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谁是最可爱的人 2课时课件(27+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谁是最可爱的人 2课时课件(27+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1 14:03:25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
0
2
2
第二单元
7 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吗?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美国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不久,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美国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扼杀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保卫中国革命的胜利果实,也为了支援正在和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朝鲜人民,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抗击美国侵略者。
在朝鲜战场上,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怎样进行战斗和生活的呢 作家魏巍在朝鲜前线,与志愿军战士战斗和生活在一起,为我们写出了一篇感人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完文章以后,我们就会明白“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
二、初读课文
摁倒
掰断
坚韧
读一读,辨一辨
什物
谦逊
覆灭
过瘾
豁亮
犁耙
军隅里
作者简介
魏巍(1920—2008),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诗人、作家 。曾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总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文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文化部部长,《中流》杂志主编等职。
主要作品有《谁是最可爱的人》《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
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主要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详尽、生动。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厘清第一个事例,拟定小标题。
由第5~7段构成。第5段叙述战斗的经过;第6段写烈士的名字,表达深切的悼念和崇高的敬意;第7段写营长的感受,突出战士的可爱。
①第一个事例由哪几段构成 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②从哪些叙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最壮烈的战斗”
③用最简洁的话语拟写小标题。
一是时间紧迫,无险可守;二是敌众我寡,(装备上)敌优我劣;三是战斗激烈,连队伤亡很大。
第一个事例:松骨峰战斗,或书堂站战斗。
3.用复述法概说第二个事例,拟定小标题。
第二个事例:马玉祥救朝鲜儿童。
复述时,注意描写烟与火的句子,注意小孩子的哭声,注意马玉祥的心理活动和他救人时的一系列动作。
概括事例拟写小标题。
4.用朗读法概说第三个事例,拟定小标题。
第三个事例:防空洞中的谈话。
注意作者与战士三问三答的内容,理解这里所记叙的对话的内容与前面两个事例的关系。
用最简洁的话语拟写小标题。
四、厘清思路,把握结构
三个事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可以由此确定主体前后的层次结构划分,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结构划分,概说内容
第一部分(第1~3段),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4~14段),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第三部分(第15段),联系人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五、回顾所学,做好总结
(1)基础知识:生字词、作者及作品、
通讯。
(2)课文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文
章的层次结构。
梳理本课所学的内容
01
作者以饱含深情和诗意的笔触,通过记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迹,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光照日月的崇高思想品质,深刻地告诉人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同时,也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的血肉情谊。
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六、布置作业
1.复述文中的三个事例。
2.选一个关于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或者志愿军的故事,最好是有典型性的,讲给大家听。
谁是最可爱的人
引出话题,概说战士的崇高精神境界
松骨峰战斗
详说事例 马玉祥救朝鲜儿童
防空洞中的谈话
总结归纳,号召热爱志愿军战士
谢谢观看!(共2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
0
2
2
第二单元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二课时)
一、上下衔接,自然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为主体部分的三个事例拟写了小标题,这三个典型的事例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斗生活。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分析一下三个事例的思想内涵,充分感受战士们崇高的思想境界,理解其表达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精读课文,研读事例
1.研讨三个事例对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的作用,理解三个事例之间的内在关系。
①从三个事例发生的时间来看,“战斗”是在作战时,“救儿童”是在行路时,“谈话”是在休息的时候。
②从三个事例发生的地点来看,“战斗”发生在战场上,“救儿童”发生在朝鲜老乡家里,“谈话”发生在防空洞里面。
