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9 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9 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21 09:1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3、104页。
设计理念:“鸡兔同笼”问题出自《孙子算经》,该题不具有实际意义,但它是一类数学问题的模型。这节课主要是想让同学体会数学的文化,并且能够归纳出这列模型的特点。让同学们都能至少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渗透化繁为简、有序思考数学思想方法,把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有趣的古代数学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和数学文化。列表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最基础的方法策略,也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学生通过列表法,思维从无序到有序、从一般到特殊、从借鉴到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培养。
本节课的定位为: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着重引导其学习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渗透”假设的思想,为之后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列表法并不陌生,初步具备一定的猜测、归纳的能力,但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比较薄弱,优化列表策略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本节课定位在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体会它的好处,从有序思考的表格中发现规律,进而学会优化调整,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多数学生能够利用列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为假设法做铺垫。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2.经历尝试、列表、调整、发现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感悟“鸡兔同笼”问题数学模型的建模过程。
教学的重点:
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概括出鸡兔同笼模型的特点。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游戏:猜数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叫做我心中有个数。我在纸上写下一个数,你们来猜。
28
72
一、谜语导入
师:我们班的同学很会猜,老师再出个谜语考考你们。
师:耳朵长长吃蔬菜,蹦蹦跳跳真可爱。(PPT出示兔子)哇,真聪明!
师:再来一个,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唱起歌来咯咯叫。(PPT出示鸡)
(PPT出示动画:笼子)
师:老师把它们关在笼子里,你想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生:《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师:好好地,干嘛要把鸡和兔关在同一笼子里。
二、引导尝试。
(一)体验化繁为简
师:要知道这个问题,就和老师一起穿越回1500多年前去看看。(ppt)
师: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我们拿下来看看(出示书)。
师:原来他们是在学习?生:《孙子算经》
师:师:听完后你会想到“孙子兵法”吗?这两个“孙子”是一个人吗?这人碰巧也姓孙,而“子”是古代人们对那些受人尊敬有学问人的尊称,还知道古代的什么“子”吗?
生:孔子、老子、孟子。
师:所以读音很重要,千万不能读成“孙子”。好我们一起读一遍........
今天他们讨论的就是这本书中的鸡兔同笼问题,这道题讲的什么?(ppt画外音出示古题)谁能解释一下?
师:你的理解能力真强!你知道鸡兔各有几只吗?(ppt)
师:看来这道题真的有点难,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吧。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我们可以把数字变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来解决刚才那道复杂的问题。这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板书:化繁为简)
【设计意图:一方面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把鸡和兔关在同一笼子里?”,引起学生的的兴趣,然后穿越回古代借助古题让学生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在学生经历猜测,在得不到正确结果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经历“化繁为简”。】
理解题目
(出示: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26只脚。鸡、兔各有几只?)
师:读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找一个说,板书:8个头,26只脚)
1.先考虑头
师:那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考虑头还是脚比较简单?
生:头。
师:好,那我们就把脚盖住。
只看头,鸡和兔的只数有哪些可能?
生:兔有4只,鸡有4只。
师:谁还有补充?
师:看来不管鸡和兔怎么变,总头数要是8个。
师:有没有可能有0只鸡,8只兔?(板书)
师:其实,这种极端情况在数学上是有可能的。
生:不可能,那样就不叫鸡兔同笼了。
师:现在我们想办法把刚才同学说的情况有顺序的罗列出来呢?
师:(停顿,有学生说了就不用问。)比如说,鸡可能有0,1,2……(表中示范: 鸡 0,1,2,3,4,5,6,7,8)
师:兔的只数能不能找出来?拿出学习单请写在表格(1)中(找同学板演)
师:现在我们把所有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
(板书:一一列举)
【设计意图:一、学生体会当问题中有两个条件时,可以先从最简单的条件入手;二、学生体验什么是有序思考,以及有序思考的好处。】
2.再考虑脚
师:哇!这么多种可能,我怎么才能找到26只脚?你有什么想法?
生:可以算一算。
师:(手指1只鸡,7只兔的情况)这种情况谁会算?说说你的想法。师:为什么“×2”?一二得?为什么“×4”?四七?(板书在表格旁)等下你们计算时,可以像老师一样标注一下,不容易算错。
师:大家都会算吗?那赶快开始吧,看谁先找到26只脚。(找学生板演)
师:好,找到答案了吗?:
1)师:(请板书的同学说)我们验算一下(板书:3,5,26)耶,找到了答案,和他一样的举手。恭喜你们。
鸡 0 1 2 3 4 5 6 7 8
兔 8 7 6 5 4 3 2 1 0
脚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2)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师:想好和同桌说说。
生: 脚每次都“-2”。师:那能把表格的情况说完整吗?
