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1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18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1 08:2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鉴真
玄奘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目录
遣唐使
01
鉴真东渡
02
玄奘西行
03
一.中日交流
1、遣唐使是中日交流的重要方式
隋唐时期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
学习内容 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制度
教育
建筑
文化
生活习俗
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设立大学,完善学制
日本都城平京城仿照唐朝长安城
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学习饮食、服饰、茶道、节日等
大唐文明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
1
2
3
4
5
6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
突遇风暴,触礁搁浅,被渔民所救。
因官府出面阻止,未能成行。
因弟子好心阻拦,未果。
遭遇台风;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754年,66岁的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
鉴真
(687-763)
2、鉴真东渡是中日交流的重要方式
鉴真东渡
2.鉴真有何贡献?
百折不挠的精神
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
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鉴真身上具有什么精神?
二.中新交流
唐与新罗
1.新罗派遣_________和大批_________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新罗仿唐制建立了_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________、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使节
留学生
政治制度
科举制
医学
新罗的人参、牛黄等药材大量输入唐朝,新罗商人则从唐朝贩回丝绸、瓷器、茶叶、图书等。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崔致远,被当今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诗文代表作有《桂苑笔耕》。
三.中印交流
《西游记》中唐僧要去西天取经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玄奘
唐代高僧,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法名玄奘 当时,随着佛教在中土传播,由于对原始佛典的理解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学说。为了进一步了解佛学原著,玄奘决定亲自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去游学。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来到天竺佛学胜地那烂陀寺。贞观晚期,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弟子记录一本《大唐西域记》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思考探究
鉴真和玄奘两位高僧的相同点有哪些?
1.都是生活在唐朝的著名高僧;
2.都是促进中外交往的杰出使者;
3.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4.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坚守理想、不言放弃的精神。
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哪些?
因素:经济文化世界领先;国家安定统一;
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

大唐·印象
繁荣
开放
课堂演练
1.“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2.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
史、佛教的典籍,它是(  )
A.《唐本草》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金刚经》
D
B
3.“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
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玄奘 B.鉴真 C.忽必烈 D.郑和
4.请问下列能够说明“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是(  )
A.写了《大唐西游记》 B.编纂了《金刚经》
C.主持设计建造了唐招提寺 D.主持设计建造了赵州桥
B
C
7.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
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王昭君出塞
8.有一位新罗人(今朝鲜半岛人)曾经在大唐
留学,科举及第,还曾经在扬州为官,是韩国
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一向被韩国学术界尊奉
为韩国文学的开山鼻祖,具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称誉。
他是(  )
A.崔致远 B.晁衡 C.马可·波罗 D.阿倍仲麻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