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人性的光辉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单元设计:人性的光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6 14:4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人性的光辉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6课时(课内3课时+课外3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展示着人性的美丽与丑陋,人性是一个复杂而永恒的话题。本单元依托苏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的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雷雨(节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辛德勒名单》三篇不同体裁的文章走进“人性”的话题,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涵,通过鉴赏评价人物,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净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
本单元分为三个专题进行鉴赏和拓展研究:第一专题“分析人物形象,明辨人性真假”;专题二“学习写作手法,刻画人性美丑”;专题三“联系自身实际,怎样让人性战胜兽性”。通过三个专题的学习和探讨,学生能够准确的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手法,并对人性的复杂和丰富、美丽和丑陋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自觉的道德追求。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了解戏剧、小说、电影剧本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2、学生能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着眼作品整体,用联系的观点解读和鉴赏作品的具体细节和情节。
2、学生能结合教科书内容和有关学习材料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观点。
3、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影视资料,以加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直观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进一步认识人性的复杂,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意识,发扬合作精神。
对应课标
1、培养阅读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3、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在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5、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的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戏剧,相互交流。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文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体现人性的复杂与丰富、美丽与丑陋的?
2、联系自身实际,怎样让人性的善战胜人性的恶,闪耀人性的光辉?
专题划分
专题一:分析人物形象,明辨人性真假;
专题二:学习写作手法,刻画人性美丑;
专题三:联系自身实际,让人性战胜兽性。
专题一
分析人物形象,明辨人性真假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活动通过对作品中几个人物的形象解读,分析人性中的真和假的复杂关系,旨在为后面探究人性的光辉做铺垫。
本次专题活动要求阅读本专题的三篇文章,小组合作探究之后,口头回答的方式对《雷雨(节选)》中周朴园、鲁侍萍,《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辛德勒名单》中辛德勒、高斯等几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归纳。
播放电影《雷雨》《巴黎圣母院》《辛德勒名单》等电影片段,直观感受人物性格特点,深切体会人性中的真和假的复杂关系。
小组交流个人见解,并形成书面文字,通过实物投影交流各小组的文字稿,比较研究大家对作品的鉴赏理解,进一步认识人性的复杂,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戏剧、小说、电影剧本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2、熟读课文,用片段文字书写几个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通过电影片段播放,加强对人物形象的直观认识,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
4、以自己的所见所闻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感受人性的复杂与美丽。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之情是真还是假?请就此分析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2、爱斯梅拉达曾被副主教克洛德指使的伽西莫多劫持过,为什么在伽西莫多遭受鞭刑,被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她还会把水葫芦送到他的唇边?
3、纳粹军官高斯是与辛德勒构成对比的人物,谈谈文章塑造这个人物对表现人性的复杂有什么作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电影《雷雨》《巴黎圣母院》《辛德勒名单》片段
常规资源
教材、读本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人物形象分析的体例与范式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1:课下1课时,充分阅读、预习三篇课文,了解故事梗概,排除字词障碍,勾画出文中你认为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并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和角色准备朗读比赛。
活动2:课上进行基础知识检查,做好巩固落实。
活动3:组织和指导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熟悉角色,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交流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对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初步印象。
活动4:小组合作探究
(1)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之情是真还是假?请就此分析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2)爱斯梅拉达曾被副主教克洛德指使的伽西莫多劫持过,为什么在伽西莫多遭受鞭刑,被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她还会把水葫芦送到他的唇边?
(3)纳粹军官高斯是与辛德勒构成对比的人物,谈谈文章塑造这个人物对表现人性的复杂有什么作用?
活动5:学生探究成果展示,逐个人物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作品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活动6:播放电影片段
(1)播放《雷雨》中30年后鲁侍萍重遇周朴园的片段场景,体会两个人物的性格。
(2)播放《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为伽西莫多喂水的场景,体会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的真。
(3)播放《辛德勒名单》中高斯和辛德勒因为犹太人讨价还价的场景,体会高斯对辛德勒人性的反衬作用。
活动7:小组交流个人见解,并形成书面文字,通过实物投影交流各小组的文字稿,比较研究大家对作品的鉴赏理解,进一步认识人性的复杂,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学评价
1.基础知识和相关体裁的常识应掌握扎实。
2.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有比较客观的认识,书面语描写客观、真实,从中体会人性的真与假。
3.能够从人物描写手法中提炼人物形象突出特点,能够学会运用一种手法刻画人物。
4.学生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大胆质疑,深刻分析。
5.课堂展示能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