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学案+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学案+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0 18:2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素养聚焦 1.概括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的发展历程。2.识记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这些载体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知识点一 学校教育的发展
1.中国古代教育
(1)官学
①汉朝设立的太学,西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②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概念阐释 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2)私学
①产生于春秋时期。儒家代表孔子影响最大。
②唐朝以后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③书院制度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朱熹编纂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对后世产生长久的影响。
(3)作用: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2.近代西方大学教育
(1)渊源: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成就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国民教育制度。
知识拓展 “大学区”制度
拿破仑十分重视教育和积蓄智力资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体系。他创立的法国大学区制度在经历数番政权更迭中依然屹立不倒。完整保留下来的大学区制度奠定了当代法国教育管理制度的基础。1806年,拿破仑设立帝国大学为政府管理全国教育的机构(国民教育部)。现为法国省一级的国民教育行政管理单位。
②德国:洪堡创办柏林大学,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
③美国: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3.中国近代教育
(1)京师大学堂: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2)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误区警示 京师大学堂与京师同文馆不同。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它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京师同文馆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公立专科学校,后来它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
4.新中国的教育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
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③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④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3)改革开放后的教育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
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③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④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迈入历史新征程,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5.学校教育的意义
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知识拓展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1)政局稳定、拨乱反正。
(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4)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这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物质保障。
(5)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出台,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问题思考
1.材料一 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或受母教,或受保姆之教,令其能识应用之文字,通解家庭应用之书算物理,及妇职应尽之道,女工应为之事,足以持家教之而已。其无益文辞,概不必教。
材料二 教会女子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既有西方近代科学的课程,如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等,又有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依据材料,教会女校与中国传统女子教育有何不同?
提示 中国传统女子教育局限于家庭事务,教会女校既有近代科学知识又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
2.材料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前身是柏林大学。创办于1810年,是由当时的普鲁士教育大臣、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创办。柏林洪堡大学是蜚声中外的世界顶尖学府、德国精英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历史上曾产生29个诺贝尔奖获奖者。
洪堡是按照什么精神创办柏林大学的?结合所学回答近代大学建立的历史意义。
提示 精神:“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历史意义:为学校教育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培养了大批人才;有利于发扬人类文化;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知识点二 印刷书的诞生
1.产生及发展
(1)约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2)中国早期的书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书写材料的简策和用缣帛作书写材料的帛书。
(3)公元前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
(4)105年,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改进制成“蔡侯纸”,书写材料逐渐过渡为纸,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5)北宋毕昇发明胶泥制的活字印刷术。
知识拓展 宋代印刷书发展的原因
①政府的重视及重文轻武的政策。
②印刷术的发展。
③城市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发展。
④理学兴起。
⑤教育的发展及科举考试的影响。
(6)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印刷书,还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2.意义: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思考 材料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 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 年前后德意志人谷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依据材料分析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