③从三个事例所写的人物来看,“战斗”写的是一个连队,歌颂的是英雄群体;“救儿童”写的是马玉祥这位战士,歌颂的是英雄个人;“谈话”写的是一个战士,歌颂的是英雄们的崇高思想。
④从三个事例所表现出的志愿军战士的思想感情来看,“战斗”突出表现志愿军战士对侵略者的恨;“救儿童”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爱;“谈话”则主要展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
⑤从三个事例所体现的主题来看,分别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⑥从三个事例对志愿军战士赞颂的角度和内在联系看,前两个事例分别赞颂他们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第三个事例赞颂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前两个事例的思想基础。
总之,三个事例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志愿军战士共同具有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因此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三个事例之间的顺序可否调整 请谈一谈你的意见。
不可以调整。因为志愿军出国作战,首要任务是打击侵略者,“松骨峰战斗”理应放在首位。狠狠地打击敌人是因为同情并热爱朝鲜人民,“马玉祥救朝鲜儿童”是这一层意义更直接的体现,因此,放在第二位。两个事例,一爱一恨,深层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答案在“防空洞的谈话”的事例中揭示出来,最后的事例是更深层的展开。三个事例不是孤立的,从内在的联系看,必须按照现在的次序排列。
三、跳读课文,探究表达
1.从全文来看,概说表达方式的运用。
全文以记叙为主,其中又穿插着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首先抒发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具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铺垫。
提示:结合文章所划分的三个部分的文字,说一说主要的表达方式和穿插运用的表达方式。
第二部分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和抒情,既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单调枯燥地说教,而是用朋友间的交谈来启迪人们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志愿军战士确实是最可爱的人。
01
开头、结尾的议论、抒情
(1)分析第1~3段。
第1段写在朝鲜的感受,笔触集中到“最可爱的人”,呼唤着读者一同追寻。第2段设问点题,随之明确回答,点明了中心。第3段针对误解做解释,从四方面议论评价了志愿军战士。谁说他们“平凡” 他们平凡中包含着纯洁高尚的品质和坚韧刚强的意志。谁说他们“简单” 他们的气质淳朴谦逊,胸怀美丽宽广。
01
开头、结尾的议论、抒情
这四个方面的评价与下文的事例有何关系
总括下文事例。飞机、坦克打不垮,与敌人拼死共焚,战士的意志的确坚韧刚强;朴实的外表,实在的语言,像马玉祥这样的战士,品质的确纯洁高尚;无名战士的三次回答和神态举止,让人感到志愿军战士的确气质淳朴谦逊,胸怀美丽宽广。四个评析,三个事例,各有侧重,但又不能截然分开,这四个方面的评价有总括作用。总之,有议论,就必须有记叙来支撑,来证明;有记叙,就必须有议论来阐发,来总括。
01
(2)结合最后一段,分析这一段与开头部分是怎样呼应的 作用又有什么不同
文章首尾都强调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紧扣题目,在内容上遥相呼应;首尾都呼唤朋友们,表现出情感、思想交流的意向,在情感上遥相呼应;开头点出朝鲜战场,结尾描绘祖国的和平生活,进而点明幸福缘由,形成因果呼应。
开头是对全文的总括,着重谈自己的感受,抒发个人感情;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读者对文章已有了切实的了解,着重激发读者的感情。
01
事例间议论、抒情
(3)齐读第8段,思考本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简要分析。
运用的表达方式是抒情、议论。在上文引述营长的话的基础上,带着真挚的情感,亲切地呼唤“朋友”后随之问“你的感想”,然后又以两个反问句回答,热诚地抒发了感受。对“朋友”的提问变成了作者的设问,抒情的回答成了鲜明的见解,呼唤着读者的同感。
01
事例间议论与抒情
(4)朗读第9段,并分析这一段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运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这是一个过渡句,承上启下,上半句总结事例一,下半句领起事例二。
01
事例间议论与抒情
(5)类似第8段的文字,文中还有两处,请找出来,并比较运用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
提示:第12段和第14段,分别从它们在文章中的位置、语言、修辞手法、情感、表达方式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它们各自在结构上、内容上的作用。
总结:三个事例的记叙是基础,真切扎实;议论、抒情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阐发升华,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事例的意义,进而理解文章的意义。
四、结合课文,拓展延伸
1.结合典型事例及作者的议论和抒情,概括志愿军战士身上都具有哪些精神
第一个事例赞颂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第二个事例赞颂战士们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三个事例赞颂战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请你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各抒己见。
五、总结概括,布置作业
1.结合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要点。
(1)思考发生在志愿军战士身上的三个典型事例的作用及关系。
(2)分析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讨论如何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反复朗读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争取
熟读成诵。
(2)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写一
个故事片段,来颂扬某个人物或某些人
物。300字左右。
谁是最可爱的人
松骨峰战斗—-英雄主义
事例表现 马玉祥救朝鲜儿童—-国际主义
的精神 防空洞中的谈话—-爱国主义
表达方式:记叙为主 开头、结尾议论、抒情
穿插议论、抒情 事例间穿插议论、抒情
有机整体
不可分割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