东西商业往来和技术交流。
蒙古帝国在东西之间各交通要道上均设有驿站,道路便捷,使商品流通较为便利、安全,当时欧洲各地、阿拉伯半岛、非洲北部及东岸沿海地区的商队来蒙古经商也更加频繁。
(4)宽容的宗教政策。
蒙古人信仰“长生天”,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他们吸纳了别族的文明,同时也容纳了别族的宗教信仰,对宗教实行宽容的政策,有利于统治和社会稳定。
2.不利影响
(1)蒙古大军大肆屠杀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并焚毁城市和建筑,把城市变成“烟雾和灰烬”,这种毁灭性的残酷行为,毁灭了该地区的文明和生产力,阻碍了被毁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2)对这些地区的毁灭性打击,在客观上也阻滞了人类自身的进步。
[史料实证]
史料 对于自成吉思汗开始的蒙古西征,长久以来,人们对此褒贬不一。苏联1957年出版的《苏联域外的东方中世纪史》是这样概括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七十年的时间里,血洗了亚欧国家。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国家人民群众的身上。征服,破坏了他们的城市,践踏了他们的田野,消灭了他们的生产力和文化。”但是,法国学者麦撒却这样说道:“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将各民族集聚一处……中世纪满天黑云,使人不得望见天日。至是乃因蒙古西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警醒。”
——杨峻岭《试析蒙古西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设问(1) 简述史料中关于蒙古西征的评价有何不同?
提示 一种评价认为蒙古西征是前所未有的灾难,对经济文化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另一种评价认为蒙古西征恢复了东西方交通,促进了文化交流,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提供了契机。
设问(2) 对蒙古西征为何会有不同的评价?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 原因:评价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启示: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做出辩证的、全面的评价,既要看到评价对象的积极方面,也要看到消极方面。
[家国情怀]
蒙古西征的进步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成吉思汗的政府拉开了人类近代史的帷幕。蒙古人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踏碎了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美梦,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正是在这种军事征服的推动和刺激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蒙古对欧洲的征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吉思汗将中国的先进文化和生产力带给黑暗时代的中世纪欧洲,使欧洲找到了通向“现代”的发展方向。
对接高考
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3—14世纪处于中国宋元时期。13 世纪,火药武器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入欧洲,故A项正确;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出现在汉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出现在隋唐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出现在明清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必备术语
1.亚历山大远征是一次具有侵略性的远征,对东方一部分国家的文明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亚历山大的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政治及经济交流。
2.蒙古西征犹如一把双刃剑,带给被征服地区血和泪的同时,也把世界的范围变得更加广阔,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快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
1.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巴比伦、埃及、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小亚细亚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这反映了(  )
A.希腊文明产生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
B.战争客观上加速了东西方之间文明交流
C.战争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
D.波斯帝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可知,波斯帝国征服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地,以其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庞大帝国的制度文明,加速了东西方之间文明交流,故B项正确。希腊文明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过程,希腊文明的产生未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排除A项;C项夸大了波斯帝国战争征服的影响,排除;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
2.“这个王朝主要统治埃及,仿照埃及模式建立了政府机构,定都亚历山大港。这个王朝的诸位君主也都被认为是埃及历史上的法老”。这一王朝是(  )
A.塞琉古王国 B.托勒密埃及
C.马其顿王国 D.钦察汗国
答案 B
解析 根据“埃及”“定都亚历山大港”等,可得出这一王朝是托勒密埃及,故选B项。
3.观察下表,造成“希腊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时代 内容    希腊时代(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末-前2世纪末)
社会思想 理想主义、地方主义 现实主义、国际主义
教育 私学盛行 公学盛行
商业 有限的商业活动 广泛的海路商业活动
A.罗马帝国的建立 B.“世界性帝国”的出现
C.海洋文明的影响 D.世界性航路逐渐形成
答案 B
解析 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征服托勒密埃及,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历史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是古希腊历史由独立城邦走向统一的世界性帝国的过渡时期,此时“希腊化时代”地域辽阔,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故在社会思想、教育、商业等方面均与“希腊时代”存在差异,B项正确。
4.西征中,成吉思汗实行分封,长子术赤的领地在“额尔齐斯河上游和阿勒泰山一带”,直至钦察草原诸地区。次子察合台、第三子窝阔台在中亚、西域、中原等地得到了封地。第四子托雷管理他父亲的家族、财富和祖先的牧地以及蒙古帝国的全部精锐部队。成吉思汗的分封(  )
A.为蒙古四大汗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B.说明蒙军由征服转为防守
C.使蒙古汗国控制了整个欧亚大陆
D.遵循了中原地区的宗法制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蒙古的四大汗国为钦察汗国(亦称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上述分封具备了后来四大汗国的雏形,故为蒙古四大汗国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故选A项。蒙古曾进行了三次西征,成吉思汗死后,还曾进行西征,故排除B项;蒙古汗国并没有控制整个欧亚大陆,故排除C项;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而材料中继承父业的托雷为第四子,可见并未遵循宗法制,故排除D项。