提示 直接催生了印刷书。打破了天主教的文化垄断,为西欧思想家提供了传播新思想的便捷媒介。
知识点三 图书馆的成长
1.职责: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责。
2.起源:对文字资料的收藏。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
3.西方图书馆
(1)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对保存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私人图书馆也随之兴起。
(2)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思维点拨 公共图书馆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大批有文化的工人和市民。免费的、开放的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在图书馆事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中国图书馆
(1)中国文献的保存,源于史官,以及所建立的“府”“阁”“堂”“室”等地。
(2)中国私家藏书图书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明朝中期范钦主持建造的天一阁,成为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
(3)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图解历史 中国图书馆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问题思考 材料 彼特拉克(1304-1374年)是意大利诗人和学者。他从修道院的图书馆中清理出古希腊、罗马文献的抄本,并用人文主义观点进行解释……彼特拉克最先应用“人文主义”一词,将“人的学问”与“神的学问”作出对比,被尊为“人文主义之父”。
——摘编自杨子竞《外国图书馆史简编》
依据材料分析图书馆在彼特拉克人文主义思想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提示 彼特拉克研究图书馆中古希腊、罗马文献抄本,用人文主义观点进行解释,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
知识点四 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西方博物馆
(1)出现: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创建了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的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2)近代: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3)发展:18世纪,博物馆建设迈出重要的一步,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重要的博物馆都建立于这一时期。
知识拓展 英文中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缪斯的居所”。缪斯为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女神,最初司职歌舞、演出,后转为诗词的庇护神,进而延伸为一切文理科学的保护神,甚至和竞技体育也有一定的联系。最早建于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博物馆便因之得名。
2.近代中国博物馆
(1)出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主要陈列动物标本的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2)自建:1905年,张謇在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3)新气象:1912年,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
3.新中国的博物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院正式改为“国立南京博物院”。
(2)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为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而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在旧藏珍宝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文物藏品。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
(3)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59年7月建成,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馆藏特色文物为武器、军服、证章和军事题材艺术品等。
(4)1959年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建成,2003年2月,在两馆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5)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以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专业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共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4.作用
(1)近代以来建立的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2)博物馆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问题思考 材料 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部分文物被转运台湾。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国有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故宫博物院。1995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国宝荟萃》,故宫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据郑欣淼《故宫博物院80年》
尝试总结抗战迄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
提示 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移西迁;1949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分为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了合作交流。
主题一 中国学校教育的作用
1.古代学校教育在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中的作用
(1)学校储备人才与创新文化,形成传承中华文化的长效机制。每个朝代的太学或国子监等所选拔的博士官大都是当时最有学问和影响的学者,他们对传承与创新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2)学校培育人才与整理文献,使中华文化得以保存与传播。
(3)中国古代学校开展经学教育,推动社会主流文化逐步形成与确立。中央官学教育对儒家经学的重视,推动儒学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
(4)在中华文明史延续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从来没有中断过,而且一直是中华文化汇聚、保存、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场所。
2.私学的兴起对我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1)它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2)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下移”的趋势,扩大了教育对象。
