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年级下章末测试复习卷
第六章:亚洲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河顺地势由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
B.亚洲部分只有小面积的无流区
C.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主要内流河有注入里海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D.高原山地区河网密,平原丘陵区河网疏
读“亚洲位置图”,完成2-4题。
2.亚洲面积广大,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从图中可知,它主要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3.图中A、B表示的大洋和大洲分别是( )
A.大西洋、北美洲 B.印度洋、大洋洲
C.太平洋、欧洲 D.太平洋、大洋洲
4.从图中可知,亚洲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5.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在帐篷,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的生活,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干燥,是干旱的草原地带 B.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
C.多地震,帐篷利于防震 D.雨水多,河湖多
读亚洲轮席图,回答6-7题。
6.关于亚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B.亚洲没有被赤道穿过
C.亚洲西临大西洋 D.亚洲跨纬度最广
7.去年暑假期间,小明到亚洲的ABCD四个不同的地方旅游。回校后他描述了四个地方的所见所闻。你对他如下的描述,认为最不可信是的( )
A.我登上了A处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B.我游览了B处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印度
C.我去了C处看到了注入太平洋的湄公河
D.我到了D处体验了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
8.下面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②亚洲以白令海峡与欧洲为界 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④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中亚气候类型和农业分布图。读图文资料,回答9-12题。
9.中亚地区( )
A.位于低纬度地区,深居大陆内部 B.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锡尔河注入里海,为内流河
10.中亚地区农业( )
A.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里海沿岸 B.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气候区
C.畜牧业只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畜牧业分布面积广
11.中亚地区城市( )
A.都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地区 B.主要在温带大陆气候区均匀分布
C.主要分布在咸海沿岸 D.主要分布在水源较充足的河流沿岸和山麓
12.咸海的面积急剧缩小的原因是( )
① 棉花种植面积增加,灌溉用水量增加 ② 中亚人口增加,需水量增加
③ 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④ 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亚洲地理位置图,回答13-14题。
13.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北半球 B.全部位于东半球
C.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热带 D.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14.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列对“世界第一大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C.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广的大洲 D.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8题。
15.①为甲、乙两大洲分界线,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A.乌拉尔山 B.阿尔卑斯山
C.阿尔泰山 D.喜马拉雅山
16.甲洲地形、地势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拥有世界最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B.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D.地形以平原为主
17.下列气候类型在甲洲没有分布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8.亚洲北部、东部、南部濒临的大洋依次是( )
A.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C.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寒带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0.亚洲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和南部 B.南部和西部 C.西部和北部 D.北部和东部
水稻被称为“亚洲粮食”,下图是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在( )
A.河流上游地区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温带大陆内部 D.热带雨林气候区
22.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种植水稻的优势条件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②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③多长河,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历来是东进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此地。在能源资源上,该区油气资源丰富,被誉为“第二个中东”,中亚还是谷物、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盛产地。下图为西亚五国GDP对比图。据此完成23-25题。
23.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亚五国中,GDP增速最快的是( )
A.塔吉克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C.哈萨克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
24.中亚地区适合发展棉花种植的最有利条件是( )
A.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B.阳光充沛,空气干燥
C.港口众多,交通便利 D.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发达
25.相比于西亚的油气资源输出,中亚的油气出口主要的运输方式为(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26.读亚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运河,图中乙地主要位于_____(国家)。
(2)图中甲位于_____国家,丙山脉为_____ ,丁地属于____ 气候。
(3)图中阴影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列____图基本反映了这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状况。试描述下图中D气候的特征_____。
(4)甲、乙、丙、丁四地,在一年中自然景观变化最小的是____。
A.甲 B.乙 C.丙 D.丁
27.仔细观察下边亚洲范围示意图,请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
(2)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地处________带。
(3)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________洲接壤,西南以C________运河与B________洲为界;东临E________洋,南临F印度洋。
28.读亚洲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亚洲的地势特点,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3)图中阴影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气候,下列________图基本反映了这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状况。
(4)图中甲地位于亚洲六大分区中的________, 丙地为______高原,乙地为______平原,下图反映丁地居民生活状况的是______。
29.大洲的地理环境各地理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读亚洲位置略图、沿30°N 亚洲地形剖面图、沿80°E亚洲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两幅剖面图分析,亚洲中部地区两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是____ ;从南北方向看,亚洲大陆北部边缘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 。
(2)据图信息判断,亚洲的地势特征可以描述为________,受地形影响,亚洲河流水系呈现出____的分布特点,亚洲最长的河流注入____ 。
(3)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因此亚洲东部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广、最典型的____气候;图中阴影部分主要属于____的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参考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 2.A 3.C 4.B 5.A 6.D 7.C 8.C 9.B 10.D 11.D 12.A
13.D 14.B 15.A 16.B 17.C 18.A 19.B 20.A 21.B 22.C 23.C 24.B25.D
26.(1)苏伊士 中国
(2)俄罗斯 喜马拉雅山 热带沙漠
(3)C 全年高温多雨
(4)D
27.(1)东;北;(2)北温;(3)欧;苏伊士;非;太平
28.(1)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接壤
(2)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理由: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
(3)温带大陆性;C
(4)北亚;青藏;东北;①
29.(1)高原、山地 平原
(2)中间高,四周低 放射状 太平洋
(3)季风 温带大陆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