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 北京的春节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ǎo zi biān pào tōng xiāo rán fàng
qià hǎo tān fàn luò tuo hè nián
tái jiào bǐ cǐ
二、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正月(zhēng zhèng) 分外(fēn fèn)
铺户(pū pù) 娴熟(xiǎn xián)
眨眼(zhǎ zhán) 亲戚(qì qī)
水浒(hǔ xǔ) 骡马(luó luò)
三、辨析组词。
饺( ) 摊( ) 贩( )
较( ) 推( ) 饭( )
彼( ) 轿( )
披( ) 矫( )
四、用“○”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万像更新( ) 灯火通霄( )
劫然不同( ) 万不得己( )
张灯结采( ) 各行各色(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改为双重否定句)
2.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根据句式补充句子)
天空中的烟花越来越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文回顾。
课文按照____________顺序来写当年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其中最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春节的高潮,所以进行了详写;而略写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看图片,写出图片上食物的寓意,再抓住它的色、香、味、形等写一段话。
(1)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核心素养阅读。
故乡的元宵(节选)
汪曾祺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
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儿,小人儿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儿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儿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转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转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
……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选自《流光知味》)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转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开头连用了五个“没有”,就修辞手法说说其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了元宵这一天的哪些活动?什么活动写得最详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句“年,就这样过去了”,意蕴丰富。请你说说这句话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北京的春节 答案
一、饺子 鞭炮 通宵燃放 恰好 摊贩 骆驼 贺年 抬轿 彼此
二、zhēng fèn pù xián zhǎ qī hǔ luó
三、饺子 摊牌 贩卖 彼此 矫正
比较 推脱 饭量 披挂 轿车
四、象 宵 截 已 彩 彩
五、1.在腊八那天,没有一家不熬腊八粥的。
2.(示例)射入空中的烟花:有的像撑开的伞,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有的像数十条金色的蛇;有的交织在一起扭动着
六、时间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十五(元宵节)
正月初六 正月十九
详写部分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的民俗风情,体现出春节的隆重与热闹;略写部分简单精练,让我们在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同时感受丰富的民俗文化。
七、1. 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
2. 这些饺子可漂亮了,就像晶莹剔透的银元宝,看着都让我嘴馋,忍不住咬了一口,那味道顿时在嘴里化开来,美极了!
八、1.文中指车轮子。 文中指车轮子。
2.短文开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五个“没有”逐项排除,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故乡的元宵并不热闹这个事实。
3.短文开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五个“没有”逐项排除,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故乡的元宵并不热闹这个事实。
4.(示例)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年及童年的留恋,对年就要过去的惋惜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