(3)它促进了传统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学校教育的独立,才能使教育理论成为必要和可能。
(4)促进了各种学派的发展, 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5)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优秀教育遗产。
3.近代留学教育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1)留学生带回的西方文化,对于开拓文化交流渠道,传播西学,削弱封建思想的影响,促进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意义重大。
(2)留学生在外国的言行,体现和传播了中华文明,为以后的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间的友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留学教育冲破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教育的格局,促进了国内新式教育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史料实证]
史料一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进士已经成为宋代文官的主体。读书应试、追求科举功名已经成为唐宋以来大多数古代读书人自发的行动。经历唐末五代的长期战乱,赵宋朝廷更无力、亦无心发展官学。官学不仅无法从数量上满足求学者的需要,而且宋代官学实际上并未很好地履行其教育职能。北宋的最高统治者认识到了书院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朝廷面临的士无求学之所的尴尬局面,于是通过赐书、赐额等方式,将其纳入到官方的监管之下。可以说从宋代开始,书院自身已经进行了调整,即从单纯追求学术研究与传播的办学模式向追求学术研究与传播和为科举服务并行的办学模式转变。
——摘编自李兵、李文艺《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科举化原因的思考》
设问(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科举化的原因,并说明宋代书院教育的社会作用。
提示 原因:宋代经济及科举制度的发展;政府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读书应举风气形成;官学教育功能的缺失;官方书院政策的诱导;书院自身的调适。
作用:满足了知识分子读书应试的需要;弥补了官办教育的不足(弥补了官办教育重知识不重道德培养的不足);提高了大众素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
史料二 中国古代的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后期大学课程设置比较
中国古代的书院 欧洲中世纪后期大学
课程内容 四书、五经 理学大师的著作、讲义、语录、注疏等 史学著作 诗词 百家之学的实用技术 神学、法学、医学 文法、文学、历史学 修辞学、辩证法 算学、几何学 地理学、天文学 音乐
——据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和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整理
设问(2) 根据史料二,指出中国古代书院课程与欧洲中世纪后期大学课程的不同特点,并分别说明两者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提示 特点:中国古代书院课程内容以儒学为主;偏重道德伦理;培养适应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欧洲中世纪后期大学课程内容多样(或课程设置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神学等内容);注重实用性(或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追求科学理性(或注重对真理和科学的探求)。
原因:中国: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的影响;君主专制不断发展并强化;适应科举制选拔人才的要求。欧洲: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宗教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中世纪末期人文主义的推动。
[历史解释]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色
(1)具有完整的系统严密的结构和系统的理论。
(2)充分体现和发挥了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而不甚重视或较难体现和发挥生产、经济功能。
(3)古代教育制度具有超稳定性的结构,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化,教育制度也有变革,但多属于完善和局部调整,很难发生整体上的变化。
(4)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将严格的等级性和广泛的庶民性有机统一起来,既保证了统治集团的绝对特权,又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时空观念]
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特点:官费;留学欧美;主要学习军事和工艺技术、自然科学;留学生多来自沿海地区。
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西学的传播;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的兴起。
影响:成为近代民族工业和海军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工业、科技与国防的现代化。
第二阶段:
特点:留学日本;主要学习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自费留学人数大增(留学逐渐成为社会风尚)。
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盛;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民间求学风气转变;距离日本近费用低、文化风俗习惯相似。
影响:成为民主革命运动的骨干;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第三阶段:
特点:主要到美国、法国、俄国留学;留学资金来源多样化;浓厚政治色彩(学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背景:新文化运动提升民众的民主、科学意识;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
影响: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中坚力量。
第四阶段:
特点:以留学欧美经济文化发达国家为主;自费留学逐渐占主流;规模空前;双向。
背景:改革开放(政策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思想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全球化潮流,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影响: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友谊的桥梁,增强国际了解与沟通;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主题二 书籍和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和职能
1.从社会效益角度看,书籍的四种基本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书籍使得古人的智慧结晶能保存下来并传给我们当代人。
(2)舆论导向功能:书籍可以通过对读者进行思想教化,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3)信息传播功能:书籍将读者需要的信息迅速传播,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4)休闲娱乐功能。
2.博物馆的职能
(1)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
(2)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
(3)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4)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史料实证]
