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课件(28页)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溶解度课件(28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21 08:5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复习:回顾溶液的组成
思考:在一杯水中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蔗糖?
一杯水能够溶解多少蔗糖?
20ml水
实验探究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5g氯化钠搅拌 再加1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全部溶解
氯化钠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15ml水
再加5克氯化钠
待溶解后
5gNaCl
实验探究
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全部溶解
部分溶解
有固体析出
1、硝酸钾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温度可以影响硝酸钾的溶解能力
5克硝酸钾
5克硝酸钾
冷却
加热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
注意三个明确
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
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结论:在一定量溶剂里最多溶解一定量的溶质,不能无限制溶解,但若改变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的量等,可以使溶质继续溶解
氯化钠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说明:
1.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2.此溶液为氯化钠饱和溶液
高锰酸钾不饱和溶液
讨论: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
在一定温度下,若溶液中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可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同种溶质,如果不再溶解,则溶液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如果继续溶解,则溶液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若溶液中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5gNaCl
A溶液
再加5克氯化钠部分溶
待溶解后
B溶液
20ml水
5克硝酸钾
5克硝酸钾
部分溶
5克硝酸钾全溶
且还能溶
冷却
加热
1溶液
2溶液
3溶液
4溶液
5溶液
判断各烧杯中的溶液是否饱和?
不饱和 饱和 不饱和 不饱和 饱和
不饱和 饱和
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有哪些?
不饱和
饱和
增加溶质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增加溶剂
蒸发溶剂
注意:“升温”、“降温”两种方法适合大多数固态溶质的溶液,对极少数固态溶质如氢氧化钙来说恰好相反。
降低温度
晶体析出
蒸发溶剂
20℃时,100g饱和的NaCl溶液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其转化为不饱和,方法有哪些?
加水
20℃时,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哪些?
加入KNO3、降低温度、蒸发水分
为了粗略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质的量相对多的是浓溶液,相对少是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同温度下,同物质浓度浓的是饱和溶液,浓度稀的是不饱和溶液。”
“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度浓。”
思考
×

牛刀小试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里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室温时有两瓶KNO3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一瓶为10%的溶液,则下列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加一定量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 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牛刀小试
将4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在温度变化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浓度
25℃时向一定量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的是( )
A. B. C. D.
结晶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来的过程
母液: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结晶方法
1、降温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分为两步:蒸发浓缩(变饱和溶液)冷却结晶(析出晶体)
结晶出来的固体再通过过滤分离
2、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当两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差别很大的时候,可采用先溶解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两种物质。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蒸发溶剂)
海水
贮水池
蒸发池
结晶池
食盐
母液
氯化钠
多种化工原料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蒸发溶剂
NaCl的饱和溶液
提纯粗盐的步骤:
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
思考
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
影响因素: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且受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表示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溶解度(固态物质)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条件、标准、状态、单位
定温百克剂,饱和单位克
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固态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例:氯化钠在20℃时溶解度是36g。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钠。
【判断正误】
20克A物质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A的溶解度是20g。
20℃时,1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
20℃时,10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
20℃时, 100g水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温度
标准
状态
单位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不溶物就是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此话是否正确?
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钙是___溶物质。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氯化钠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20℃) 难(不)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
.
.
0.01g
1g
10g
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①绘制溶解度曲线
②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
60
90
100
160
150
130
20
30
40
50
80
70
170
180
200
140
120
110
190
温度(℃)
溶解度(克)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②从溶解度曲线中得到的信息: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趋势越陡温度影响越大
趋势越缓温度影响越小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在5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g
从50℃降到40℃,会析出多少固体?
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对应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0
60
90
100
160
150
130
20
30
40
50
80
70
170
180
200
140
120
110
190
硝酸铵
硝酸钠
硝酸钾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温度(℃)
溶解度(克)
③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从溶解度曲线分析得到物质结晶方法
降温结晶 如:KNO3
蒸发结晶 如:NaCl
升温结晶 如:Ca(OH)2
氢氧化钙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牛刀小试
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
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0 t1 t2 温度/℃



/g
80
牛刀小试
要使KNO3溶解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水 B.增加KNO3 C.不断振荡搅拌 D.升高温度
25℃时50g水最多溶解5gA,60℃时100g水最多溶解10gB,则比较A、B溶解度大小为( )
A.不能比较 B. A=B C. A>B D. A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60 ℃时将7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g。
气体溶解度
定义: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溶解度的含义
如: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在0℃,氮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 024体积氮气。
固体溶解度: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单位克
气体溶解度:温度、压强、1体积溶剂、达到饱和、单位1
思考
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解释: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给水加热时我们为何可以看到水中出现气泡?
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牛刀小试
要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压降温 B.加压升温 C.减压降温 D.减压升温
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