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静夜思 2课时 课件+素材(24+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静夜思 2课时 课件+素材(24+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23 10:35:54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课文
8 静夜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静夜思”的意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静夜思》,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诗人李白看到了什么?又在想些什么?
2.理解第一句诗。
“明月”是什么意思?
明亮、皎洁的月亮。
二、细读古诗,感悟深情
1.朗读古诗,体会情感。
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句诗。
(1)重点理解“疑、霜”。“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首诗中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一种白色冰晶。
(2)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好似地上结了霜。
4.理解第三句诗。
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诗人抬头看天上的月亮。
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

5.理解第四句诗。
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6.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7.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
三、合作交流,指导朗读、背诵
1.你觉得这首诗美吗?美在哪里?
(2)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
(3)根据同学的发言,小结:这首诗之所以千古流传,就在于它的节奏韵律美,意境也美。
(1)小组内合作交流。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师生有感情、有节奏地配乐齐读诗歌。
4.参照插图,边想象诗的意境边自由练习背诵。
5.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请你边做动作边背这首诗。
四、作业设计
1.夜晚的天空还有什么,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收集并阅读李白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静夜思
明月光
地上霜
客居他乡,深感孤独
举头望
思故乡
思念故乡,思念亲人(共24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一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课文
8 静夜思(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都喜欢读古诗、背古诗,课下我调查了一下,不少同学都喜欢大诗人李白的诗,你们都知道李白的哪些诗呢?
《古朗月行》《赠汪伦》
谁来背一背?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唐代。
我们课前收集了李白的诗作,谁能分享一下自己收集到的内容?
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关于月亮的诗——《静夜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时
1.自由朗读古诗,并用“ ”画出不认识的字。
2.借助拼音自学不认识的字: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互教互学。
3.同桌互相读一读,争取把课文读准、读顺、读出节奏。
4.理解课题的意思。
(1)说说“静”“夜”“思”3个字的意思。
静:安静;夜:夜晚;思:思绪。
(2)说说“静夜思”的意思。
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5.齐读古诗,理解古诗大意。
三、创设意境,游戏识字
1.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云朵姐姐带着小雨点儿也赶来凑热闹了,云朵姐姐说:“我把小雨点儿变了模样,看看小朋友是否还认识,比一比谁读得准。”









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现在我来指,你来认。









2.看下面的生字,齐读后鼻音的字。




3.回归古诗,检查朗读情况。
(1)“小老师”读古诗,其他同学认真听。
(2)小组内结成对子互读古诗,相互纠正读音。
(3)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看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认读,口头组词,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2.自主观察生字,交流书写要领和笔顺规则。
3.看老师范写“思、床、前、低”,注意写法,跟着范写书空。
思:书写时注意“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
床:“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广字头的横不宜过长。
前:左下部分的第一笔是竖。
低:注意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的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4.自主学习其他生字。
5.描红、仿写,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与握笔姿势。
6.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静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