史料一 中国古代藏书事业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又各具时代特色。其基本是由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四大藏书系统组成。我国古代内容丰富、品种浩繁的文化典籍,能从古流传至今,长久地得到传播,私家藏书发挥了巨大作用。
设问(1) 概括史料中的内容。
提示 中国古代藏书事业由四大藏书系统构成,其中,私家藏书发挥了巨大作用。
史料二 晚清以来中国固有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而20世纪前半期图书馆界致力收藏古籍,承继了中国古代藏书中的官府藏书与私家藏书,保存了中国版刻传统中的官刻与私刻精品,同时刊印珍稀善本,推广中国文化,助力中国学术,使图书馆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现代性中心,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体现了图书馆作为社会机构的重要文化意义,值得当代图书馆界借鉴与发扬。
设问(2) 根据史料指出近代图书馆的作用。
提示 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体现了图书馆作为社会机构的重要文化意义。
史料三 大英博物馆馆藏范围,涵盖了古埃及与苏丹、古近东、非洲、大洋洲、美洲、亚洲、欧洲等地区,从上古到近古,直至现代,几乎全世界各大洲范围及代表性国家与地区的历史文物,都是它的收藏对象,大英博物馆不光修复、保存、陈列、展示馆藏文物,同时还特别注重对馆内所有文物藏品作科学与文化的诠释,以便让更多的民众懂得并了解博物馆内存放展品的学术意义与文物价值,由此,他们对馆内收藏的所有文物展品,展开了系统的有目的的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研究,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物展品,为今天的现实服务。他们始终立足于将博物馆建成国际学术中心的建馆宗旨,努力做到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知识与教育公众,大英博物馆为世界范围的文化机构起了表率作用,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设问(3) 根据史料概括大英博物馆的特点。
提示 收藏国家范围广,亚非欧美均有;跨越时代长,从上古到近现代;注重对藏品的科学和文化诠释;可做科学研究;传播知识与教育公众。
[家国情怀]
发展文博事业的意义
(1)发展文博事业,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信息的资源中心,既收集着丰富的原始文献和书籍,更蕴藏着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而被誉为“大学的心脏”的高校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门类众多,国有博物馆往往难以全面覆盖,民办博物馆具有文物藏品多样、参与主体多元、管理体制灵活、贴近民众生活等特点,成为国有博物馆的重要补充,传承效果显著。
必备术语
1.学校教育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程度的衡量性标志,是社会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统领工程。教育离不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2.书籍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
3.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可以传承文化,使优秀的文化得以继续发展;同时,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产业,能够与经济发生紧密的联系,带动一部分经济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在私门”。这一变化(  )
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
B.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
答案 C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由“学在王官”转向“学在私门”,这有利于学术下移,扩大了平民知识分子的力量,从而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推动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而不是结果,故A项错误;B项夸大了这一转变的影响,排除;“学在私门”会形成不同的学术思想,加速的是学派思想的纷争,而不是融合,排除D项。
2.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该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即(  )
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大力发展义务教育
答案 C
解析 “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故选C。
3.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欧洲各地建立的印刷工厂达1 000多个,出版的书籍达到数百万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人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受印刷术影响而产生
C.印刷术成为推动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
D.印刷工厂里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 C
解析 材料“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欧洲各地建立的印刷工厂达1 000多个,出版的书籍达到数百万册”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出版印刷业的发展,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
4.“一五”计划关于普通教育方面的指标是:发展重点中学,特别是高中。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这一指标的完成(  )
A.改变了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
B.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化劳动力
C.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可以看出“一五”计划关于普通教育方面的指标的完成改变了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故A符合题意;B、C、D都不能反映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5.18世纪的法国,各种图书机构和实践活动大量涌现,为公共阅读提供了方便。在阅览室和开办“文学陈列馆”的书店里,人们可以尽情阅读而无需购买。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咖啡馆也成为重要的信息沟通场所。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
A.工业化的人才优势日益突出
B.政府的言论控制日益走向解体
C.新思想有较通畅的传播渠道
D.理性主义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18世纪的法国,各种图书机构和实践活动大量涌现,为公共阅读提供了方便”可知18世纪的法国社会阅读和信息沟通比较便利,为启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较为畅通的渠道,故选C项。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两千多年前,周朝就有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机构——盟府。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取缔私人藏书。汉代朝廷设的图书馆称“秘阁”“秘府”,设专职官员管理。唐代,像魏征这样的大臣都出任过“图书馆长”之类的职务,专门负责搜集收买天下之书,并组织人抄写备份;民间私人图书馆也开始出现。宋代,太宗建立崇文院,专作藏书之地,后来又另设书库,叫秘书阁。明清之际,印刷术的发展使得国家藏书得到空前发展。除官方图书馆,民间图书馆也广泛存在。汉代藏书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内容。从唐代开始,正式确定了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中国古代图书馆无论公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处于名副其实的“藏书楼”阶段。
