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同步练习(word,含答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同步练习(word,含答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21 21: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同步练习
1. 若图中阴影区域代表亚洲,则下列图示能表示亚洲主体所在半球的是 (  )
在地理实践课上,小华和同学们讨论有关亚洲地理特征的内容,读图完成第2题。
2. 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亚洲被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包围
D.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第3题。
3. 亚洲象常见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其生活环境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7题。
4. ①为甲、乙两大洲分界线上的山脉,其名称是(  )
A.乌拉尔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阿尔泰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5. 关于图中②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冬季冰封 B.全流域降水丰富
C.属于内流河 D.属太平洋水系
6. 图中③半岛夏季盛行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7. 关于甲洲地形、地势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
C.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D.拥有世界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8—9题。
8. 图中①地沙漠广布,②地山清水秀,造成两地景观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地距海遥远   B.②地受夏季风影响大
C.①地纬度高 D.②地海拔高
9. 生活在M河三角洲上的孟加拉人,常年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主要为船,结合图判断该地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21河北秦皇岛期中]2020年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如下线路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10—13题。
10. 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可能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1. 在①地不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B.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C.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大面积的常绿硬叶林
12. 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原因主要有(  )
①跨纬度广 ②经度范围大 ③长河众多 ④人口稠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自然或人文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位于东南亚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B.②地位于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气候区
C.③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死海位于这里
D.④地的雅库特人穿毛皮服装,住冰屋
读亚洲轮廓图,完成14—15题。
14. 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亚洲河流流向看地势西高东低
B.由于面积广大,海洋性气候显著
C.跨纬度广,面积大,气候复杂多样
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落差小
15. 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B.地跨寒、温、热三带
C.地跨高、中、低纬度地区
D.四面环海,气候湿润
16.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在世界三分之一的陆地上居住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读亚洲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面积比例和大致的纬度范围,表示亚洲的是    。
(2)简要说出亚洲河流流向特点及其原因。
(3)说出亚洲人口分布稠密或稀疏的一个地区,并分析原因。
(4)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亚洲文明多样化的原因。
17. [2020山东济宁中考]读亚洲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
(2)据图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判断依据为 。
(3)中亚、西亚河流稀少、径流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4)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亚洲曾形成三大文明古国,它们的大致位置如图,请描述亚洲三大文明古国所具有的共同自然地理特征:    和气候温暖等。
(5)流经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的鄂毕河支流众多,流量丰富,航运价值却较低。鄂毕河航运价值低的主要原因是  。(提示: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作答)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A
6.B 7.B 8.B 9.C 10.A
11.D 12.A 13.B 14.C 15.D
16.(1) 丙
(2)河流大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亚洲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所以人口稠密(或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交通不便,所以人口稀疏)。
(4)亚洲地域辽阔,地形、气候复杂多样,人口稠密,国家众多,且各国之间交流开始早、规模大、频度高,这使得亚洲文明多样化。
17.(1)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北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河流自中部向四周奔流入海
(3)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4)水源充足
(5)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人口稀疏,经济不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