5.《马可·波罗行纪》中对忽必烈登基时间和年龄的记载与《元史》等汉文史料不同,之前学者认为这只是简单的笔误,但最新史学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记载发现,其中原因应该是马可·波罗回国后记载时受到了伊斯兰历的影响。这表明(  )
A.古代官修史书的史料价值十分有限
B.研究视角多元化使历史解读更趋于理性
C.历史文献必须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D.不同的史观往往影响研究者的历史结论
答案 B
解析 新史学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记载发现,其中原因应该是马可·波罗回国后记载时受到了伊斯兰历的影响,新的史学研究视角对传统观点提出了新的解读,故B项正确。古代官修史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实物史料和不同的史观,故C、D两项错误。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他率领大军东征,军队所至,许多城市被洗劫一空,成千上万的人被俘为奴。他占领了小亚细亚和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进军途中,他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力山大港就是那个时候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你如何理解“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试举一例在希腊化时代的自然科学成就。
答案 在远征过程中,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进了希腊文化当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举例: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举一例即可)
题组一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在征服埃及后,不顾路途艰险,跋涉到埃及西部沙漠中的绿洲,拜谒埃及太阳神的象征阿蒙神,并为女神伊西斯建庙;在征服巴比伦后,下令重建被波斯人毁掉的神庙,并亲自祭祀巴比伦城的守护神马杜克。亚历山大意在(  )
A.传播古希腊文化
B.消弭埃及与巴比伦的矛盾
C.培育臣民的认同感
D.恢复当地的神权政治形态
答案 C
解析 对埃及人和巴比伦人来说,亚历山大帝国是外来政权,亚历山大重视他们的信仰,有利于培育臣民对他本人和帝国的认同感,故选C项。亚历山大尊敬的是其他民族的神,并不是在传播古希腊文化,故排除A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埃及与巴比伦的矛盾,故排除B项;这是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而不是要扩张当地人的势力,故排除D项。
2.亚历山大在向东扩张过程中,带了许多随军学者,它们沿途采集动植物标本,测量地理,研究学术,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还接见过古印度学者,与他们交流学问。这些行动(  )
A.推动了波斯帝国的文化发展
B.表明文明发展的趋同化
C.扩大了古代知识的传播范围
D.有利于印度佛教的产生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研究学术,与当地人交往”“与他们交流学问”可知,亚历山大的扩张也伴随着不同文明的知识交流,从而扩大了古代知识的传播范围,故选C项。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东征灭亡,故排除A项;这只是文明的交流,交流不等于趋同化,故排除B项;亚历山大时代之前,佛教早已产生,故排除D项。
3.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由此推断,该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
A.毁灭了东西方文化
B.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答案 C
解析 依据题干“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传播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C。
4.据普卢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遍布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文化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材料意在强调(  )
A.亚历山大帝国疆域极其辽阔
B.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文明传播
C.希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D.亚历山大建立了众多城市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希腊科学和文化的胜利”可知,题干强调了亚历山大远征推动了希腊文明的传播,故选B。
5.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推广希腊文化,被征服地区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这说明(  )
A.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文化占主导地位
B.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C.被征服地区完全接受希腊文化
D.被征服地区文化与希腊文化碰撞交流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推广希腊文化,被征服地区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可以得出,在希腊化世界中,统治阶级推广希腊文化,希腊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故A项正确。
题组二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6.在蒙古征服之前,俄罗斯地区封建割据,不断混战。钦察汗国统治俄罗斯后,保留了俄罗斯各公侯国,但它们必须向钦察汗国称臣、接受册封和诏令、缴纳贡赋、承担军役。俄罗斯土地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据此可知(  )
A.俄罗斯各公侯国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B.钦察汗国直接控制了俄罗斯各公侯国
C.蒙古西征推动了俄罗斯国家形态的演进
D.蒙古汗国的分裂导致俄罗斯国家的发端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封建割据,不断混战”“第一次出现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可知,俄罗斯地区的国家形态由分裂走向统一集权,故选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拜占庭帝国,故排除A项;由材料“向钦察汗国称臣、接受册封和诏令、缴纳贡赋、承担军役”只能看出间接控制,并没有直接管理,故排除B项;俄罗斯国家发端于基辅罗斯,而蒙古征服俄罗斯以前,基辅罗斯早就存在了,故排除D项。
7.下表为学术界关于《马可·波罗行纪》的研究成果。
成果1 关于当时宫廷的奢侈、南方城市的繁荣、市场的活跃的记载,《行纪》比任何汉文史料和外文作品更为详细、生动
成果2 《行纪》记载的马可·波罗襄阳献炮,与《元史》记载不符
成果3 《行纪》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有大量准确而详尽的描述,当时的欧洲、阿拉伯和波斯文献中无书能及
成果4 各种印刷本的《行纪》采用的人名和地名是波斯文或阿拉伯文,可能是从波斯史籍中抄来的,也可能是马可·波罗只到了波斯
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该书是研究《元史》的重要资料
B.马可·波罗曾经来过中国
C.该书由阿拉伯人翻译并传播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答案 A
解析 从表格中四个成果可以看出,《马可·波罗行纪》所记载的史料可用来研究元朝的历史,故A项正确。由成果4“马可·波罗只到了波斯”可知,学术界对马可·波罗来华存在异议,故B项错误;四个成果均无法反映出阿拉伯人翻译过该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了《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文明的传播,没有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D项错误。