——摘编自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图书馆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 特点:出现较早;官府主导;曲折发展;受统治政策和技术条件影响较大;重收藏,少开放;藏书种类丰富。
影响:保存传统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题组一 学校教育的发展
1.西周的教育体系中,执行教育任务的有“师”和“儒”两种人,这两种人都是官吏。春秋时期,官师分离,“师”“儒”流入民间,处于政体基层的“乡校”有的成为民间私塾。这种变化(  )
A.与分封制的推行密切相关
B.标志着学校教育的开端
C.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D.得益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答案 C
解析 “师”“儒”流入民间,意味着私学的产生,私学和官学在传承、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选C。
2.1906—1911年,清政府举办了六届留学毕业生考试。学部先举办学业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只授科名,不授官职,须再通过廷试,才能授予实官,廷试完全仿照旧式科举。由此可知,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  )
A.渗透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B.助长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潮
C.拓展了科举制的实施范围
D.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答案 A
解析 学习西学的留学生尽管通过了学业考试,但“只授科名,不授官职”,他们只有通过了仿照旧式科举的廷试,“才能授予实官”,这说明清末留学毕业生考试渗透了“中体西用”思想,中学在选拔过程中仍占据着主要地位,故选A项;材料中的考试方式虽有弊端,但不至于激化社会矛盾,从而助长资产阶级革命风潮,排除B项;科举制在1905年就已经被废除,排除C项;廷试是完全仿照旧式科举的,这不会促进教育的近代化,排除D项。
3.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兢兢以圣经理学诏学者,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这反映出(  )
A.京师大学堂仍以理学为宗旨
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思潮
C.顽固势力竭力阻挠教育改革
D.近代教育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可知,戊戌变法前后,近代教育仍以传统儒学为核心,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故D项正确。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所设10科中包括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不能由此得出其以理学为宗旨,故A项错误;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材料未体现顽固派竭力阻挠教育改革,故C项错误。
4.下列关于近代大学教育发展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B.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
C.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精英化
D.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答案 C
解析 近代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C说法错误,故选C。
题组二 印刷书的诞生
5.约15世纪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由铅、锡、锑的合金制成的金属活字,当时用金属活字印出了《圣经》。 事实上,约11世纪中国已经有了类似的技术,它的发明者是(  )
A.蔡伦 B.毕昇
C.文天祥 D.辛弃疾
答案 B
解析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约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故选B。
6.唐人柳玭在《家训》中说:“余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说、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版印纸,浸染不可尽晓。”据此可推知,当时(  )
A.政府鼓励民间印制图书
B.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版印技术仍有待于完善
D.民间盗版印刷非常普遍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率雕版印纸,浸染不可尽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主要用雕版印刷技术来印纸,其技术不佳,导致“浸染”而识字不清,反映了当时我国版印技术仍有待于发展完善,故C项正确。
题组三 图书馆的成长
7.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下列关于图书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18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
B.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图书馆由亚述巴尼拔王所建
C.天一阁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
D.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图书馆
答案 A
解析 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8.英国近代史的材料汗牛充栋,各种公告记录早有图书馆档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记、信札又大批托出,且新资料仍不断被发现。有人从过去政客的文件中寻出家庭开支账单进行分析断定其党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这一现象反映出(  )
A.还原历史可以从多元角度切入研究
B.英国政府有完备科学的史料留存制度
C.研究历史成为英国民众的一种风尚
D.英国的政党政治为研究历史提供素材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各种公告记录早有图书馆档案室保全,私人的日记、信札又大批托出,且新资料仍不断被发现。有人从过去政客的文件中寻出家庭开支账单进行分析断定其党同利害,自成一家之言”表明还原历史可以从多元角度切入研究。故答案为A项。
题组四 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9.18世纪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了规模庞大的近代国家博物馆。拥有丰富藏品的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结合下图分析这些近代博物馆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
达·芬奇 古罗马时期 顾恺之《女史箴图》
《蒙娜丽莎》 马赛克贴画
A.对外殖民扩张的结果
B.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大量藏品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资本主义国家注重文明传承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些博物馆中既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也有古罗马时期贴画,更有中国的古代画作。结合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文明传承使得这些博物馆出现了上述作品,但从根源上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这些国家有能力关注文明传承,C正确。