生:鸡每次增加一只,兔每次减少一只,总脚数少2.
师:那如果反过来,从右往左观察,你又发现什么?
生:兔每次增加一只,鸡每次减少一只,总脚数多2.
师:为什么都是相差2?好奇怪哦!
生: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只脚,增加一只鸡总脚数少2.
师: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ppt),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谁能总结一下规律?
生:一只兔变成鸡,总脚数就会少2只。师:看来,总只数不变,减少兔,总脚数?增加兔,总脚数?
3)师:找到这个规律,计算脚时有什么简便方法?
a) 生:先计算2个后,发现规律,后面都依次“-2”。
师:那如果表格反过来排列?
生:“+2”。
b)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同学算到26只脚就停下来了,可以吗?后面的不用再算了。
c) 师:还有没有更巧妙的算法?(停一下)可以像我们游戏一样,从中间算。(圈4,4)发现比实际脚数少了2只,怎么调整?
d) 师:也可以从第一个开始,想想脚多了,还是少了,又该怎么调整?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有序思考的表格,容易发现一只兔变成一只鸡脚就减少两只的规律;同时也能发现总只数不变,增加兔的只数,总脚数就多的规律。为后面当数据过大时,可采用居中或跳跃的方法做铺垫,也同时为下节课的假设法铺垫。】
三、巩固练习
1. 师:我们不光有了一一列举,又有了新的想法,到底它能不能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我们来挑战一下。
(PPT出示:12个头,34只脚,鸡和兔各几只?)
师:同学们读题(板书:12个头,34只脚)
师:头也多了,脚也多了,你还能找到鸡、兔各有几只吗?
师:请你们大胆尝试,比一比,谁最快找到答案。
师:找到的同学像其他人介绍一下你的经验。(巡视:全算;算到34只,就结束;中间找)
(中间找的:先找一个人介绍)
师:谁还是这么想的?你说……
耶!找到了,掌声鼓励一下!
(投影3种)
师:请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既然你们都认为第二种好,我就把它写在黑板上(板书)
师:首先先?(折半)
然后发现多了2只脚,怎么办?
(总结)师:当数变大时,可以用头折半,计算脚。这是一一列举的升级版,调整优化。(板书:调整优化)
2. 解决古题
师:刚才我们“化繁为简”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一一列举”和“调整优化”两个武器,现在我们该大显身手去帮助那几个小朋友。
师:如果有困难,可以4人小组内商量一下,开始吧!(3分钟)
(找同学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你的数感真好!同学们懂了吗?小老师真厉害!
师:你们也可以从其他数据开始,不断调整,一定能找到
【设计意图:设计两道练习:第一道学生在掌握一一列举的基础上,尝试居中、跳跃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优化;第二道古题数据变大,学生对方法开始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培养。】
四、回顾与反思(建立模型)
师:同学们,你们真厉害,帮助小朋友解决了那么难的问题,看,小朋友想对你们说什么?师:这么有趣的问题,其实有很多解决的方法,下节课我们还会继续研究。
师:问题解决了,我们该穿越回现代。
1)环保:现在我们家里不再养鸡和兔,那鸡和兔变成了什么?为什么?
师:这里四个轮子就是兔的四只脚,2只轮子就是鸡的2只脚。即使鸡和兔穿越回现代,鸡的脚还是比兔的脚少。
3)师:那下面的问题还能找到鸡和兔分别是谁吗?
师:你把大船的什么看成脚?小船?
师:你真会联想。
师:看来这鸡和兔变成了人,都躲不过你们的火眼金睛。
(ppt出3道题)
师: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三道数学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师:他们都有两类事物,它们的“脚数”不同。(板书:“脚”数不同)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脚”要加引号吗?
师:这些数学问题也可以用鸡兔同笼的方法解决。
师:你们看。“鸡兔同笼”问题真的仅仅是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吗?对,它只是这类问题(手指ppt)一种数学模型。(板书:数学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三道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并不仅仅只是鸡和兔,而是一种数学模型,这一模型的特点是:两类事物的“脚”数不同。】
五、回顾总结。
师:“鸡兔同笼”问题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聪明的你课后找一找吧!
六、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化繁为简 8个头,26只脚。 12个头,34只脚。
鸡 6 7
兔 6 5
脚 36 34
一一列举 调整优化
鸡 0 1 2 3 4 5 6 7 8
兔 8 7 6 5 4 3 2 1 0
脚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鸡( )只,兔( )只。 鸡( )只,兔( )只。
数学模型 “脚”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