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跨越时空”主题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美丽,跨越时空”主题单元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6 14:4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美丽,跨越时空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美丽的容颜因岁月的流逝而凋零,珠宝的华光因风雨的剥蚀而黯淡。美丽、富有、地位、权势,最终都湮没在岁月的深处,唯有崇高的品格、精神,穿越苍茫的岁月而熠熠生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坦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凛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分明;“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无私……它们如一座座精神的路标矗立在人生的高处,指引方向,烛照千古。
我们课本中的一些杰出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通过他们来解析“性格”“命运”之间的关系吗?文章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令他们在纸上而仍然栩栩如生?作为21世纪的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评价这些人物?本单元将通过几篇作品走近这些杰出的离我们已经久远了的人物,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会鉴赏评价人物,理解良好性格对于成功人生的重要性,并感受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走近各色杰出人物;专题二:研究人物的性格刻画;专题三: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本单元通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了忘却的纪念》《垓下之战》《飞将军李广》等作品来了解英雄人物,并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飞将军李广》为主体探讨刻画这些人物的方法,引领学生结合一些课外作品进行拓展研究,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各色人生经历,进而理解这些人物身上的人格魅力,最后完成鉴赏人物形象的论文写作。
修改意见:主题单元的导语部分,文采挺好,挺有煽动效果;本单元分为三个专题,从逻辑性、层递性等方面来讲,应该是合理的。其中专题二可以改为“研究人物的形象刻画”。专题三的最后一个任务可以改成“最后完成鉴赏人物、感悟哲理的论文写作”。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现代文文章的基础知识和文言文的文言现象。
2.了解文章精于选材、善用细节与对照的人物刻画方法。
3.学会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概括几位人物的命运及性格缘由,进而掌握阅读、分析文本的基本技能。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文章中人物刻画的方法,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技巧。
3. 在研究人物的性格、环境对其影响的过程中,掌握人物评价方法。
4. 通过文章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 学习这些杰出人物身上的伟大品质,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性格。
3.感受文章及名人名言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伟大的人格魅力。
点评:大框架还是比较合理的,其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类别中,第三条可以修改成“研究人物性格形成的诸多因素,重点品鉴环境和成长历程,客观评价人物”。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字音、字形、句子的意义,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及外国的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伟大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人生品质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点评:这段课程标准正是对我的这个主题单元设计的精神指导。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同学们可以简略地说出这几位人物的人生经历吗?
2.这几篇是如何体现这几位杰出人物的形象的?
3.怎样理解人物的人生命运和他的性格的关系?
修改意见:第二条可以改成“这几篇文章中杰出的人物形象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近跨越时空的人物;
专题二:研究人物的性格刻画;
专题三: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修改意见:专题二可以改成“研究人物的形象刻画”
专题一
走近跨越时空的人物;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4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了忘却的纪念》《垓下之战》《飞将军李广》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几篇文章里面的各色杰出人物,分析概括他们各自的命运轨迹,并积累整理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文言现象。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这几篇文章,积累文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文言现象。
2.熟悉这几位杰出人物的人生经历、命运起伏。
3.总结他们各自的性格缘由。
修改意见:第三条可以改成“概括他们各自的性格”。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几位传主的人生分别经历了哪些起伏跌宕?你能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一位你印象最深的人物的命运吗?
2. 这几位传主的性格原因有哪些?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依据吗?
3.你如何看待他们的人生命运?他们的命运能否改写?
点评:第三条中的第二个问题“他们的命运能否改写”这个问题设置得很好,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必修一和《史记》选读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鲁迅、马克思、项羽、李广的背景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四节课时间阅读这几篇文章,积累重要的现代文基础知识和文言知识,课前完成“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1.请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位人物的人生经历。
2.老师组织讨论:这些人物堪称杰出吗?你熟悉他们的哪些课本以外的事情?你认为造就杰出人物的原因通常有哪些?
(投影补充相关知识)
3.组内讨论:这几位人物堪称人才吗?为什么?如果是,那他们的命运的根源各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语段。
4.试着根据几位传主命运原因的异同给他们分类,确定分类标准和理由,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提示参考标准,如性格、环境、偶然因素等)
5.思考:他们各自史上留名的命运给了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6. 每小组选取命运相近的一组人物,如鲁迅与马克思、项羽与李广等,讨论人物性格对人物命运所产生的影响,组长在班内发言展示。
7.你认为什么样的性格更有利于人生事业的发展?请把你的观点和想法写在日记上。
8.课下思考:这几篇文章是如何来刻画这些人物的?