8.(成吉思汗的大将)哲别和速不台侵入波斯、高加索和罗斯“不过是一次长途奔袭。他们去后,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以为是做了一场噩梦,而蒙古人留在这些城市里面下来的冒烟的瓦砾场以及堆积如山的尸体证实他们经过这里是可怖的事实”。材料说明蒙古西征(  )
A.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B.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C.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
D.推动欧洲城市发展
答案 C
解析 蒙古西征本身是对这些国家的武装入侵,大肆屠杀当地居民,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故A、B错误,C正确;材料未涉及城市发展问题,故D错误。
9.“蒙古族的征服战争十分惨烈,在欧亚广阔的被征服地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所以,蒙古的西征和蒙古帝国的建立对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毫无积极作用。”这句话(  )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前提和结论都正确
D.前提和结论都错误
答案 A
解析 蒙古族的征服战争给欧亚广阔的被征服地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但是蒙古的西征和蒙古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故A正确。
10.公元13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进行了三次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的蒙古帝国。蒙古人的西征也是农业文明时代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征服活动。下列对蒙古人征服战争评价较为客观的一项是(  )
A.蒙古铁骑所到之处破城掠寨,涂炭生灵,充分暴露了游牧民族的野蛮与残忍
B.战争总是残酷的,无辜平民的伤亡是常有的事,蒙古人的征服战争也不例外
C.蒙古人征服战争虽给农耕民族带来巨大灾难,但却打通了东西方交通的通道
D.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为了生存他们才不得已而掠夺定居的农耕民族
答案 C
解析 评价历史事件应该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具体到本题中就是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评价蒙古西征。蒙古人的征服战争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在客观上打通了东西方交通的通道,推动了东西方交流,故选C。A、B、D是单方面的评价,缺少客观性,均排除。
11.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外部极盛时期”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A.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促进了基督教文明的传播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提到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征战,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故D项正确。
12.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对世界战争文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欧洲战争的种族主义和专制主义始于东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其归因于蒙古对俄罗斯人的个性和俄罗斯制度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农民的野蛮化,无视人的尊严,价值观扭曲,特别崇拜凶狠霸道和狡诈。材料表明(  )
A.俄罗斯人的霸道和狡诈的个性的根源是蒙古的西征
B.东欧国家的种族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原因之一是蒙古的西征
C.蒙古西征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D.蒙古西征对世界战争文化的影响是消极的
答案 B
解析 A项片面夸大蒙古西征的影响,故错误;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无从体现,故错误;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蒙古西征对世界战争文化的影响,故D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远征军主要由马其顿人和希腊雇佣兵组成,亚历山大在东方的远征中至少留下了36 000名希腊雇佣兵,让他们在各处定居下来。他们都是希腊文明的载体。东征中还有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地理学家、测绘师、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沿途搜集了大量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情风俗方面的资料,他们与当地人交流来往,使东西方文化互相补充。
材料二 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在此之前曾娶巴克特里亚的王公之女罗克珊为妻)。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大约有80名将官)。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这一行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亲自馈赠给他们许多礼物以示鼓励。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远征军的人员构成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试分析亚历山大此举的目的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答案 (1)从来源看,主要来自马其顿和希腊;从职业看,涉及各个文化领域。
(2)目的:与东方贵族联合,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和管理,维护帝国稳定;赢得当地人好感与支持,缓和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展示政权合法性与正统性的需要。
影响:扩大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
利于加强对帝国的控制与管理,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稳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蒙古军队攻陷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哈里发出城投降,被装入袋中,纵马踏死。历时500余年的阿拔斯朝阿拉伯帝国灭亡。蒙古军队在城中烧杀劫掠7日之久,80万居民几乎被屠杀殆尽,许多艺术珍品和建筑遭到毁灭,历史名城巴格达蒙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法]格鲁塞《草原帝国》
材料二 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总主教……从蒙古人传播文化这一点说,差不多和罗马人传播文化一样有利。对于世界的贡献,只有好望角的发现和美洲的发现,才能够与之相似。
——[法]格鲁塞《蒙古帝国史》
(1)从文明交流的角度看,作者是如何评价蒙古的扩张的?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来佐证作者的观点?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
答案 (1)作者认为蒙古人的扩张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国的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元朝传到欧洲。
(2)不矛盾。因为两则材料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反映了蒙古扩张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