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21 08:2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
1.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岛上植被丰富,栖息着40多种鸟类,素有“鸟的天堂”的美誉。鸟类属于该岛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A黄鼠狼—鸡—蜗牛
B. B 油菜花—蜜蜂—蜘蛛
C.C庄稼—老鼠—麻雀
D. D 阳光—水稻—老鼠
3.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B.图甲中ABC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C.图甲中能量沿着食物链A→B→C流动,其中图乙中的b对应的是图甲中的A
D.若图乙中b数量大量减少,则最初一段时间内a数量增加、c数量减少
4.甲图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乙图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倒金字塔,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是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甲图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乙图系统强
C.乙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大
D.甲生态系统受到农药污染,污染物浓度含量最高是绿色植物
5.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主要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6.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7.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  )
A.浮游植物 B.浮游动物 C.肉食小型鱼 D.肉食大型鱼
8.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
9.2016年9月22日《今日衢江》有这样一篇报道:王益文看中了下山溪的良好水质,在全旺镇尹家畈投资2000万元,建起400亩的华瀚现代渔业园区。“鱼鳖混养”是园区主打的养殖模式,池塘仿照野生环境,甲鱼以鱼虾为食。这个华瀚现代渔业园区属于
A.生态系统 B.群落 C.种群 D.生物圈
10.电影《非诚勿扰》使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更有名了,公园内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园内河流交汇、鸟语花香,形成 了独特的湿地景观。该湿地公园内所有的生物属于( )
A.种群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生物圈
11.如图是某地区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最多的是乙,毒素最多的是丁
B.图中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甲
C.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D.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先增加,一段时间后会减少
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各成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非生物因素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B.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为动物的生存提供氧气和营养
C.分解者能够分解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残骸、排泄物,供消费者再利用
D.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物
二、填空题
13.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年龄不同,开花的季节和时间也不一样。冬小麦秋季播种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果,对这类植物来说,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必需的条件;美洲烟草在夏季日照时间长,植株高达 3m—5m 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日照时间短,植株高不到 1m 即可开花。从短文中可以得知,影响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______ 和______ 。
14.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4)综上所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15.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块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生长的空间,蝗虫、三化螟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获…到了成熟季节,人们喜悦收获粮食.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______因素.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______关系.
(2)从获得途径看,青蛙捕食蝗虫,三化螟等害虫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提到的成分是______.
16.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茎,而叶呈________状.这种结构有利于它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能适应在________的自然条件并存活下来;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________环境的表现.
17.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2012年9月,专家验收组宣布超级杂交稻亩产900公斤攻关任务的圆满实现。
(1)野生稻与“超级杂交水稻”之间的这种性状上的差异体现了生物的 。
(2)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根毛细胞对各种无机盐的吸收量不同,这种起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的细胞结构是 。
(3)水稻的收成高低除了与水稻的品种有关外,还与田间管理密切相关。“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说明青蛙也起到重要作用,否则水稻可能受到昆虫虫害。请写出与上述相关的一条食物链。 。
18.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2)完成过程①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 。
(3)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
三、简答题
19.植物的叶态各异,有的甚至退化。例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这是仙人掌适应_____环境的结果。
20.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请写出以下资料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1)兰花种在荫棚下,芒果树喜欢“晒太阳”.______________
(2)鸡能够在短期内忍受零下40度的低温约3小时.______________
(3)某健康杂志指出,人每天要喝八杯水才足够.______________
(4)捕虫灯能诱杀昆虫._____________
(5)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雨后纷纷从土壤中爬出._____________.
四、探究题
21.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市东钱湖的生态质量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东钱湖的生态做了调查。发现陆地植物茂密,种类繁多;而水生植物面积仅占湖面面积的1%,而且物种比较单一。陆生动物种类较为丰富,有各类昆虫、鼠、涉禽类和蛇等;但是湖水中的底栖动物仅发现有环棱螺及河蚬,鱼类以放养的经济鱼类为主,野生鱼类较少。
(1)由于正值旅游高峰期,湖边大量的农家乐等餐馆产生的生活污水流入湖中,某些地段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这是因为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 元素,使湖水发生了富营养化污染。
(2)通过对动物食性的分析,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图,写出蛇获得食物过程中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 。
(3)在调查中同学们咨询了东钱湖的管理人员,了解到他们将通过控制草食性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适当增加肉食性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来改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的现状,这些措施可以增 强东钱湖生态系统的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C
6.A
7.D
8.B
9.A
10.C
11.B
12.C
13. 温度 日照时间
14.(2)消费者 (3)CO2、H2O、无机盐等
15. 非生物 竞争 捕食 (先天性) 水稻、杂草 分解者
16. 针; 减少; 干旱沙漠缺水; 海底
17.(1)变异(2)细胞膜;(3)水稻→昆虫→青蛙
18.(1)乙→丙→丁 (2)分解者 (3)CO2
19.干旱
20. 阳光 温度 水 光 空气
21.(1)氮磷 (2)植物→鼠→ 蛇 (3)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