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
0
2
2
第二单元
9 木兰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读一读,
唱一唱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诗歌简介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二、自主阅读,听录音朗读
1.自主阅读《木兰诗》,标记出不会读的字。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2.听朗读录音,领会诗歌的情味。
三、再读诗歌,赏析佳句
01
赏析佳句
从诗歌中找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如运用了复沓、排比、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1.复沓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等,都是复沓,起到反复咏叹的效果,这样突出强调了思想情感,加强了节奏感,更能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同时,反复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2.互文和排比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这是互文与排比的套用。
3.互文和对偶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等既是互文,同时也是与对偶的互相渗透,写出了战争的激烈,伤亡的惨重,交代了木兰和壮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英勇战斗,最后才能胜利归来。
4.顶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写出了情况之紧迫;“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表现了木兰胜利回朝的荣耀。顶真的运用使得议事说理,准确、严谨、周密。
5.对偶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的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将士守卫边塞的艰辛。
6.夸张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地描写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功、赏赐甚丰。
小结:
正是因为《木兰诗》巧妙恰当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从而使全诗的语言生动活泼,人物形象突出,却未见雕琢斧凿之痕,未失古朴刚健、本色自然的特点。
四、唱读诗歌,体会韵味
1.聆听《木兰诗》的唱词,并感受其中的韵味。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取其中一段唱出来,曲调可以用已有歌曲的,也可以自己编排,但一定要符合文章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回顾所学,梳理知识点。
本堂课主要了解了《乐府诗集》及南北朝民歌,处理了字词读音,重点分析了运用修辞的佳句,还试唱了诗歌。
2.课外巩固,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复述故事,初步感受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木兰诗
复沓
互文
对偶 刚健明朗
排比 质朴生动
夸张
顶真
木兰诗——北朝民歌
谢谢观看!(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
0
2
2
第二单元
9 木兰诗(第二课时)
一、回顾所学,自然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共同分析了诗歌中运用修辞方法的一些句子,从中感受到了北朝民歌写法上的一些特色。今天,我们继续赏读诗歌,一起探讨一下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及其爱国情感。
二、朗读诗歌,感受人物
自由朗读诗歌,小组讨论概括木兰的形象,力争还原一个真实的木兰。
示例:
(1)木兰是一个孝顺、有胆量的女子,如“可汗大点兵……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木兰是一个英勇善战、机智聪明的女子,如“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3)木兰是一个不慕名利、热爱生活的女子,如“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对镜帖花黄”。
三、跳读诗歌,分析写法
1.根据各部分所写的相关内容,判定写作的详略。
(1、2)决定代父从军。
(3)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4)军队征战生活。
(5)还朝辞官。
(6)还乡与亲人团聚。
(7)比喻作结,赞美木兰。
(详写)
(略写)
(详写)
(详写)
(详写)
(略写)
2.讨论,为什么这样安排诗歌的详略
(1)因为诗歌是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2)从内容上说,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从结构上说,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3.分析一下第4段所写的内容和作用。
第4段可以分为三个场景:一是军情紧急,木兰跟随军队一路飞奔去边关支援的情景,万里关山如飞而过;二是描写军营的艰苦生活,伴着深夜打更的声音,月光冰冷地照在战甲上,更觉寒气袭人;三是一句话概括了木兰和战友们百战沙场的生死经历,百战余生,活着的人终于可以回家了。这段话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为后文木兰回家而引起的欣喜之情做了铺垫。
四、选读课文,分析心理
01
精读诗歌
从诗歌中任选一部分精读,分析其中透露出的木兰的心理活动。
01
精读诗歌
(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停机叹息,既是为家里着想(父亲年龄大了,弟弟还小),又为国家大计着想(保家卫国,是子民的责任),这种焦虑、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01
精读诗歌
(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两个“不闻”“但闻”,可以看出木兰出征以后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01
精读诗歌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此时此刻,从木兰回到家后的行为,可以窥见她内心的喜悦,以及隐藏在木兰心里的女子柔情。
五、精读诗歌,体会爱国情
诗歌中并没有直接表达木兰的爱国情怀,你觉得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
从木兰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勇敢作战、战功卓著,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爱国情怀的人。
六、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诗歌详略得当地刻画了一个勇敢善良、英勇无畏、不慕荣利的巾帼英雄形象。
2.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背诵诗歌。
(2)在你的心中木兰是“女神”还是“女汉子”呢 如果你穿越到那时,和木兰面对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木兰诗
决定代父从军
准备出征
军队的征战生活
还朝辞官 心理→
还乡与亲人团聚
比喻作结,赞美木兰
保家卫国
思乡怀亲
女子柔情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