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21 23:0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那是一个让人激情澎湃的时代,它酷烈而辉煌,执著而奔放。它孕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先哲贤圣,犹如璀璨的繁星永恒地照耀在历史的天空。在那个时代,他们都关心国家大事,重视社会现实,在特定的命题中畅所欲言,又在争鸣轮廓中达成“拨乱”、“求治”的共鸣,意义十分深远……
争鸣·共鸣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陈乐民 《欧洲文明的进程》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美第奇家族自14世纪开始从银行业起家,随后,它凭借其迅速扩张的财富、权力和激情修建教堂、学院和图书馆,资助了众多天赋的艺术家,使佛罗伦萨成为欧洲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中心,有力地推动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把思想和艺术的光芒带给整个世界……
——【英】克利斯托夫·赫伯特《美第奇家族兴亡史》
美第奇家族族徽
黑暗的中世纪向来以宗教神权压制和禁锢人性,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性开始觉醒。美第奇家族领袖对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了解程度颇深,还敏锐地感知到了新时代下的文化需求,于是以艺术赞助的方式首先提出反抗,支持艺术家个人的创作如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波提切利、达芬奇……
——余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助研究》
1、美第奇家族为什么要“反抗”?
2、新时代下人们有什么“文化需求”?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
3、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实现?
资本主义萌芽、西欧文化的传承、
意大利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一、找回失落的人
艺术家的争鸣
我为了创造一个完善的女性形象,不得不观察许多美丽的妇女,然后选出那最美的一个作为我的模特儿。
绘画的确是一门科学,并且是自然的合法的女儿,因为它是从自然产生的。
最近于浮雕的绘画是最优秀的绘画。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一、找回失落的人
艺术家的共鸣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内格,描绘现实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中世纪《最后的晚餐》
中世纪雕塑
中世纪圣母子
一、找回失落的人
帕拉蒂纳美术馆
乌菲齐博物馆
一、找回失落的人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文学家的争鸣
代表作:长诗《神曲》
代表作:诗集《歌集》
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一、找回失落的人
文学家的共鸣
“(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歌集》
(但丁对地狱中的教皇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的惩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摘自《神曲》
爱情的力量无比强大,任何艰难困苦以及想象不到的危险都阻挡不住堕入情网的人。
——《十日谈》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一、找回失落的人
莎士比亚
代表作:戏剧《哈姆雷特》、《李尔王》
莎士比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一直贯穿故事,敢于担当的君主都需要有强大的治国安邦和清明的政治管能。一国的君主都要心怀宏仁爱的基督精神,这也是莎士比亚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
——王莉萍《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一、找回失落的人
文艺复兴把人们的注意力由对神的崇拜转移到对人的认识上来,开始把人与神提到了并重的地位。人文主义者以人为中心,把人的视野从对上帝的盲目崇拜转移到也重视研究人的自身,提倡理性思考,进而扩展到对自然界广阔无垠的领域中。
——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究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人文主义的内涵。
意义:冲击封建秩序
解放人性
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
一、找回失落的人
文艺复兴带有一定的贵族的性质,它更多的是在文艺、绘画、诗歌、戏剧等等领域所发生的变化,并经常和社会中受过教养的、占有优势地位的那样一些精英阶层联系在一起。而宗教改革有点不太一样,因为在那个时代,整个西欧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徒,所以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可以说遍及社会的上层和下层。
——彭明《西方思想史导论》
因“行”称义——
教会中介——
政教合一——
“先定论”
教士们的争鸣
加尔文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得到上帝恩宠和“选民”,一种是被上帝抛弃和惩罚的“弃民”,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成功,这两种命运都是按照上帝的意志早已确定了的,无论是善功还是圣礼仪式,无论是教会还是教皇,都没有能力改变。
——刘宗绪《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因“信”称义
人人皆为祭司
教随国定
二、回归救赎正道
“因信得救”是宗教改革运动的一个基本信条,它使得个人成为自己信仰乃至全部生活的主宰。人不再是依附于教会、没有思想、没有主见的行尸走肉,而是一个独立的、能依靠自己的内心来做出决断的人,这是除城市文明之外广大封建文明中人的觉醒。 ——陆锋明《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之发轫》
教士们的共鸣
