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习作4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适宜自己创作的一幅剪纸作品,全力看懂作品的基本内容。
2、展开丰富而且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构思一个合理的故事,并把故事写下来。
3、在具体创作中,要求内容详尽具体,叙事全面且做到详略得当。
二、教学重与难点:
重点:
培养孩子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在叙述中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具体经过。
难点:
在构思创作中,力求做到表达通顺、连贯,使文章达到详略得当的最佳境地。
三、教学评价设计:
1、注重过程性评价:奋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剪纸作品活动,尤其是指导如何展开想象和联想,构思属于自己的剪纸故事;在成文构思时围绕一个中心来写,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重点,要很好的借助阅读教学促进读写结合,推进学生学以致用。
2、评价标准多元化化:在评价学生习作的时候,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创作。本次习作是教材中的第四篇习作,可以设置以下评价标准:比上次进步最大的;书写最工整的;语言最优美、形象生动的;联想的内容最合理有趣的;最能表达故事内容的;从整体上讲最符合习作要求的等等。
3、评价主体系统化: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机制。学生作文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同位评价+自己评价。
四、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或可以组织民间艺人到现场剪纸,组织学生认真观看、仔细欣赏。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交流导入,激发愿望
(一)师生聊天,引入话题
1、最近我们学习了《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那么同学们对于剪纸有了哪些了解呢?
2、剪纸内容多,寓意深,祥和的图案增添了喜庆的氛围,像娃娃、葫芦、莲花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这篇课文中的剪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看着这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呢?展开你的想象,让画面在你的“视界”里活起来。
(二)指导看图,启发想象
第一幅图指导:
1、引导看图:
一个小男孩牵着两头骆驼在草地上行走,到处是鸟语花香、蝴蝶翻飞。
2、想象故事:
那位小男孩,家住在沙漠地带,家里缺水。他出来寻找水的,他可能经过了长途跋涉,克服了千辛万苦,走出了茫茫沙漠……
第二幅图指导:
1、引导看图:
一位美丽的姑娘穿着美丽的连衣裙,表演着顶碗舞。
2、想象故事:
那个跳舞姑娘,你可以先写一下她的外表、服饰、装饰,最好给她起一个名字,然后根据图的意思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最后再写练习之后台上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怎样热烈的掌声等等。
3、片段引路:
那位姑娘二十来岁,眉清目秀,身材苗条,穿着一身艳丽的蒙古服装,如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她站在草地上,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服装十分鲜艳,上面的花纹很精致.那为姑娘的脖子上有一串银光闪闪的项链,手上戴只一对金手镯,腰间围了几条彩色丝绸。
第三幅图指导:
1、引导看图:
放牛娃骑在一头牛上,用力在拉另一个小男孩。两只小鸟在自由的飞翔,蜜蜂在辛勤地采蜜。……
2、想象故事:
a、的那个小男孩意外受伤了坐在石头上,放牛娃看到后扶他起来,并把他拉上牛背带他去疗伤……
b、那个被拉的小男孩出来游玩时,迷了路。放牛娃把他拉上牛背,送他回家。
第四幅图指导:
1、引导看图:
蒙古包、小女孩在认真学习,蒙古包外有美丽的牵牛花、郁郁葱葱的小草……
2、想象故事:
先写在蒙古包内小女孩学习的场景。再写走出蒙古包看到的场景。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三)例文引路,明确要求
1、范文展示,给同学们提供具体参考。范文:《我喜欢的一幅剪纸》
我喜欢的一幅剪纸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这些色彩缤纷、形象生动、美不胜收的剪纸深受人们的喜爱!每个生动的剪纸背后,都有一个神秘动人的故事。今天,我看到了一幅精美的剪纸,它的样子是这样的:一个小姑娘在一个蒙古包里面学习,蒙古包外面长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草。面对这幅剪纸,我呆呆地思索着,情不自禁的摆动着衣襟,飞向了想象的王国。
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个可爱又很漂亮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英其玛,她是一个孤儿,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她学习成绩很好,是班里的第一名。每天放学以后,她都帮奶奶干活。
一天夜晚,在蒙古包里,英其玛正在学习,只见她两眼望着书,嘴里还小声地说着什么。一会儿她又两手托腮,思考着。突然,英其玛一拍桌子,大声喊道:“我终于明白了。”顿时,风吹进蒙古包内,好像在为她鼓掌。
第二天早晨,英其玛照例来到蒙古包外,给花草浇水,施肥。这时,邻居达日娜姐姐走过来,亲切地对英其玛说:“英其玛,你真爱劳动阿!”英其玛拢了拢打在耳边的头发,笑嘻嘻的说:“达日娜姐姐,不要夸我了,再夸我会脸红的。”多么可爱的英其玛啊!
这张剪纸,把草原上的英其玛刻画得活灵活现了。我喜欢这幅剪纸,它将伴随我快乐成长。
2、明确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仔细观察,写出剪纸中人与物的动作、神情。
(2)内容是编故事,故事中主角是剪纸中的人,数量为一至两位。
(3)习作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使故事生动、有趣。
3、大家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也参考了刚才老师提供给大家的范文, 下面请同学们张开你想象的翅膀,选中一幅你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把故事情节构思一下,交代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再小组内讨论,把事情的前后经过构思清楚,把事情连起来完整的说一说,讲给大家听!
4、现在就请同学们动起笔来,把自己选中的剪纸作品进行认真构思,把构思好的故事情节精心创作,在叙述中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具体经过。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写法指导、动笔习作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特别应关注写作能力不强的孩子,教师应该时刻注意他们的写作进程,力求使每一个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习作。
环节三、作后评改——展示作品,评改拔高
(五)作后评价,修改提高
1、学生自改习作
引导学生对照本次习作要求,把自己写的作文多读几遍,先从字、词、句入手,针对错别字和病句进行全方位修改;然后再围绕“内容是否具体,是否写出构思的故事情节”这一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
2、学生合作互改
由学生根据意愿自由组合或分小组进行互评互改,既要发现别人习作的闪光点,又要互相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或建议,同时自己也能够取长补短。
3、集体点评修改
老师根据习作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片段,集体点评修改,在此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又要对普遍出现的问题加以指正,力求作文更加完善。
4、再次自我修改
通过赏评习作,互相启发,你一定发现许多同学写得好的地方。再试试看,能否把同学写得好的方法技巧吸取过来,使你的作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打开自己的习作,把重点段落再进行修改。
5、誊抄修改后的习作。
(六)佳作评选,享受成功
1、评选最佳习作,体验个人成功。 2、在班级内举办习作展览,组织优秀习作向校报、儿童报刊或杂志投稿,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3、创建班级作文博客。
(七)板书设计:
习作4(剪纸)
细致观察
看 展开想象
确定题目
写 理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