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3课 土地改革 授课类型 新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预计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学习建议 学习要点:土地改革。 学习提示: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建设新社会新国家和驾驭建国初期复杂局势的能力。
教材内容 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是这一课的主要目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较抽象,其条文学生不易理解,仅靠这部法律难以说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必须首先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还要了解土地改革的结果,这样才能理解其意义。全国土地改革前,占农村人口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50%以上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57%以上的贫农、雇农,却只占有14%的土地。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使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阻碍生产的发展。于情于理,都必须进行土地改革。经过土地改革,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这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有了土地改革的原因和结果的分析基础,就比较容易理解它的意义了。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土地改革时期的历史非常陌生,对“封建土地制度”等概念也感到难以理解,在学习本课时,会感觉非常乏味,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适当地补充影像资料、图片资料、口述史学,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及听觉冲击,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同时向学生推荐有关土地改革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其对土地改革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2.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数据,训练学生使用对比、分析、归纳等学习历史的方法。3. 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从而体会到党和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英明决策,体会党的伟大。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农村土地的70%- -80%。 而占农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和其他劳动人民却只占有农村土地的20%- -30%。在土地高度集中的地区,如四川西南部, 85%以上的比较肥沃的土地,集中在占人口2.4%的地主手中……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要占到租种土地产量的50%,在土地集中地区高达70%一-80%。 在重庆市郊的歇马场,“ 每受谷一石,主得七五,佃得二五”……农民吃的是糠菜,的是破衣。湖南省宁远县农民唐礼福家- -件棉衣祖孙多代穿162年,传到他手中时已破絮百结,补丁叠补丁,原来的布早已看不见。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初,老百姓的日子怎么样?
讲授新课 预习检测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A. 原因: 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新解放区农民强烈要求获得土地。 B. 内容:1950底,颁布《 》——法律依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 结果:到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D. 作用(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50年代的“土地改革”实行的土地归 所有,实质上仍是土地私有制。
合作学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第一段,再利用多媒体演示课文中的图片,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或说一说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教师总结:(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三亿多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解放前共产党在农民的帮助下夺取了政权。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放后巩固政权、发展经济更需要农民的支持。为了使广大农民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也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所以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因此,土地改革这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教师:既然改革,就需要颁布一些法令、条款。为了土地改革,国家颁布了什么法令呢?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二、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完成。(学生合作探究此次改革的目的、主要地点、步骤、特点和结果后逐一回答)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主要地点在新解放区。1947年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老解放区完成了土地改革。步骤是1950年冬开始,全国分期分批进行土地改革。特点是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教师总结:1941年抗战时期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政策是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1947年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老解放区完成了土地改革,政策是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土地。这次土地改革与以往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是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生: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得到了解放。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采取了适合少数民族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西藏地区的土地改革: 时间:1959年-1961年。中心任务: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农奴制度。学生探究完成动脑筋题“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生:旧的封建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师:分到土地后的农民有什么变化呢?生: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师:1952年1月1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生动地展示了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师:同学们,认真阅读以下资料,总结一下土地改革的意义。(学生合作探究土地改革的意义)资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资料2: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资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三、土地改革的意义学生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土地改革的意义:第一: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第二: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第三: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教师总结:抗美援朝胜利从外部巩固了新生政权。而土地改革的完成,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更加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因此土地改革从内部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本课小结(思维导图)
巩固练习 1.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D ) A.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取得了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等重大胜利,其共同作用是( B ) A.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 巩固了人民政权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3.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可能集中在( C ) A. 《千年巨变》 B. 《峥嵘岁月》 C. 《中国新生》 D. 《伟大转折》 4.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D ) A.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B.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5.在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中,我国农民最直接受益的是(A ) A. 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B. 承包到了土地 C. 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 D. 增强了生产能力 6.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D ) A. 全体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 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7.建国初期我国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什么制度?( A ) A. 封建土地制度 B. 农民土地所有制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资本主义私有制
教学总结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 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 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教材习题 P14材料研读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解放地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就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同时,这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P16课后活动 1.√;√;×;√2.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想一想: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什么变化?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