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起始考语文答案
1.(3分)棘 辩 辜
2.(13分)(1)悠然见南山
(2)归雁洛阳边
(3)忽如一夜春风来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弓如霹雳弦惊
(6)谁言天地宽
(7)全仗你抬声价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3分)D,因为“见谅”是谦辞。
4.(4分)(1)D (2)B (3)A (4)C 。
5.(2分)吴敬梓;格列夫游记
6.(4分)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舅母家,备受虐待,后被舅母打发到孤儿院去。孤儿院环境恶劣,但她顽强地活了下来。在和罗切斯特的相识相爱中,她能够保有独立的人格、自尊自爱,离开了罗切斯特,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点出“平凡之处”1分;结合原著分析人物至少两处闪光点,写出一处得1分,两处3分。)
7.(3分)D。
8.(3分)
①朴实善良,富有同情心。听说麻婶的不幸后,提不起精神,不时发呆,想起之前麻婶的帮忙,并及时到医院探视。
②善解人意。不在麻婶未脱离生命危险,麻婶女儿伤心之时,提及借款之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
③做人有原则,坚强而不妥协。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9.(4分)
⑴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2分)
⑵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脉络清晰,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2分)
【解析】小说的线索是指情节的发展脉络。有时,小说会有明线与暗线两条线索。小说明暗线安排的好处或作用的分析,一般是从情节的安排和主题的挖掘这两个角度切入。
10.(5分)
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的委屈与隐忍;
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
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
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现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具体分析加说明效果。)
11.(3分)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内容理解。从材料三中“5G专家李正茂指出……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可知,c项中“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的表述与原文不符,故本题选C。
12.(3分)示例:①5G产业“战疫”表现亮丽;②5G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③5G助力各地抗疫
【解析】本题考查新闻标题拟写。材料二的内容写疫情期间5G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北京发放口置,广州街道消毒,南京远程考试;医疗领域的更多应用。因此,可以概括新闻标题为:①5G产业“战疫”表现亮丽②5G疫情期间应用广泛③5G助力各地抗疫。
【考点】新闻标题拟写
13.(4分)行业变化:①5G将会变革教育体系。②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5G将让
民航业安全更有保障。运用领域:智能制浩、智慧城市、智能基建等等。(举出一例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由材料三的第2段中“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第③段中“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第④段的“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可知,5G将给带来的行业变化有:①5G将会变革教育体系,②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③5G将让民航业安全更有保障。第二小问考查想象能力。5G技术还能运用的领域,示例一:5G通信技术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同时还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可使低功率电池续航时间提高10倍以上。也就是真正意义上可以实现“万物互联”。随着传输速度的提高,物联网的概念会渐渐的进入到各个家庭。到时候,一个手机控制家里所有的物品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实现万物互联以后,对人们的生活和办公效率有着质的提高。
示例二:到了5G时代,通过高效率的信息传输,路上的无人汽车会越来越多,而且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会直线下降。
14.(2分)造访 朱门
15.(4分)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蕉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16.(4分)(1)推测;估计 (2)偶尔;间或 (3)建造 (4)遗憾
17.(3分)D
18.(3分)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19.(3分)等到成人后,他通晓经史,每天能写几千字的文章。 评分标准:共3分。
20.(4分)从苏东坡贬官黄州时月夜游承天寺和野外途中偶遇风雨有感,我们读出了一个豁达乐观的苏东坡;从他成人后学通经史,被欧阳文忠公赏识,读出了一个聪慧博学、文才过人的苏东坡;从他通判杭州时因法便民,知杭州时上书朝廷准备粮食应对饥荒,清理疏通西湖,修建苏公堤等事,读出了一个关爱百姓、造福一方的苏东坡;从他斥责押伴使臣一事,
读出了一个为官正直,严于律吏的苏东坡。
21.(8分)分析: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小作文,要求就所给材料确立观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动手写作之前,先要分析所给材料,看从哪一个角度人手更好。“如这则不料就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确立观点:①要有合作精神:②团结就是力量:③要有秩序;④欲速则不达;⑤不能低估组织者的作用;⑥要临危不乱(镇定、冷静)等。
22.作文九年级第二学期起始考语文卷
考生须知:
全卷满分为 150 分, 其中书写分 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本卷答案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水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请将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积累(19 分)
1.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3 分)
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jí(▲ )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历史雄biàn(▲ )地证明:中国没有gū(▲ )负社会主义!