10.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建立了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博物馆。下列属于新中国博物馆建设成就的是(  )
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②中国国家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
③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④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但不是世界上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排除含④的选项,结合所学可知①②③都正确,故选D。
11.西周官学对“非我族类”、贫与贱者不教。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不仅把教育推及“蛮夷”,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这种把贵族文化大众化的举措(  )
A.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转型
B.结束了商周时期世官制度
C.使我国学校教育开始普及
D.推动儒学过渡为社会主流思想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将贵族文化大众化,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官学下移,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进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故A项正确。
12.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列举了两宋书坊名称22个。这些机构开始在所刊书之首尾、序后、目录后登出,或盖本坊印章,或刊本坊之名称,如“闽山阮仲猷种德堂刊”。该现象表明(  )
A.两宋已有版权保护意识
B.活字印刷术的推广普及
C.商品经济促进书坊繁荣
D.技术革新推动文化传播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这些机构开始在所刊书之首尾、序后、目录后登出,或盖本坊印章,或刊本坊之名称”说明书商已经有了版权意识,故答案为A项。
13.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童蒙教育即儿童启蒙教育的传统。近代,传统的童蒙教育逐渐被小学教育所取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我国童蒙教育发展较快,在全国设立了不少蒙学,有为皇室子弟设立的贵胄小学、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国子监小学和地方的庶民小学,更多的是包括义学、家塾、村塾在内的各种私学。一些官宦世家和富豪之家亦聘请塾师或亲自在自家内教育子弟。之前的童蒙教育“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以及“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以培养能够“明人伦”的“圣贤胚璞”。宋代的童蒙教材,除了综合性著作如《三字经》《千字文》外,还有朱熹弟子编著的《性理字训》、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王令的《十七史蒙求》、方逢辰的《名物蒙求》(介绍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名物知识)和《千家诗》等读物。
材料二 1912年1月,民国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为学校”“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规定小学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初等小学校修业期限为四年,设置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缝纫课。高等小学校修业期限为三年,设置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农业课,女子加缝纫课。——摘编自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童蒙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宋代童蒙教育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小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儿童启蒙教育的看法。
答案 (1)特点:教育机构众多;教育形式多样(多层次);重视以理学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教育和礼仪规范教育;教育内容丰富。
原因:继承前代童蒙教育经验;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制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理学的发展;印刷术的进步。
(2)历史背景:中华民国成立,改革传统教育体制;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西方教育思想和体制的传入。
(3)看法: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家校互动共育;注重礼仪规范和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儿童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儿童教育的发展;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儿童教育先进经验。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 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据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
名称 地点 创办方 种类
徐家汇博物院 上海(1868) 法国传教士韩伯禄 自然科学类(中国近代最早的博物馆)
京师同文馆博物馆 北京(1876) 清政府 自然科学类
敬业书院博物院 烟台(1879) 德国人瑞乃尔 自然科学类
天津考工厂陈列馆 天津(1902) 周学熙 商品类
南通博物苑 南通(1905) 张謇 综合类(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博物馆)
京师劝工陈列所 北京(1906) 农商部 商品类
国立历史博物馆 北京(1912) 教育部 社会历史类
地质陈列馆 北京(1916) 农商部 自然科学类
故宫博物院 北京(1925) 社会历史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的特点,结合背景进行分析。
答案 (1)主要变化:从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到成为公共文化教育的场所;馆藏规模扩大(藏品日益丰富)。
原因: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与掠夺;民族主义观念的促进;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
(2)特点:创办地点主要位于政治经济较发达地区;最初由外国人创办,后来出现私人和政府相继创办的博物馆;最初以自然科学类为主到后来出现种类多样的博物馆。
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西方国家在获得各种特权的同时,也将博物馆文化传入中国。随着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兴起自办的自然科学和商品类的博物馆。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思想的进一步传入,中国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生活文明化进程的深入,国家创办博物馆,注重文物的保护和文明的传承,博物馆事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