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检测(word,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极地地区单元检测(word,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21 21:4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极地地区》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南极——“暴风雪的故乡”,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有300多天,曾观测到极端最大风速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观测到极端最低气温-94.5 ℃,最长的暴风雪时间340天/年。据此完成1—2题。
1. 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面临的挑战是(  )
①酷寒 ②干燥 ③湿热 ④缺氧 ⑤烈风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2. 南极地区的动物极少生活在陆地上,大都生活在海洋或沿海地带,而且普遍脂肪层厚、耐黑暗、耐高盐。这些特征主要是适应南极地区的 (  )
A.地形条件 B.气候特征
C.河流状况 D.植物种类
[2021山东青岛二模]下图为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读图完成3—4题。
3. 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临近 (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 对于北极航线的开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北极航线可四季航行
②北极航线可大大缩短某些航线的航程
③北极航线容易受冰山等不利因素影响
④北极航线夏季经常会遇到极夜现象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读中国南极科考站和南极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5—7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的纬度最低
B.南极大陆被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包围
C.泰山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南
D.矿产资源全部集中在南极大陆
6.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原因是此时南极 (  )
A.正值极夜,风雪小
B.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
C.降水较多,可用水资源充足
D.正值暖季
7. 2018年2月7日,我国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建立我国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其目的是 (  )
A.填补我国在南大西洋重点区域的科考空白
B.利于对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等问题的研究
C.利于科学家研究和保护北极熊等极地动物
D.有助于大规模开发南极的矿产和旅游资源
[2021北京西城区模拟]为纪念100多年前最先到达南极点的两位探险家,位于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下图为阿蒙森和斯科特探险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 在“最先到达南极点”的探险竞赛中 (  )
A.二人均选择在7—8月向南极点进发
B.二人的出发地点均选在了大西洋沿岸
C.阿蒙森行进方向总体为自东北向西南
D.斯科特在(81°S,165°E)附近遇难
9. 结合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极地环境,该探险活动应选用的交通工具为 (  )
A.雪地摩托 B.极地矮种马车
C.狗拉雪橇 D.核动力破冰船
2020年2月,南极大陆出现18.3 ℃新高温纪录,此前高温纪录为17.5 ℃。读南极地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10—11题。
10. 南极最高气温不断突破记录,导致这一极端天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当地纬度较高
B.此时为当地夏季
C.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
D.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
11. 对于登陆南极游玩,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南极有极昼现象,气温高,不需要携带保暖衣物
B.南极野生动物缺乏食物,建议携带食物投喂企鹅
C.南极多狂风,建议携带防风大衣
D.南极多暴雨,建议携带雨伞和雨衣
2020年2月, 南极地区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主要原因是南极温度升高,为红色的极地雪藻提供了迅速生长的条件。据此完成12—13题。
12. 导致“西瓜雪”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白昼时间变长 B.降雪增多
C.气温升高 D.风力减弱
13.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西瓜雪”的生存环境是 (  )
A.低温、强光照、强紫外辐射
B.低温、弱光照、强紫外辐射
C.低温、弱光照、弱紫外辐射
D.低温、强光照、弱紫外辐射
近年来,“南极旅游”在我国兴起。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我国南极长城科考站的科考队员要迎接近2000名中国游客。据此完成14—15题。
14. 我国游客选择11月至次年2月到南极旅游是因为南极地区此时(  )
A.处于暖季 B.紫外线最弱
C.风力小 D.降水较多
15. “南极旅游”在我国兴起的原因不包括(  )
A.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
B.南极自然景观独特
C.科技发展,交通条件改善
D.促进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综合题(共20分)
16. (9分)[2021北京海淀区模拟]2020年8月27日,位于格陵兰岛东北部的史帕特冰川断裂掉落约110千米2的冰体,相当于37个颐和园的面积。下图为北极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史帕特冰川位于    洲,纬度约为    ,地处北极点的    方向。该冰川崩塌时,北极地区    (昼夜长短情况),处于    (暖/寒)季。(5分)
(2)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预计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结合图文资料,写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措施。(至少两点,4分)
17. (11分)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出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分)
(2)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两极地区对船只威胁最大的是        。(2分)
(3)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2分)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强,吸收的热量少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下列属于南极地区代表动物的是    。(2分)
(5)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1分)
(6)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 月份。(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C 5.A
6.D 7.B 8.D 9.C 10.D
11.C 12.C 13.A 14.A 15.D
二、综合题
16.(1)北美 80°N 正南 昼长夜短 暖
(2)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合理即可)。
17.(1)画图略。提示:①箭头为顺时针,②箭头为逆时针
(2)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冰山
(3)B (4)D (5)极夜 (6)长城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