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强化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圆柱体形烧杯中,装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放于水平桌面上,A、B为高度相同的两点,两点处所受液体强分别记作和,则( )
A.> B.< C.= D.无法判断
2.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桌面上。切割后,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GA=20N,用力F将A压在竖直墙壁上,F=100N,A处于静止状态,若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是5×10-3 m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A对墙壁的压力为120N B.物体A对墙壁的压强为4×103Pa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0N D.增大F,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大
4.父子二人在沙地上行走,在沙地上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S父>S子,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 )
A.F父<F子,p父<p子 B.F父>F子,p父>p子
C.F父<F子,p父=p子 D.F父>F子,p父=p子
5.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若,则( )
A.,
B.,
C.,
D.,
6.下列实验的研究方法中与其他三个不相同的是( )
A.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C.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D.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7.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C.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相等
D.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
8.下列物理量中能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
A.密度 B.质量 C.体积 D.压强
9.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柱体,密度分别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体积,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为、;则( )
A., B.,
C., D.,
10.如图所示,一方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用竖直薄隔板将其分成左、右两部分,右侧部分底面积是左侧的2倍,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左、右两侧分别注入两种不同液体,液面在图中位置时,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中左、右两侧液体的质量相等 B.左侧液体的质量大于右侧液体的质量
C.容器中左、右两侧液体的密度相同 D.左侧液体的密度小于右侧液体的密度
11.如图所示的两块完全相同的砖块,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砖块的长、宽、高之比为4︰2︰1,若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是FA,压强为p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是FB,压强为pB,则是( )
A.FA︰FB=1︰2 B.pA︰pB=4︰1
C.FA︰FB=2︰1 D.pA︰p B=1︰2
二、填空题
12.湖北宜昌的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如图是轮船由上游准备通过船闸的情景,此时闸室与上游水道构成了一个_______,当闸室水面上升到与上游水面_______后,会打开上游闸门,让船进入闸室。
13.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上,由于大气压强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玻璃管内水柱会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4.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路边共享单车上的智能锁内均包含北斗定位装置,智能锁通过电磁波来接收北斗卫星信号。某辆单车质量为20kg,它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00cm2,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g=10N/kg)
15.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沿着水平方向切去上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ρ甲为4.0×103kg/m3,则乙的密度ρ乙__ρ甲(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圆柱体的高度为 __cm。(g=10N/kg)
16.2020年11月1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国重器”—— “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若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求潜水器在10000m时受到的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计算此时潜水器表面200cm2面积上受到的海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_N(g取10N/kg)。
17.如图所示,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4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15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__Pa。
18.小明同学重500牛,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帕,当他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帕;若他的书包重50牛,背着书包走路时,他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牛,地面所受的压强比不背书包走路时变化了______帕。
19.小明用小烧杯接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到抽气盘上,并将真空罩与抽气盘连接在一起,用抽气机开始抽气(如图1)。随着不停地抽气,导致真空罩内气体的压强越来越小,我们常温下的水在不用加热的情况下也会沸腾起来(如图2)。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实验说明在气压减小的情况下,水的沸点会 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了。另外,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真空罩会逐渐变模糊,请你分析变模糊的原因是:_____。
三、实验题
20.小明同学利用U型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时,小明根据U型管压强计___________,可知液体压强大小;
(2)实验前他注意到压强计的U型管两边的液面已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图中甲。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则装置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先后做了如图丙、丁两步实验,由此得出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4)在如图丁实验的基础上,他又在烧杯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浓盐水,他这样做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的关系。加入浓盐水后,为控制变量,小明应将金属盒的位置________。(选填“上移”“下移”或“不变”)
21.小明利用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本地的大气压值;
(1)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 ______(填“针筒”、“活塞)的压力;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2)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是一对 ______(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3)如图甲所示,小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沿水平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针筒,当活塞相对针筒停止滑动,活塞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9N,用刻度尺测出活塞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4cm,则本地大气压的测量值为 ______Pa;
(4)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______Pa;
(5)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定不可能是 ______;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排尽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
(6)小明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动活塞的过程中,推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2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封闭气体体积V/mL 4 6 8 10 12
封闭气体压强P/kPa 120 80 60 48 40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______(不要求换算和书写单位)。
四、计算题
22.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薄容器中装满体积为1dm3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200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50cm2高为14cm。 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S、3S。(ρ酒精=0.8×103千克/米3)
(1)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2.4千克,求酒精的体积V酒精;
(2)求甲容器中0.2米深处水的压强p水;
(3)将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两液体中时,液体不溢出。若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水、Δp酒,求Δp水与Δp酒的比值。
24.一辆空洒水车质量为3t(含司机),水箱底面积为6m2,满载后水深1.2m,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2m2,满载后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105Pa。满载的洒水车以5m/s沿直线匀速行驶,已知所受阻力为车总重的0.03倍,(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水对箱底的压强;
(2)水的质量;
(3)洒水车的牵引力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A
6.B
7.B
8.A
9.A
10.D
11.A
12. 连通器 相平
13. 变小 上升
14. 静止 2×104
15. 小于 20
16. 1.03×108 2.06×106
17. 3 2.5×103
18. 1×104 550 2×103
19. 不变 降低 水先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罩又液化成小水滴
20. 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橡皮膜漏气(或软管漏气) 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液体密度 上移
21. 活塞 排尽筒内的空气并防止漏气 平衡力 9.8×104 1×105 C
22.(1)21N,1.4×103Pa;(2)12N,800Pa
23.(1)3×10-3m3;(2)2000Pa;(3)15︰8
24.(1)1.2×104Pa;(2)9000kg;(3)3600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