点评:这八个问题,逐步深入,逐层递进,问得较好,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们完成本专题的内容。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能够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人物的命运及性格缘由。
4.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点评:可以增加评价工具,比如,课堂观察表、小组互评表等。
专题二
研究人物的性格刻画;
修改建议:可以改成“研究人物的形象刻画”。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了忘却的纪念》《垓下之战》《飞将军李广》四篇文章的阅读,研究探讨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着重从选材、细节描写与对照手法等角度去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准确、用心。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合理的手法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的准确及深刻内涵,能通过细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掌握在对比中展现人物性格的的方法。
修改意见:可以增加第四点“4、掌握不同文体中人物形象的赏鉴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你了解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吗?马克思是怎样进行他的理想事业的?
2. 项羽和李广的人生有何异同?
3.有关项羽和李广的细节凸显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刻画人物的方法还有哪一些?
点评:这四个问题处理得较好。可以不必修改。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必修一和《史记》选读中《垓下之战》《飞将军李广》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重点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讨论:你了解马克思的主要生活经历吗?马克思是怎样进行他的理想事业的?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
2.讨论:结合问题特点,如何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小组观点形成文字,班内投影展示交流。
活动二:对比阅读《垓下之战》《飞将军李广》。
思考:
1.项羽和李广同为军事天才,他们在战争中的的所做所为各自是怎样的?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2.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项羽和李广怎样的性格特征?
学习活动三:重点阅读《垓下之战》
1.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有哪些?谈谈这些细节凸显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用多媒体展示有代表性的细节,如“彼可取而代之”“泣下数行”“项王笑曰”等)
2.思考:司马迁通过对比、选材、细节等手法来刻画人物之外,你还看出了什么方法?(提示注意文中环境描写的欲抑先扬、渲染烘托作用等手法)
4.作业:用充满感情的文笔写一篇对项羽的话。
点评:这三个活动设计,比较合理。尤为出彩的地方是活动三的安排。细节描写的作用可以着重强化下。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踊跃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学会比较阅读,能从文章文体、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刻画的巧妙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
点评:可以增加评价工具,比如,课堂观察表、小组互评表等。
专题三
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和美丽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结合《丰碑》《巨人》《思想的巨子》等课外读物,了解这些人物主要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们的人生经历与其性格的关系,进而感受这些人物的人格魅力,最后完成关于“跨越时空的美丽”的论文写作。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学会在不同的文体中阅读并鉴赏作品。
2.结合人物的经历,进一步理解人物的经历与性格的共鸣。
3. 欣赏这些人物通过良好性格铸造英雄人生的经历,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
修改意见:其中第二条可以改成“结合人物的经历,进一步研究人物的性格与人物经历的关系”。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读了《思想的巨子》《丰碑》,你对这些人物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
怎样看待鲁迅、马克思的人生经历和他们性格的关系?
怎样看待他们的杰出之处?你觉得伟大人物是怎样造就的?
点评:这三个问题逐步深入,问得较好。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思想巨子的审美观照http://2010.cqvip.com/qk/81729X/200502/12033640.html
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c67ac6c56137ee06eff9187d.html
常规资源
鲁教版必修一和鲁教版《史记》选读《垓下之战》《飞将军李广》、《思想的巨子》《丰碑》等
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在鲁迅身边》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预先用2节课的时间阅读《在鲁迅身边》《思想的巨子》《丰碑》,了解他们主要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们人生经历与其性格的关系,进而了解他在这些杰出人物身上的伟大人格魅力,最后完成关于“跨越时空的美丽”的论文写作。(课下印发鲁迅、马克思、项羽、李广的相关背景)
活动一:走近伟大人物
自由交流
1.读了《在鲁迅身边》《思想的巨子》《丰碑》,你对他们有了哪些了解?
2.鲁迅有着怎样的性格?他为什么要弃医从文?你怎么看待他?
活动二:探讨这几位杰出人物的性格与其命运的内在联系(小组探讨)
1.你认为恩格斯对他笔下的马克思是什么态度?试着从文中找到你的依据。
2. 这几位杰出人物的性格与其命运的联系是怎样的?
活动三:面对生活
思考:他们的伟大灵魂是天生的吗?性格真的决定命运吗?这几位人物对你有哪些启发?良好的性格可以塑造吗?请每位同学以作文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作业: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人物身上折射出来的“跨越时空的美丽”。
点评:其中“思考”部分,可以加上一个问题“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一次,他们的命运可以改变吗?”另外“良好的性格可以塑造吗?”这个地方的交流可以着重一下,以期让学生明白“性格并非天定,改变自在人为”。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的人生经历。
2.能客观地评价和分析作品、人物。
3.能立足文章、依据史料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点评:可以增加评价工具,比如,课堂观察表、小组互评表等。