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一中课堂同步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
7、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在朗读中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艺术美。
2、 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3、 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精神。
知识网络
(1)开宗明义,点名作品讴歌的对象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2)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3) 继续抒写自己的愿望。
(4)抒写新生活带给自己的变化。
流程一 自学指导
1、 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四川万县人。代表诗集有《汉园集》(与人合集出版)、《预言》、散文集《画梦录》。
2、 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
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同民党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这首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
3、 在识记字词的基础上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艺术美。(朗读指导: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很明显,奔放快乐,积极向上,对这种诗歌朗读时语速稍快,语调适当高亢一点,尤其是排比性的诗句,要读得有气势一些。全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教师范读、或者放朗诵磁带)。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啊,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希望。
平行训练
1、本文作者 ,现代 ,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颤( )抖 琴弦( )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拍。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流程二 自学指导
1、 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小组内比赛朗读。进一步体会诗歌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抒发的乐观向上的感情。
2、 同伴互助,提出疑难,讨论解决,完成训练题。
3、 会分析课外诗歌。
平行训练
1、 诗的第一节在说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后,连用四个排比句,可以说,一口气歌唱了五种事物,这五种事物都具有怎样的共同点
2、 诗题中所说“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里的少男少女有什么更为深广的含义
3、 诗的第二节揭示了“我”的歌声的内容和来源,请同学们结合我所讲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一说这种歌声的内容和来源是什么
4、 诗的第三节是写自己在这种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的感染、熏陶下发生一些大的变化,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作为少男少女中的一员,你是如何感受这首诗的?
达标测评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两部诗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A.叙事诗 B.抒情诗),从形式看,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A.新体诗B.旧体诗)
3.诗歌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4.第一节诗连用五个“歌唱”,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表达对抒发感情有什么好处?
5.第二节诗中,“我的歌啊”,诗人这里所要唱的是什么歌?诗人为什么希望它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6.第三节诗中的“微风”和“阳光”代表着什么?
7.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8.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
9、课外小诗阅读
(一)我来 了
严辰
我来了,
像一只大雁,
带着热情的歌唱,
从荒凉无边的沙漠,
穿过万里长空,
来到伙伴们生动活跃的队伍里。
我来了,
像山谷里流出的
一支清冷的泉水,
跳过岩石,冲过堤坝,
经过小河,经过大江,
奔流到广阔的
波涛汹涌的海洋。
我来了,
像一个飘泊的流浪人,
跨过饥寒的道路,
跨过被迫害的道路,
跨过侮辱和残暴
所铺成的艰险的道路,
含着一把辛酸泪投进了慈母的怀抱……
我来了,
带着长久的相思,
长久的爱慕。
我来了,
带着默默的骄傲,
和发自心底的
不可遏止的欢笑……
我来了!
1.诗歌大约写于1941年,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写作时间大致一样,我们看出全诗的格调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来了”,来到了“伙伴们生动活跃的队伍里”,来到了“广阔的/波涛汹涌的海洋”,来到了“慈母的怀抱”,实际这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采用了比喻手法,诗人把自己比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事物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展示了诗人苦难的经历。
4.这首诗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相比,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它们都歌颂了延安的火热生活,全诗的格调大致相同,都采用了比喻修辞等等,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5.你在课内外还读过哪些描写延安革命生活的诗篇或文章?
(二)人生礼赞
[美]朗费罗
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对我说,
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
昏睡的灵魂等于是死的,
事物的真相和外表不同。
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
它的归宿并不是荒坟;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这话说的并不是灵魂。
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
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
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
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艺术永恒,时光飞逝,
我们的心,虽然勇敢、坚决,
仍然像闷声的鼓,它正在
伴奏向坟墓送葬的哀乐。
在这世界的辽阔战场上,
在这人生的营帐中,
莫学那听人驱策的哑畜,
要做一个战斗中的英雄!
每天进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