解放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16世纪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专制格局,导致了各个新教教派和民族教会的产生,为民族国家的成长壮大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赵林《宗教改革运动与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
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宗教改革家的这些主张以及他们极力鼓吹的教仪改革,有利于社会财富从宗教领域从经济领域转移,促进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刘宗绪《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回归救赎正道
  1761年10月13日,法国图卢兹市发生了一起冤案。这家主人就是让·卡拉斯,一位颇受人尊敬的信奉新教的商人。长子安东尼出生于1735年,早在学生时代时他就在莎士比亚的书中读到了人性的崇高,也深深的崇拜着牛顿爵士,于是选择了学习法律,去追求自由与平等。
  然而当时法国法律规定新教徒没有资格从事律师职业。而作为唯一要纳税的第三等级,安东尼一家承受的赋税却越来越高。带着无法替家庭解决出路的遗憾与疑问,安东尼选择了自杀。 然而这件事却被周围的天主教徒议论成了卡拉斯为阻止儿子信奉天主教而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更没想到这种假设性的推断被警察当作了真凭实据。法院一不容申辩,二不作现场调查,最后将卡拉斯以谋杀和反天主教的罪名判处车裂。
  
结合教材P48内容,说明卡拉斯冤案发生的时代背景。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束缚。
  卡拉斯冤案发生时,伏尔泰已是一位饮誉欧洲的文学泰斗、哲学泰斗,他本人就一直非常痛恨法国的天主教会,当他听闻此案后,心中充满了对教会和当局的无比愤慨,立即利用各种渠道,四处奔波,亲自调查事件和搜集各种证据,接见受难家属和证人。然后他挥笔写下了一篇长长的司法报告——《卡拉斯先生之死的原始文件》,并付诸出版。最终冤案得以平反。
理性
人的独立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牛顿已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定律……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从科学革命开始,思想家们认识到理性的重要功能:理性能够帮助人类改造自然,所以应该也能改造人类社会。
——彭刚《西方思想史》
科学女神
伏尔泰
牛顿
三、构建理想社会
哲人们的争鸣
孟德斯鸠
(1689-1755年)
伏尔泰
(1694-1778年)
卢梭
(1712-1778年)
人们在一起订立契约,自愿而无条件地放弃并让渡一部分的“自然权利”,交付给某个人或一些人 ……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之手,自由就不复存在。
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君主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的国家,他们由于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这样的开明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人民心安理得地参与国事。他们(开明君主)可以通过自己的英明政策指导人类沿着繁荣与进步的道路发展。
人民主权、民主共和
开明专制、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
三、构建理想社会
在我们看来,这三种理论貌似相互抵牾,其实只有保守或激进程度的差异,而在崇尚平等自由这一基本点上却是相当一致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三、构建理想社会
哲人们的共鸣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卢梭则主张民主共和主义,该理论强调“主权在民”,因而和伏尔泰的“主权在君”截然对立,同时它又强调主权“统一不可分割”,这又多少有了点伏尔泰的味道,而大异于主张论之间有一定主权分割的孟德斯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人 物 国别 领 域 思 想 主 张
伏尔泰 法国 政治思想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孟德斯鸠 法国 政治思想 强调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卢梭 法国 政治思想 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民主共和、直接民主制
洛克 英国 政治思想 分权思想
亚当·斯密 英国 经济思想 “现代经济学之父” 主张自由竞争
康德 德国 哲学思想 主张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三、构建理想社会
哲人们的争鸣与共鸣
资本主义萌芽




宗教改革
新航路开辟
哥白尼《日心说》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启蒙运动
伏尔泰《哲学通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卢梭《社会契约论》
14C
15C
16C
17C
18C
19C
根据数轴图的历史事件,
思考启蒙运动的影响。
近代科学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3、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4、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美国独
立战争
法国
大革命
辛亥革命
20C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回归和大发展,取代了中世纪的神本主义。
宗教改革,诱发了社会性的思想解放。
实证科学,使西欧社会的进步建立在科学发现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上。
启蒙运动,确立了理性主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人的个体自由
人的社会权利
水本无华,相荡方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闪灵光。争鸣是孕育新思想的助产婆,是推进创新的加速器,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块块燧石,是吹散理论迷雾的缕缕清风。
让争鸣凝聚共鸣,在碰撞中成就共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