2.古诗文默写。(13 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乡书何处达 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_______。夏完淳《别云间》
(7)官船来往乱如麻,________▲_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这首诗中,表明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表明自己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在危难之时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中三年,我们接触到很多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分享,一起传承。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诗经》 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主要表现手法 赋、比、兴对后代诗歌的创作影响深远。
B.《论语》 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 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
C.古代离别诗中多写柳。柳, 谐音“留”, 取柳树依依的姿态, 象征离别之深情, 如李白 的“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D.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 汉语中的很多敬辞和谦辞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常见的敬辞有“令尊”“赐教”“见谅”等, 谦辞有“舍弟”“鄙人”“拙著”等。
二、阅读(58分)
(一) 名著阅读(10 分)
4.根据阅读积累, 选择与下列名著相对应的评论。(4 分)
(1)《骆驼祥子》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___▲___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___▲___ (4)《朝花夕拾》___▲___
A.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主要的支柱。——张洁
B.他力图还原真相,没有戴上有色眼镜,更没有刻意过滤,从而保存了历史的真实与丰满, 是那种有质感的真实与丰满。——温儒敏
C.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现状的某些不满之情。——柳斌杰
D.人在社会中生活,受着社会的制约。他的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所属的社会地位, 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樊骏
5.讽刺小说以贬抑现实的态度和讽刺的表现手法独树一帜,古今中外都有很多的经典著作。像清代的___▲___(作者)《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英国乔纳森·斯威夫特的《____▲____》(书名)以清醒的文字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2 分)
6.小江以“微躯亦有光辉”一句作为论点,来歌颂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请以简·爱这个人物为例,帮小江充实内容,并说明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现代文阅读(15分)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 “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里,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下午死在了医院里。麻婶的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出门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 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说:“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前几天, 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过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7.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 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 .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
D . 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小说重点突出了马兰花这个人物形象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说多次写马兰花流泪,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马兰花每次流泪时的表现和心情,并说明文章这样写有何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材料一:5G产业研究专家冯媛在谈到中国5G技术为什么能领先全球这一问题时表示:在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同阶段后,5G技术领先来之不易。5G网络传输速率是4G的10-100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警,5G是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重要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至: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0年5月8日)
材料三:5G专家李正茂指出:现在凡是有“智慧”这个字眼的行业。基本都跟5G有关,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
李正茂预测。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芝教育行业体系。过去学校有围墙,今后学校是没有网墙的。学校教育将是开放、公开、大规模的高质量教育。在5G的帮助下,距离将不再是教育难以逾越的鸿沟。
5G将让远程医疗手术成为可能。李正茂解经称。人看电视时,对100星秒的时延几乎没有感知,但在手术中,100毫秒时延可能造成患者生命危险,这是过去远程医疗手术无法进行的原因。5G时代,远程医疗的时延低至几毫秒,让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在广州,5G正被应用于机场安保。监控设备通过5G网络实现高清视频实时回传即时分析。借助5G网络,白云机场还建立了统一监控预等和应急处登机制。5G将让民航业的安全更有保障。
(摘编自《环球时报》2020年5月19日)
11.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5G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
B、中国5G技术领先世界来之不易,通信网络先后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等不同发展阶段。
C、基于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
D、5G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在5G的帮助下,教育将会越过“距离”的鸿沟。
12.请你为“材料二”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材料,请概括出5G将给一些行业带来哪些变化。你觉得5G还能运用在什么领域呢?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阅读(6分)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 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4.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__▲__。首联中“__▲__”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2分)
15.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文言文阅读(17分)
①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 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②通判杭州。公干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① 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②。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③,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戢④ 。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③四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是秋,复大雨,太湖泛溢害稼。公度来岁必饥,复请于朝, 乞免上供米半,又多乞度牒以籴⑤常平米,并义仓所有,皆以备来岁出粜,朝廷多从之。由是吴越之民,复免流散。运河失湖水之利,则取给于江潮,潮浑浊多淤,河行阛阓⑥ 中,三年一淘,为市井大患,而六井亦几废。公间至湖上,周视良久,曰:今欲去葑田⑦,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吴人种菱,春辄芟⑧除,不遗寸草,葑田若去,募人种菱,收其利以备修湖,则湖当不复堙塞。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图画,杭人名之苏公堤。
④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选自《东坡先生墓志铭》)
【注释】 ①押伴:陪伴客使。②钤(qián)辖亢礼:同上级官吏分庭抗礼。③悛(quān):悔改。④戢(jí) :收敛。⑤籴(dí) :买进(粮食); 下文粜(tiào), 指卖出(粮食)。⑥阛阓(huán huì): 街市。⑦葑(fēng)田:湖泽中葑菱积聚处,年久腐化变为泥土,水涸成田。⑧芟(shān):除(草)。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4分)
(1)公度来岁必饥(▲) (2)公间至湖上(▲)
(3)为长堤以通南北(▲) (4)然终不以为恨(▲)
17.下列划线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疾时文之诡异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春辄芟除,不遗寸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C.然终不以为恨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今乃尔暴恣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18.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3处)(3分)
吏 民 畏 爱 及 罢 去 犹 谓 之 学 士 而 不 言 姓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选文①-③段和《记承天寺夜游》《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东坡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8分)
21.根据要求,完成任务。(8分)
某国一位女士来到中国一所小学,找了五位小朋友,要求他们配合做一件事情。这位女士拿出一只瓶子,里面有五个小球,每个小球有一根线牵着。女士对五位小朋友说:“你们每人拽住一只小球,在7秒钟内必须全部从瓶中拽出,否则就会被瓶中的水淹死。记住,瓶口只容得下一只小球,谁的小球出得慢,谁就有被淹死的危险。”五个小朋友中最大的一位想了想,然后和其他四个小朋友耳语了几句,之后示意女士可以下令了。女士说:“开始!”只见年龄最小的小朋友最先将小球拽出,第二、三、四个小球随后出来,最后拽出来的是那位年龄最大的小朋友。7秒钟内5只小球全部拽出。这位女士被眼前中国小朋友的举动惊呆了,接着便流出感动的泪水。她说:“这个试验我在其他国家做过好几次了,那些小朋友都争着往外拽,结果挤在瓶口谁也出不来,全淹死在里面了。中国的小朋友了不起!”
要求:①根据这则材料,确立一个观点,写一篇议论文;②题目自拟,150字左右。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60分)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成功由点滴积系而来。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才能实现从量变到 质变的飞跃。幸福和成功不会自己出现,它们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请以“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请自拟题目;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